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5期 张国志等:定向凝固过程中的流动效应 .549 本文设计搭建了类合金(NH4CIH20溶液)定 拍摄系统 向凝固实验台,以30m煤粉作示踪粒子,借助图 NH4CIH2O溶液中NHCI的初始质量分数是 像原位可视化技术,实时观察糊状区内通道的形成 28%,初始温度为27℃,环境温度为18℃,模拟过 以及通道内流体流动,该实验装置属低温凝固系 共晶合金定向凝固行为以30m煤粉作示踪粒 统,表面张力对流微弱,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重力对 子,其密度为1.42gcm一3,与溶液密度相当. 流,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计算通道内流体向上流和 向下流的速率,以及通道形成的临界条件,包括雷诺 2实验结果与分析 数、糊状区厚度以及平均固相体积分数, 2.1通道的形成 1 实验装置 过共晶NH4CI一Hz0溶液凝固过程中,糊状区 内枝晶主要成分为NH4C1,溶质再分配过程中,析出 实验系统包括两部分:实验本体(图1)和数据 大量的水,沿结晶器高度方向溶质浓度非稳态分 与图像采集系统(图2)·结晶器采用有机玻璃(聚甲 层,形成浓度梯度场,底部溶液温度、浓度低,密度 基丙烯酸甲酯)制作,外包丙烯酸绝热套,冷却介质 小,热、质梯度产生浮力场,糊状区和液相区出现重 经低温浴槽(冷却速率为0.032Ks一1)控制,循环流 力自然对流·在液相区内可以观察到两种流体流 入结晶器底部的冷却室,冷却实验本体的下端,实现 态[4,7]:盐指型自然对流(slat finger convection)和 定向冷凝.结晶器壁沿高度方向安有20个Pt100 羽毛状自然对流(plume convection),盐指型自然对 型热敏电阻,用于测量不同时刻高度方向上的温度 流自凝固开始就存在,稀冷液体向上流动,浓热液体 分布,CCD摄像仪、三维立体定位装置、显微镜头及 向下流动,向下的热流体被包裹在向上的冷流体中, 图像采集卡等部件组装构成空间跟踪实时原位图像 型如手指;后期,盐指型自然对流发展为羽毛状自然 对流,借助示踪粒子,实验中观察到的盐指型自然 对流(凝固前沿上方的微细白色颗粒为示踪粒子)如 图3所示,图4为羽毛状自然对流(黑圈处为向上喷 2 射流的出口),实验中CCD拍摄的录像能较清晰显 现上述两种自然对流, 1mm 1一结晶器:2一丙烯酸绝热套:3一冷却室;4一低温浴槽 H=50mm:L=50mm:W=1mm 图1实验装置示意图 Fig.I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experimental apparatus 温度数据 热电阻 采集系统 温度计 光线 图像采集 处理系统 计算机及显示器 CCD 图3盐指型自然对流 数码照相机 Fig.3 Salt-finger convection 显微镜头 图5是糊状区枝晶微细结构及其厚度变化,糊 状区厚度呈抛物线增长,依据生物显微镜目镜测微 计,对比CCD拍摄的图片,测得主枝晶间距为 结品器 240m.糊状区的内部结构,特别是固相体积分数和 图2温度数据和图像采集系统示意图 厚度影响其内部孔隙率,决定流体流动阻力大小, 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image pro- 凝固初期,糊状区厚度微小,固相体积分数大,内部 cessing system 孔隙率小,流动阻力大,随凝固过程进行,稀冷液体本文设计搭建了类合金(NH4Cl-H2O 溶液)定 向凝固实验台‚以●30μm 煤粉作示踪粒子‚借助图 像原位可视化技术‚实时观察糊状区内通道的形成 以及通道内流体流动.该实验装置属低温凝固系 统‚表面张力对流微弱‚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重力对 流.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计算通道内流体向上流和 向下流的速率‚以及通道形成的临界条件‚包括雷诺 数、糊状区厚度以及平均固相体积分数. 1 实验装置 实验系统包括两部分:实验本体(图1)和数据 与图像采集系统(图2).结晶器采用有机玻璃(聚甲 基丙烯酸甲酯)制作‚外包丙烯酸绝热套.冷却介质 经低温浴槽(冷却速率为0∙032K·s -1)控制‚循环流 入结晶器底部的冷却室‚冷却实验本体的下端‚实现 定向冷凝.结晶器壁沿高度方向安有20个 Pt100 型热敏电阻‚用于测量不同时刻高度方向上的温度 分布.CCD 摄像仪、三维立体定位装置、显微镜头及 图像采集卡等部件组装构成空间跟踪实时原位图像 1-结晶器;2-丙烯酸绝热套;3-冷却室;4-低温浴槽 H=50mm;L=50mm;W=1mm 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experimental apparatus 图2 温度数据和图像采集系统示意图 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拍摄系统. NH4Cl-H2O溶液中 NH4Cl 的初始质量分数是 28%‚初始温度为27℃‚环境温度为18℃‚模拟过 共晶合金定向凝固行为.以●30μm 煤粉作示踪粒 子‚其密度为1∙42g·cm -3‚与溶液密度相当.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通道的形成 过共晶 NH4Cl-H2O 溶液凝固过程中‚糊状区 内枝晶主要成分为 NH4Cl‚溶质再分配过程中‚析出 大量的水.沿结晶器高度方向溶质浓度非稳态分 层‚形成浓度梯度场‚底部溶液温度、浓度低‚密度 小.热、质梯度产生浮力场‚糊状区和液相区出现重 力自然对流.在液相区内可以观察到两种流体流 态[4‚7-8]:盐指型自然对流(slat-finger convection)和 羽毛状自然对流(plume convection).盐指型自然对 流自凝固开始就存在‚稀冷液体向上流动‚浓热液体 向下流动‚向下的热流体被包裹在向上的冷流体中‚ 型如手指;后期‚盐指型自然对流发展为羽毛状自然 对流.借助示踪粒子‚实验中观察到的盐指型自然 对流(凝固前沿上方的微细白色颗粒为示踪粒子)如 图3所示‚图4为羽毛状自然对流(黑圈处为向上喷 射流的出口).实验中 CCD 拍摄的录像能较清晰显 现上述两种自然对流. 图3 盐指型自然对流 Fig.3 Salt-finger convection 图5是糊状区枝晶微细结构及其厚度变化‚糊 状区厚度呈抛物线增长.依据生物显微镜目镜测微 计‚对比 CCD 拍摄的图片‚测得主 枝 晶 间 距 为 240μm.糊状区的内部结构‚特别是固相体积分数和 厚度影响其内部孔隙率‚决定流体流动阻力大小. 凝固初期‚糊状区厚度微小‚固相体积分数大‚内部 孔隙率小‚流动阻力大‚随凝固过程进行‚稀冷液体 第5期 张国志等: 定向凝固过程中的流动效应 ·549·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