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拓展冷战研究 65 士(如新闻记者)“中国问题”培训班以及资助各类研讨会等,传播观点,扩大影响:(4)为对华决策与实 施培养和储备人才:由于美国的选举政治,使得政府对不少“专家官员"”形成了一个“旋转门”(即在政 府部门任职有进有出),“智库”就为那些暂时离任的官员提供了一个隐退之处,以便他们再次出山: (5)非正式外交角色:如担任“非正式联络”的策划、组织、运作和参与等(如尼克松“解冻”中美关系时 期的美国新闻媒体的重量级人物约翰·莱斯顿)。 第六,冷战社会。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仍将对外政策当作国内政治的延伸。冷战时期,大国(至 少是西方大国)国内政治和社会因素对外交与国防政策的影响几乎达到了极致。例如,美国冷战期间 国内政治的一大特点是“左翼”政治、社会势力蓬勃发展,诸如劳工、女权、民权和平、“反文化”、“新左 派”、乃至人权等“左派激进”运动,均不同程度地成为美国对外行为的“动因”。这些“左翼”团体对冷 战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主要具有“正负”两方面影响①。正面影响是:基于其批评美国“帝国主义对外 扩张”的立场,“左翼”势力对当政者“为了特殊集团的利益与中国为敌”的批判,形成了“公共压力”。 几乎所有的“左翼”运动,尽管“政治理念”不同,但都倾向于“少管外部闲事,集中解决好内部问题”,表 现出“传统的孤立主义”倾向。在“中国政策”上,更是认为“与亿万中国人对抗不符合美国人民利益”。 这一观点对美国“公众论坛”中要求与中国“缓和”的声音影响甚大。负面作用是:中国与某些“左翼” 势力(如美国共产党)的交往以及对“反政府”抗议行动、游行示威(如劳工、黑人、反越战团体等)的公 开支持,往往被美国政府以及保守势力认作蓄意“干涉美国内政”、“渗透美国政治”、“颠覆美国政权”, 从而加剧了决策者对中国的“疑惧”、“怨恨”、“防备”与“敌意”,结果降低了中美缓和的可能性。所以 这些政治与社会运动了制约或推动冷战的“社会力量”,而两者之间的互动也建构了具有明显冷战特 征的社会形态冷战社会或“安全社会(A security state)”。 显然,冷战国际关系的研究大有可为。历史分析法的核心是立足档案文献以求做出“接近原来” 的描述与判断,冷战中的主要大国不断公开和解密冷战时期外交与国防档案为传统冷战史的研究建 构了资料基础。然而,冷战研究的进一步拓展需要将“理论指导”与“历史实证”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 上对可能影响冷战战略思考和政策决策行为的多种因素进行多层面的深度比较。这样的跨学科、宽 角度、有深度的研究方法应该成为未来冷战研究发展的必要选项。 由于冷战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冷战研究的发展也需要世界性的参与。现存的成果表明,各国的学 者拥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尽管中国学者参与冷战国际关系的研究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但如果 能够跨越断代和考证的传统,采用“多元、多层、比较”分析,中国完全可能以自身的研究在冷战国际学 术领域占据一席“高地”。 [本文作者张曙光,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上海200083] (责任编辑:高国荣) ①王希:《美国的社会思潮与中美关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学会合办的“冷战与中美关系研究”国际研讨会论 文,2001年4月10H1日,上海。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士(如新闻记者)“中国问题”培训班以及资助各类研讨会等 ,传播观点 ,扩大影响 ; (4) 为对华决策与实 施培养和储备人才 :由于美国的选举政治 ,使得政府对不少“专家官员”形成了一个“旋转门”(即在政 府部门任职有进有出) “, 智库”就为那些暂时离任的官员提供了一个隐退之处 ,以便他们再次出山 ; (5) 非正式外交角色 :如担任“非正式联络”的策划、组织、运作和参与等(如尼克松“解冻”中美关系时 期的美国新闻媒体的重量级人物约翰 ·莱斯顿) 。 第六 ,冷战社会。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仍将对外政策当作国内政治的延伸。冷战时期 ,大国 (至 少是西方大国) 国内政治和社会因素对外交与国防政策的影响几乎达到了极致。例如 ,美国冷战期间 国内政治的一大特点是“左翼”政治、社会势力蓬勃发展 ,诸如劳工、女权、民权、和平“、反文化”“、新左 派”、乃至人权等“左派激进”运动 ,均不同程度地成为美国对外行为的“动因”。这些“左翼”团体对冷 战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主要具有“正负”两方面影响 ①。正面影响是 :基于其批评美国“帝国主义对外 扩张”的立场“, 左翼”势力对当政者“为了特殊集团的利益与中国为敌”的批判 ,形成了“公共压力”。 几乎所有的“左翼”运动 ,尽管“政治理念”不同 ,但都倾向于“少管外部闲事 ,集中解决好内部问题”,表 现出“传统的孤立主义”倾向。在“中国政策”上 ,更是认为“与亿万中国人对抗不符合美国人民利益”。 这一观点对美国“公众论坛”中要求与中国“缓和”的声音影响甚大。负面作用是 :中国与某些“左翼” 势力(如美国共产党) 的交往以及对“反政府”抗议行动、游行示威(如劳工、黑人、反越战团体等) 的公 开支持 ,往往被美国政府以及保守势力认作蓄意“干涉美国内政”“、渗透美国政治”“、颠覆美国政权”, 从而加剧了决策者对中国的“疑惧”“、怨恨”、“防备”与“敌意”,结果降低了中美缓和的可能性。所以 这些政治与社会运动了制约或推动冷战的“社会力量”,而两者之间的互动也建构了具有明显冷战特 征的社会形态 ———冷战社会或“安全社会(A security state) ”。 显然 ,冷战国际关系的研究大有可为。历史分析法的核心是立足档案文献以求做出“接近原来” 的描述与判断 ,冷战中的主要大国不断公开和解密冷战时期外交与国防档案为传统冷战史的研究建 构了资料基础。然而 ,冷战研究的进一步拓展需要将“理论指导”与“历史实证”有机结合 ,并在此基础 上对可能影响冷战战略思考和政策决策行为的多种因素进行多层面的深度比较。这样的跨学科、宽 角度、有深度的研究方法应该成为未来冷战研究发展的必要选项。 由于冷战的影响是世界性的 ,冷战研究的发展也需要世界性的参与。现存的成果表明 ,各国的学 者拥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尽管中国学者参与冷战国际关系的研究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但如果 能够跨越断代和考证的传统 ,采用“多元、多层、比较”分析 ,中国完全可能以自身的研究在冷战国际学 术领域占据一席“高地”。 [本文作者张曙光 ,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上海 200083 ] (责任编辑 :高国荣) 拓展冷战研究 65 ① 王希《: 美国的社会思潮与中美关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学会合办的“冷战与中美关系研究”国际研讨会论 文 ,2001 年 4 月 10 —11 日 ,上海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