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从上述讨论中得出的信任概念,我们称之为“一般信任”,这一概念是本研究的主题,也是 我们对信任进行异文化比较的基本要素。 文化背景 家族和信任 “家”是儒教强调的主要伦理之一,中国社会是家族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一伦理的核心在 于强调家的价值,家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根本支配着其他人际关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父子 关系胜过君臣关系,“孝”重于“忠”(特别是在汉以前。在传统的人际关系中,中国人在亲属间 关系密切.而在非亲属间关系清淡。对家”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家”并非等同于西方 的核心家庭,而是家系的延伸,或指氏族,氏族中几世同堂是普通的现象,例如,在中国不少传 统农村里,几乎所有村民都是同一氏族的成员,而且同姓。 福山(1995)认为,家族文化导致对外人较强的不信任和对亲属圈较高的信任(Yamagishi &Yamagishi称之为安心感。根据福山的观点,信任促进自发性社交而与经济的繁荣和竞争 密切相联。他列举了中国、法国和意大利作为低信任社会的实例,并指出这些国家的社会组织 以家族和亲属为基础,家族关系很强,但外人之间信任关系相对较弱,对家族以外的人缺乏信 任,就难于在没有关系的人中间形成包括企业在内的组织和机构,因此这些国家主要由小型 的、家族所有和家庭经营的企业所支配,而且出现一种中间断层”,或者说,在国有大型经济组 织和私营小企业之间的中间纽带较弱。与此相反,福山列举了美国、德国和日本作为高信任社 会的例子,认为这些国家的社会组织不依赖于亲属,人们通常对家族外的人也具有较高的信 任,因而产生较高的自发性社交。与低信任社会相比较,高信任国家已经自发地发展了强大而 具有凝聚性的大型企业和强有力的中间组织(家庭和国家之间),这正是这些国家成为世界领 先强国的一个重要因素。 福山进一步阐述说,在自发性社交以及创造和经营大型组织的能力方面,日本和美国很相 似。他指出,日本的产业机构一贯由大型组织所支配,而且在日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从家族 经营模式到专业管理的转换相对较早(参见Fukuyama,.1995,第14章),这些显著特征在某种 程度上说明了日本类似于西方高信任社会的基础。 在目前的中国,亲属仍然是获取保护和合作的主要关系来源。现今的中国私营企业仍以 家庭关系为基础,家庭经营为主的企业深受氏族力量的影响。根据1995年在14个城市范围 内对300家大型私营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凌月文,1996,企业管理层成员中有37.5%来自 家族和好友,而47.6%的企业老板对企业管理层成员持有不同程度的不信任感。这一结果与 福山的观点,即家族主义造就家族外低信任似乎具有一致性。他指出,氏族从经济的角度上起 到扩大亲属圈和信任圈的作用,亲属关系提供了一种在陌生人中不易发生的可信任性和恩惠 度的基础,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可以放心地引进家族企业的人员范围。 以上文章提到了山岸理论和福山理论中的信任一词。我们认为山岸提倡的一般信任与福 山阐述的观点具有对等关系,因为两者均认为,具有较强的内部联系的组织(他特指家族)在社 会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从而失去了对集团外一般人的信任。山岸的一般信任不仅仅限定于 家族之内,而是更为普遍的概念。福山指出,牢固的家族关系阻碍信任向集团外界发展这一问 题,对此,山岸1998)主张说,具有强大内部联系的集团没有理由只限定于家族。由此可见,福 山强调的信任一词与山岸(1994)定义的一般信任具有同等含意,即一种较强的依恋关系之外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69. Http://www从上述讨论中得出的信任概念, 我们称之为/ 一般信任0, 这一概念是本研究的主题, 也是 我们对信任进行异文化比较的基本要素。 文化背景 家族和信任 / 家0是儒教强调的主要伦理之一, 中国社会是家族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一伦理的核心在 于强调家的价值, 家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根本支配着其他人际关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父子 关系胜过君臣关系, / 孝0重于/ 忠0( 特别是在汉以前) 。在传统的人际关系中, 中国人在亲属间 关系密切, 而在非亲属间关系清淡。对/ 家0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的/ 家0并非等同于西方 的核心家庭, 而是家系的延伸, 或指氏族, 氏族中几世同堂是普通的现象, 例如, 在中国不少传 统农村里, 几乎所有村民都是同一氏族的成员, 而且同姓。 福山( 1995) 认为, 家族文化导致对外人较强的不信任和对亲属圈较高的信任( Yamagishi & Yamagishi 称之为安心感) 。根据福山的观点, 信任促进自发性社交而与经济的繁荣和竞争 密切相联。他列举了中国、法国和意大利作为低信任社会的实例, 并指出这些国家的社会组织 以家族和亲属为基础, 家族关系很强, 但外人之间信任关系相对较弱, 对家族以外的人缺乏信 任, 就难于在没有关系的人中间形成包括企业在内的组织和机构, 因此这些国家主要由小型 的、家族所有和家庭经营的企业所支配, 而且出现一种/ 中间断层0, 或者说, 在国有大型经济组 织和私营小企业之间的中间纽带较弱。与此相反, 福山列举了美国、德国和日本作为高信任社 会的例子, 认为这些国家的社会组织不依赖于亲属, 人们通常对家族外的人也具有较高的信 任, 因而产生较高的自发性社交。与低信任社会相比较, 高信任国家已经自发地发展了强大而 具有凝聚性的大型企业和强有力的中间组织( 家庭和国家之间) , 这正是这些国家成为世界领 先强国的一个重要因素。 福山进一步阐述说, 在自发性社交以及创造和经营大型组织的能力方面, 日本和美国很相 似。他指出, 日本的产业机构一贯由大型组织所支配, 而且在日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从家族 经营模式到专业管理的转换相对较早( 参见 Fukuyama, 1995, 第 14 章) , 这些显著特征在某种 程度上说明了日本类似于西方高信任社会的基础。 在目前的中国, 亲属仍然是获取保护和合作的主要关系来源。现今的中国私营企业仍以 家庭关系为基础, 家庭经营为主的企业深受氏族力量的影响。根据 1995 年在 14 个城市范围 内对 300 家大型私营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 凌月文, 1996) , 企业管理层成员中有 3715%来自 家族和好友, 而 4716% 的企业老板对企业管理层成员持有不同程度的不信任感。这一结果与 福山的观点, 即家族主义造就家族外低信任似乎具有一致性。他指出, 氏族从经济的角度上起 到扩大亲属圈和信任圈的作用, 亲属关系提供了一种在陌生人中不易发生的可信任性和恩惠 度的基础, 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可以放心地引进家族企业的人员范围。 以上文章提到了山岸理论和福山理论中的信任一词。我们认为山岸提倡的一般信任与福 山阐述的观点具有对等关系, 因为两者均认为, 具有较强的内部联系的组织( 他特指家族) 在社 会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从而失去了对集团外一般人的信任。山岸的一般信任不仅仅限定于 家族之内, 而是更为普遍的概念。福山指出, 牢固的家族关系阻碍信任向集团外界发展这一问 题, 对此, 山岸( 1998) 主张说, 具有强大内部联系的集团没有理由只限定于家族。由此可见, 福 山强调的信任一词与山岸( 1994) 定义的一般信任具有同等含意, 即一种较强的依恋关系之外 69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