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人gk学香理学院 CASE ofManagement School,Fudan University GEMENT FUDAN UNIVERSITY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案例 FDc-18006-1X-P-C 2018年5月 苏勇 张春依任昊 以柔克“钢”:文化融合,韶钢转型升级之路1 一个是扎根南部三线城市的地方国企“龙头老大”,一个是成长并崛起于大都市的央企“巨无霸” 当两者发生业务重组时,它们会产生怎样的冲突?又将如何探索出一条整合之路? 1、从“光环企业”到“为生存而战” 在2011年与宝钢集团重组之前,广东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四十五年历史的国有控股钢 铁企业。1997年,韶钢旗下的“韶钢松山”实现成功上市:2003年,韶钢跻身世界钢铁企业100强:2004 年,“韶钢松山”被评为“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2009年,面对风云突变的市场,韶钢全年同比累 计降低成本26.5亿元,成为广东省国资系统率先走出困境的企业之一。韶钢几乎每年为韶关市贡献着1/3 的GDP,充斥韶钢人内心的是骄傲、自信和满足 然而,韶钢正处在一个经济结构巨变的时代,行业盲目扩张带来钢铁产能的严重过剩,以普钢为主 打产品的韶钢危机四伏,经营每况愈下。 2011年8月,宝钢集团与韶钢签订重组协议。2012年4月18日,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 挂牌成立(以下简称“韶钢”)。2014年年底,时任宝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乐江、总经理陈德荣 先后来到韶钢动员:“宝钢不会放弃韶钢,除非是自己没干好!”“韶钢必须加快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步 伐,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生存而战!”与宝钢两位集团领导同行的还有李世平等一行,他刚刚接下韶钢 这个危机四伏的“烫手山芋”,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50岁的李世平从来没有离开过上海工作,他第一次离开,就扎进了韶关的群山包围之中。临行前, 徐乐江问“有信心把韶钢搞好吗?”“有!”李世平干脆地回答。嘴上说有,李世平心里还是忐忑:近3 年,韶钢已累积亏损超28亿元,钢铁行业处在深未见底的“寒冬”,国家不断强调去产能、限产,想扭 亏为盈,谈何容易?在宝钢集团从事多年人力资源工作,在集团内国有老企业工作过的李世平深知,搞 企业最终还是要靠人,通过统一思想,建立信任,来凝聚人心,这步棋他来自前就已经在盘算了 摸了两周的底,李世平亲自操刀制作了一个七分钟的宣传片《为生存而战》。韶钢过去的辉煌和挫 败,面临的时代和自身条件,生死存亡的挑战在片中真实可触,各个单元员工整齐划一身着宝钢现场工 作服列队喊出“为生存而战”的口号,响彻云霄。“绝地反击、壮士断腕、背水一战”的决心写在每 个韶钢人脸上 1本案例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苏勇教授指 表资料编写。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于保 博士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管理学院刘国华副 究资料在课堂讨论中使用,不代表对本 案例所含相关内容的认可,不作为原始数据的来源, ◎本案例的版权归属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印、抄袭、存储、传播和出售本案例的任何部分,亦不得制作 其他形式的版本。如需取得使用授权,请致电+86-21-25011399,25011383,或邮件联系: casegfdsm. fudan.edu.cnCASE of Management School, Fudan University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案例 FDC-18006-1X-P-C 2018 年 5 月 苏勇 张春依 任昊 以柔克“钢”:文化融合,韶钢转型升级之路1 一个是扎根南部三线城市的地方国企“龙头老大”,一个是成长并崛起于大都市的央企“巨无霸”, 当两者发生业务重组时,它们会产生怎样的冲突?又将如何探索出一条整合之路? 1、从“光环企业”到“为生存而战” 在 2011 年与宝钢集团重组之前,广东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四十五年历史的国有控股钢 铁企业。1997 年,韶钢旗下的“韶钢松山”实现成功上市;2003 年,韶钢跻身世界钢铁企业 100 强;2004 年,“韶钢松山”被评为“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2009 年,面对风云突变的市场,韶钢全年同比累 计降低成本 26.5 亿元,成为广东省国资系统率先走出困境的企业之一。韶钢几乎每年为韶关市贡献着 1/3 的 GDP,充斥韶钢人内心的是骄傲、自信和满足。 然而,韶钢正处在一个经济结构巨变的时代,行业盲目扩张带来钢铁产能的严重过剩,以普钢为主 打产品的韶钢危机四伏,经营每况愈下。 2011 年 8 月,宝钢集团与韶钢签订重组协议。2012 年 4 月 18 日,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 挂牌成立(以下简称“韶钢”)。2014 年年底,时任宝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乐江、总经理陈德荣 先后来到韶钢动员:“宝钢不会放弃韶钢,除非是自己没干好!”“韶钢必须加快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步 伐,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生存而战!”与宝钢两位集团领导同行的还有李世平等一行,他刚刚接下韶钢 这个危机四伏的“烫手山芋”,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50 岁的李世平从来没有离开过上海工作,他第一次离开,就扎进了韶关的群山包围之中。临行前, 徐乐江问“有信心把韶钢搞好吗?”“有!”李世平干脆地回答。嘴上说有,李世平心里还是忐忑:近 3 年,韶钢已累积亏损超 28 亿元,钢铁行业处在深未见底的“寒冬”,国家不断强调去产能、限产,想扭 亏为盈,谈何容易?在宝钢集团从事多年人力资源工作,在集团内国有老企业工作过的李世平深知,搞 企业最终还是要靠人,通过统一思想,建立信任,来凝聚人心,这步棋他来自前就已经在盘算了。 摸了两周的底,李世平亲自操刀制作了一个七分钟的宣传片《为生存而战》。韶钢过去的辉煌和挫 败,面临的时代和自身条件,生死存亡的挑战在片中真实可触,各个单元员工整齐划一身着宝钢现场工 作服列队喊出“为生存而战”的口号,响彻云霄。“绝地反击、壮士断腕、背水一战”的决心写在每一 个韶钢人脸上。 1本案例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苏勇教授指导案例研究员张春依、研究助理任昊根据企业调研和公开发表资料编写。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于保平 博士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管理学院刘国华副教授亦对案例调研访谈有重要贡献。案例仅作为教学和研究资料在课堂讨论中使用,不代表对本 案例所含相关内容的认可,不作为原始数据的来源,亦不暗示某种管理方法或策略一定有效或一定无效。  本案例的版权归属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印、抄袭、存储、传播和出售本案例的任何部分,亦不得制作 成其他形式的版本。如需取得使用授权, 请致电 +86-21-2501 1399, 2501 1383, 或邮件联系: case@fdsm.fudan.edu.cn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