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廖永丰,等:灾害救助评估理论方法研究与展望 131 (3)灾害系统响应反馈机制研究 工程学报,2004,16(2):214-218 近年来,灾害影响研究不再局限于人口伤亡 no]李亚楠,张燕,马成东.我国海洋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模型 建筑物倒损、农作物损失、基础设施损毁,而是 研究.海洋环境科学,2000,19(3):60-63 nI]魏一鸣,杨存键,金菊良.洪水灾害分析和评估的综合集 日益关注灾害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产生的综 成方法.水科学进展,1999,10(3):25-30 合影响。灾害综合影响评估需要基于两个层次的2]丁志雄,李纪人,李琳.基于C格网模型的洪水淹没分 理论问题:一是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 析方法D.水利学报,2004(6):55-60. 内部要素之间影响-反馈机制;二是社会、经济、 D3]许有鹏,葛小平,张立峰,等.东南沿海中小流域平原区 生态三大系统之间的影响一反馈机制。作为一种 洪水淹没模拟].地理研究,2005,24(1):38-45 外在扰动因素,灾害的发生将通过灾害系统复杂05蒋杭君美国的灾害救助问题与政府的救助政策浅析 的影响-反馈作用机制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以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为例D].商场现代化,2010 反应的性质和程度与灾害强度之间存在确定的定 (16):162-164 量关系。研究灾害系统内部连锁反应机制,建立6] Stephenson R. disaster assessment(2 nd edition) [C]∥UN- 量化评估模型,为应急干预、灾后恢复与重建提 供理论依据。 York, 1994 [7] Zapata-Marti R.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he ECLAC meth- (4)技术标准研究与开发 odology [C] //Center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Epidemiology of 灾害救助评估体系主要涵盖三个层次:理论 Disasters(CRED),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natural 方法和技术标准。其中,理论与方法研究是制订 disasters. Proceedings of the expert consultation 技术标准的前提和基础,技术标准是理论、方法 on methodologies, Brussels, 29-30 September, Universite 研究的目标和成果。建立科学、完整的技术标准 Catholique de Louvain, Belgium, 1997: 10-12 [8] BHRC/CARE. Guidelines for rapid environmental impact 体系,为开展灾害救助评估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sessment in disasters( Version 4.4[R]. London, 2005 受灾害救助评估理论研究滞后影响,我国灾害救09高庆华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与分区减灾对策.地学前 助技术标准研究与开发目前刚刚起步,尚未建立 完整的灾害救助标准体系,关键救助技术标准的20马宗晋,李闽锋.自然灾害评估、灾度和对策[/中国 研究和开发也相对滞后,如灾民生活救助、灾害 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工作部,中国减轻自然灾害研究.北京 损失评估、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19 D]]门可佩,高建国.重大灾害链及其防御D].地球物理学进 展,2008,23(1):270-27 参考文献 D2]郭增建,秦保燕.灾害物理学简论D].灾害学,1987 ]郑通彦,李洋,侯建盛,等.2008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23]王艳艳,梅青,程晓陶.流域洪水风险情景分析技术简介 述评D.灾害学,2010,25(2):112-118 及其应用D.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9,29(2):56-64 p] Thomas Lyons CARRⅢ. Disaster assessment: the ground-truth24]王义成,丁志雄,李蓉.基于情景分析技术的太湖流域洪 [C]// EMSE 216 Research Methods. 2004. 水风险动因与响应分析研究初探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 3] ECLAC. Handbook for Estimating the Socioeconomic and Envi 究院学报,2009,7(1):7-14 ronmental Effects of Disasters [R]. Santiago, Chile, 2003. D5]岳真,赖茂生.国外情景分析方法的进展D].情报方法, 4] UNEP. Environmental needs assessment in post-lisaster situa- 2006(7) tions: A practical guide for implementati [26] Joseph F Waeckerle, Scott R Lillibridge, Frederick M, et al York,2008. Disaster medicine: Challenges for today []. Annals of Emer- OFDA. Field operations guide For disaster assessment and gency Medicine, 1994, 23(4): 715-718 sponse(Version 4 [C]// U. 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 127] Mace S E, Bem A L. Needs assessment: are Disaster Medical elopment. Washington DC, 2006 Assistance Teams up for the challenge of a pediatric disaster DI 6]万君,周月华,王迎迎,等.基于GS的湖北省区域洪涝灾 American Joum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07, 25(7):762 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暴雨灾害,2007,26(4):328 333. 28 Michael J Howard, Judith C Brillman, Frederick M, et al. In- ]何报寅,张穗,杜耘,等.湖北省洪灾风险评价].长江 科学院院报,2004,6(3):21-25 cin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996, 14(1):413-428 8]赵领娣,任林军.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渔民收入损失评估D D29]徐玖平,杜文君.灾后承接非政府组织援助系统工程的综 洋开发与管理,2008(9):83-87 合集成模式—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D].灾害学 ⑨]于庆东.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价值损失的评估D].防灾减灾 010,25(4):102-109 o1994-2011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3 期 廖永丰,等: 灾害救助评估理论方法研究与展望 ( 3) 灾害系统响应反馈机制研究 近年来,灾害影响研究不再局限于人口伤亡、 建筑物倒损、农作物损失、基础设施损毁,而是 日益关注灾害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产生的综 合影响。灾害综合影响评估需要基于两个层次的 理论问题: 一是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 内部要素之间影响 - 反馈机制; 二是社会、经济、 生态三大系统之间的影响 - 反馈机制。