正在加载图片...
系中,与“信”相关的三个表达在日常中使用。“任”在汉语中的意思是“使用”或“任用”,因此, “信任”表示相信和托付。然而,该词在日语中并不常见。汉字的赖”意思是“依赖”和依靠”, “信赖”意指信任”和“依赖”或信任他人,“信任”和“信赖”在强调人的可信性方面非常相似,两 个词通常作为同一概念替换使用,只是信任比较具体,信赖比较抽象。日语中最常用的词是 “信赖”和“信用”,两者在日语中普遍表示对人的信任,从字面意义上来看与中文比较对应。汉 字的用”与任”同义,“信用”的原意是指相信和使用,与信任相似,但是这一用法在目前已少 见,在日常生活中信任作为名词使用.表示“遵守诺言”、“守信和“信誉”,日语的信用”较多地 用来表示对人的信任,同时也具有“信誉”和荣誉”的含意。在此意义上,中、日文里的信用” 和英语的Credit”意思比较接近。彭泗清、杨中芳(1995)论述说.在儒教文化里“诚信”比“信 任”更为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处于“诚信”和“信任”进退两难的处境,因而发出“害人 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感慨。在此,我们并不打算对诚信”(trust worthiness)更多地 作解释,因为本文主要探讨对他人的信任(trustfulness)。从上述可知,与信任一词相对应的表 达在英文里是“tust”,在日文里是“信赖”,在中文里是“信任”。 西方学者对信任的理解 给信任下定义时,西方社会心理学者们强调了信任各方面不同的因素。艾里克森(Eik som,1950)将信任定义为对他人的善良所抱有的信念或指一种健康的人格品质,强调了对意向 因素的内部期待。多伊奇(Deutsch,1958)注重于情景因素,认为信任是“期待某件事的出现, 并相应地采取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与他的预期相反时所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要大于其 结果与预期相符时所带来的正面心理影响”(第266页)。在第三种定义中,韦氏辞典(1974, 733)将信任定义为对人或事的特性、力量和真实性的确实信任,强调了行为者和对象者之间的 关系因素。这一因素正是本研究的中心内容,即人际信任。 信任和安心 巴伯尔(Barber,1983)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特定性信任,即对他人能力的信任和对他人 友好、善良意图的期待。例如,患者可能对接受年轻且无经验的外科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而感到 不安,但患者并不至于怀疑外科医生将有意杀害自己。同样,中国人也习惯于将信任区分为对 他人能力的信任和对他人人品的信任(彭泗清、杨中芳,1995)。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次性的、 冒险小的事情,能力信任很重要,人品信任则不太重要;对于长期合作、冒险大的事情以及在亲 密关系中,人品信任则相当重要。在此有必要提示的是,该研究对能力的信任并不作深入分 析,因为这一概念己从我们的信任定义中被排除。 在做为对他人友好善良意图的期待来定义的信任意义上,山岸等(1994强调了源自不同 社会情景的信任”和安心”(中文称“放心”)之间更具批判性的区别。山岸等指出,信任是对 行为对象友好和善良的意图的期待:安心(或放心)被定义为对对象者善意行为的期待,这一期 待并非来自对象者的善良,而来自确保对象者乐意合作的诱因构造,信任基于对行为对象者的 推测,而安心(放心基于对关系周围诱因构造的理解。例如:在一个设有公平秤供购买者复查 重量的大米自由市场,买者相信卖者不会在秤上做手脚,而卖者知道在秤上做手脚将被罚款。 在这种场合,买者对卖者“诚实”的期待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一做“诚实”的交易对卖者自身有利, 而并非基于对卖者的人品有所期待,在此,买者对卖者感到放心(安心)并非信任。同样,中国 社会特有的相互依恋关系,如“关系网”所生产的应该是安心感(放心而不是一般信任。在下 面我们将对这一问题作具体地论述。 8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系中, 与/ 信0相关的三个表达在日常中使用。