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16年第4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4卷 (总110期) JOURNAL OF SJTU(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o2016 Jul.No.110 包容性制度、海外市场与企业家创新 一19世纪末英国技术衰落的政治经济 黄琪轩蒋佶颖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030) 摘要:19世纪末,英国出现了相对衰落。无论在新兴产业还是夕阳产业,英国企 业家对新兴技术均持消极态度,不愿将新技术应用到生产中。本研究探讨这一现象的制 度根源。本文试图展示:英国的制度缺陷使其难以维系庞大的海外市场。在帝国体系 内,英国的制度缺乏包容性,难以将殖民地的臣民吸纳为公民,致使殖民地离心力不断增 长,帝国市场逐渐坍塌:在世界政治中,英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缺乏国际制度建设,难 以约束新兴大国,使各大国间出现了以邻为壑的经济竞争。随着欧洲与美国市场纷纷关 闭、殖民地相继独立,英国海外市场不断萎缩,英国企业家投资和采用新技术的意愿大大降 低。这样的转变削弱了英国技术变迁的动力,也削弱了英国作为世界霸权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包容性制度;英国企业家;技术衰落;海外市场 D0I:10.13806/i.cnki.issn1008-7095.2016.04.005 2015年,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中国政府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不仅需要有国家意志,还需要有市场基础 与制度保障。企业家是市场力量中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群体。作为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的国家,英国曾在世界范围内引领了技术进步的潮流。然而,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的第 二次工业革命中,大英帝国在钢铁、电力、有机化学、电话、无线电和内燃机等新兴技术及产业的 发展方面却相对滞后。 一、对新兴技术态度消极的英国企业家 尽管英国工程师率先发明了许多新兴技术,但英国的企业家却不愿将这些新技术和工艺应 用到生产中。无论在新兴产业还是夕阳产业,英国企业家对待新技术的态度都比较消极。 以钢铁业为例,英国企业家对新技术的反应迟缓导致了该产业的衰落。在1876年到1885 年间,英国生产的钢铁在海外市场中所占的份额高达73%,使该时期的英国钢铁制造业主导了 国际贸易市场。①但是好景不长,到20世纪初,德国与美国的钢铁产量开始超过英国。在1910 收稿日期:2015-11-09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15) 作者简介:黄琪轩,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蒋信颗,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 研究生。 D Lars Sandberg,"The Entrepreneur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in Roderick Floud and Donald MeCloskey, eds..The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since 1700.Vol.2:1860 to the 1970s,New York:Cambridge Uni versity Press,1981,p.107;Donald MeCloskey.Economic Maturity and Entrepreneurial Decline,Cam- 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3.p.42. ?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2016年第4期 第24卷 (总110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OFSJTU(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No.4,2016 Vol.24 Jul,No.110 收稿日期:2015 11 09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15) 作者简介:黄琪轩,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蒋 佶 颖,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 研究生。 ① LarsSandberg,“TheEntrepreneurandTechnologicalChange,”inRoderickFloudandDonald McCloskey, eds.,TheEconomicHistoryofBritainsince1700,Vol.2:1860tothe1970s,NewYork:CambridgeUni- versityPress,1981,p.107;Donald McCloskey,EconomicMaturityandEntrepreneurialDecline,Cam- 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3,p.42. 包容性制度、海外市场与企业家创新 ———19世纪末英国技术衰落的政治经济 黄琪轩 蒋佶颖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 200030) 摘 要:19世纪末,英国出现了相对衰落。无论在新兴产业还是夕阳产业,英国企 业家对新兴技术均持消极态度,不愿将新技术应用到生产中。本研究探讨这一现象的制 度根源。本文试图展示:英国的制度缺陷使其难以维系庞大的海外市场。在帝国体系 内,英国的制度缺乏包容性,难以将殖民地的臣民吸纳为公民,致使殖民地离心力不断增 长,帝国市场逐渐坍塌;在世界政治中,英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缺乏国际制度建设,难 以约束新兴大国,使各大国间出现了以邻为壑的经济竞争。随着欧洲与美国市场纷纷关 闭、殖民地相继独立,英国海外市场不断萎缩,英国企业家投资和采用新技术的意愿大大降 低。这样的转变削弱了英国技术变迁的动力,也削弱了英国作为世界霸权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包容性制度;英国企业家;技术衰落;海外市场 DOI:10.13806/j.cnki.issn1008 7095.2016.04.005 2015年,为推动经济结构调 整、打造发展新引擎,中国政府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不仅需要有国家意志,还需要有市场基础 与制度保障。企业家是市场力量中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群体。作 为 率 先 完成第一次 工业革命 的国家,英国曾在世界范围内引领了技术进步的潮流。然而,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的第 二次工业革命中,大英帝国在钢铁、电力、有机化学、电话、无线电和内燃机等新兴技术及产业的 发展方面却相对滞后。 一、对新兴技术态度消极的英国企业家 尽管英国工程师率先发明了许多新兴技术,但英国的企业家却不愿将这些新技术和工艺应 用到生产中。无论在新兴产业还是夕阳产业,英国企业家对待新技术的态度都比较消极。 以钢铁业为例,英国企业家对新技术的反应迟缓导致了该产业的衰落。在1876年到1885 年间,英国生产的钢铁在海外市场中所占的份额高达73%,使该时期的英国钢铁制造业主导了 国际贸易市场。① 但是好景不长,到20世纪 初,德国与美国的钢铁产量开始超过英国。在1910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