作为一种 外在扰动因素,灾害的发生将通过灾害系统复杂 的影响 - 反馈作用机制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反应的性质和程度与灾害强度之间存在确定的定 量关系。研究灾害系统内部连锁反应机制,建立 量化评估模型,为应急干预、灾后恢复与重建提 供理论依据。 ( 4) 技术标准研究与开发 灾害救助评估体系主要涵盖三个层次: 理论、 方法和技术标准。其中,理论与方法研究是制订 技术标准的前提和基础,技术标准是理论、方法 研究的目标和成果。建立科学、完整的技术标准 体系,为开展灾害救助评估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受灾害救助评估理论研究滞后影响,我国灾害救 助技术标准研究与开发目前刚刚起步,尚未建立 完整的灾害救助标准体系,关键救助技术标准的 研究和开发也相对滞后,如灾民生活救助、灾害 损失评估、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 参考文献: [1] 郑通彦,李洋,侯建盛,等. 2008 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 述评[J]. 灾害学,2010,25( 2) : 112 - 118. [2] Thomas Lyons CARR III. Disaster assessment: the ground-truth [C]/ / EMSE 216 Research Methods. 2004. [3] ECLAC. Handbook for Estimating the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Disasters[R]. Santiago,Chile,2003. [4] UNEP. Environmental needs assessment in post-disaster situa￾tions: A practical guide for implementation [R]. New York,2008. [5] OFDA. Field operations guide For disaster assessment and re￾sponse( Version 4) [C]/ / U. 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2006. [6] 万君,周月华,王迎迎,等. 基于 GIS 的湖北省区域洪涝灾 害风险评 估 方法研 究[J]. 暴 雨 灾 害,2007,26 ( 4 ) : 328 - 333. [7] 何报寅,张穗,杜耘,等. 湖北省洪灾风险评价[J]. 长江 科学院院报,2004,6( 3) : 21 - 25. [8] 赵领娣,任林军. 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渔民收入损失评估[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 ( 9) : 83 - 87. [9] 于庆东. 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价值损失的评估[J]. 防灾减灾 工程学报,2004,16( 2) : 214 - 218. [10] 李亚楠,张燕,马成东. 我国海洋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模型 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2000,19( 3) : 60 - 63. [11] 魏一鸣,杨存键,金菊良. 洪水灾害分析和评估的综合集 成方法[J]. 水科学进展,1999,10( 3) : 25 - 30. [12] 丁志雄,李纪人,李琳. 基于 GIS 格网模型的洪水淹没分 析方法[J]. 水利学报,2004 ( 6) : 55 - 60. [13] 许有鹏,葛小平,张立峰,等. 东南沿海中小流域平原区 洪水淹没模拟[J]. 地理研究,2005,24( 1) : 38 - 45. [14]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 [15] 蒋杭君. 美国的灾害救助问题与政府的救助政策浅析——— 以 2005 年卡特里娜飓风为例[J]. 商 场 现 代 化,2010 ( 16) : 162 - 164. [16] Stephenson R. disaster Assessment( 2nd edition) [C] / / UN￾DP. Disaster 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me, New York,1994. [17] Zapata-Marti R.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he ECLAC meth￾odology [C]/ /Center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Epidemiology of Disasters( CRED) ,Assessment of the economic impact of natural and man-made disasters. Proceedings of the expert consultation on methodologies, Brussels,29 - 30 September, Universite Catholique de Louvain,Belgium,1997: 10 - 12. [18] BHRC /CARE. Guidelines for rapi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disasters( Version 4. 4) [R]. London,2005. [19] 高庆华. 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与分区减灾对策[J]. 地学前 缘,2003,10( S1) : 258 - 264. [20] 马宗晋,李闽锋. 自然灾害评估、灾度和对策[C]/ / 中国 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工作部,中国减轻自然灾害研究.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1 - 19. [21] 门可佩,高建国. 重大灾害链及其防御[J]. 地球物理学进 展,2008,23( 1) : 270 - 275. [22] 郭 增 建,秦 保 燕. 灾害物理学简论[J]. 灾 害 学,1987 ( 2) : 25 - 33. [23] 王艳艳,梅青,程晓陶. 流域洪水风险情景分析技术简介 及其应用[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9,29( 2) : 56 - 64. [24] 王义成,丁志雄,李蓉. 基于情景分析技术的太湖流域洪 水风险动因与响应分析研究初探[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 究院学报,2009,7( 1) : 7 - 14. [25] 岳真,赖茂生. 国外情景分析方法的进展[J]. 情报方法, 2006 ( 7) : 60 - 64. [26] Joseph F Waeckerle,Scott R Lillibridge,Frederick M,et al. Disaster medicine: Challenges for today[J].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1994,23( 4) : 715 - 718. [27] Mace S E,Bern A I. Needs assessment: are Disaster Medical Assistance Teams up for the challenge of a pediatric disaster[J].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07,25 ( 7) : 762 - 769. [28] Michael J Howard,Judith C Brillman,Frederick M,et al. In￾fectious disease emergencies in disasters[J]. Emergency Medi￾cin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1996,14( 1) : 413 - 428 [29] 徐玖平,杜文君. 灾后承接非政府组织援助系统工程的综 合集 成 模 式———以 汶 川 8. 0 级 地 震 为 例[J]. 灾 害 学, 2010,25( 4) : 102 - 109. 13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