/ 任0在汉语中的意思是/ 使用0或/ 任用0, 因此, / 信任0表示相信和托付。然而, 该词在日语中并不常见。汉字的/ 赖0意思是/ 依赖0和/ 依靠0, / 信赖0意指/ 信任0和/ 依赖0或信任他人,/ 信任0和/ 信赖0在强调人的可信性方面非常相似, 两 个词通常作为同一概念替换使用, 只是信任比较具体, 信赖比较抽象。日语中最常用的词是 / 信赖0和/ 信用0, 两者在日语中普遍表示对人的信任,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与中文比较对应。汉 字的/ 用0与/ 任0同义, / 信用0的原意是指相信和使用, 与信任相似, 但是这一用法在目前已少 见, 在日常生活中信任作为名词使用, 表示/ 遵守诺言0、/ 守信0和/ 信誉0, 日语的/ 信用0较多地 用来表示对人的信任, 同时也具有/ 信誉0和/ 荣誉0的含意。在此意义上, 中、日文里的/ 信用0 和英语的/ Credit0意思比较接近。彭泗清、杨中芳( 1995) 论述说, 在儒教文化里/ 诚信0 比/ 信 任0更为重要, 但在现实生活中, 中国人处于/ 诚信0和/ 信任0进退两难的处境, 因而发出/ 害人 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0的感慨。在此, 我们并不打算对/ 诚信0( trustworthiness) 更多地 作解释, 因为本文主要探讨对他人的信任( trustfulness) 。从上述可知, 与信任一词相对应的表 达在英文里是/ trust0, 在日文里是/ 信赖0, 在中文里是/ 信任0。 西方学者对信任的理解 给信任下定义时, 西方社会心理学者们强调了信任各方面不同的因素。艾里克森( Erik￾son, 1950) 将信任定义为对他人的善良所抱有的信念或指一种健康的人格品质, 强调了对意向 因素的内部期待。多伊奇( Deutsch, 1958) 注重于情景因素, 认为信任是/ 期待某件事的出现, 并相应地采取一种行为, 这种行为的结果与他的预期相反时所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要大于其 结果与预期相符时所带来的正面心理影响0( 第 266 页) 。在第三种定义中, 韦氏辞典( 1974, 733) 将信任定义为对人或事的特性、力量和真实性的确实信任, 强调了行为者和对象者之间的 关系因素。这一因素正是本研究的中心内容, 即人际信任。 信任和安心 巴伯尔( Barber, 1983) 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特定性信任, 即对他人能力的信任和对他人 友好、善良意图的期待。例如, 患者可能对接受年轻且无经验的外科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而感到 不安, 但患者并不至于怀疑外科医生将有意杀害自己。同样, 中国人也习惯于将信任区分为对 他人能力的信任和对他人人品的信任( 彭泗清、杨中芳, 1995) 。在日常生活中, 对于一次性的、 冒险小的事情, 能力信任很重要, 人品信任则不太重要; 对于长期合作、冒险大的事情以及在亲 密关系中, 人品信任则相当重要。在此有必要提示的是, 该研究对能力的信任并不作深入分 析, 因为这一概念已从我们的信任定义中被排除。 在做为对他人友好善良意图的期待来定义的信任意义上, 山岸等( 1994) 强调了源自不同 社会情景的/ 信任0和/ 安心0( 中文称/ 放心0) 之间更具批判性的区别。山岸等指出, 信任是对 行为对象友好和善良的意图的期待; 安心( 或放心) 被定义为对对象者善意行为的期待, 这一期 待并非来自对象者的善良, 而来自确保对象者乐意合作的诱因构造, 信任基于对行为对象者的 推测, 而安心( 放心) 基于对关系周围诱因构造的理解。例如: 在一个设有公平秤供购买者复查 重量的大米自由市场, 买者相信卖者不会在秤上做手脚, 而卖者知道在秤上做手脚将被罚款。 在这种场合, 买者对卖者/ 诚实0的期待基于这样一个事实) 做/ 诚实0的交易对卖者自身有利, 而并非基于对卖者的人品有所期待, 在此, 买者对卖者感到放心( 安心) 并非信任。同样, 中国 社会特有的相互依恋关系, 如/ 关系网0所生产的应该是安心感( 放心) 而不是一般信任。在下 面我们将对这一问题作具体地论述。 68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