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GEEM全球智库半月谈 全球治理 本文假设20002012年期间,新兴市场经济增速非常快,并且足以使我们 回想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经济形势。新兴市场经济体在过去12年的高速增 长既不具有持续性也不具有长久性。曾经出现的若干经济周期远远长于既存的 经济周期。一是信贷周期, Claudio borio(2012)曾估计此周期为15-20年。二是 商品周期,此周期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最长,约为30-40年。三是投资周期 或库兹涅茨周期,其与信贷周期和商品周期均有关联。四是改革周期,其与康 德拉耶夫周期似乎相一致。 本文作者并非试图证明这些经济周期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过程中是否存 在,甚至并没有讨论这些周期的持续时间。本文的讨论面临诸多限制条件:多 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在这四个经济周期中的拐点处较为接近。当经济危机发生 时,信贷周期、商品周期和投资周期均转入下滑周期,而改革周期却相反,转 入上升周期,并且需要重新启动。新一轮改革的启动、设计和实施通常需要花 费10年或20年的时间。本文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新兴市场经济体 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结束。 1最大的信贷繁荣已经结束。长期以来极低的利率已无法继续维持,回归 常态已是大势所趋。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体制非常脆弱,同时面临着严 重的财政赤字、公共债务、经常账户赤字以及较高的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 2极大的商品繁荣已经结束,高价格和低速经济增长并存将会抑制需求, 同时高价格将会引发新一轮激烈的供给冲击。 3.投资周期或库兹涅茨周期已转入下滑周期。中国很高的投资率转而下 降,实际利率转而上升。 4随着多年持续的髙速经济增长,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赶超潜力已开始下 降,并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增速开始下滑。 5.1980-2000年,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实施了激进的改革措施,但是在 2002012年,却几乎没有实施任何经济改革。因此,剩余的支撑经济增长的政 府潜能已经削弱。 6更糟糕的是,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政府从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发展趋势中 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诸多经济思想表示,资本主义和产业政策的效果被证明优 于自由市场和个人企业。因此,他们认为没有必要改良既定的经济政策,而只 是一味的推进了这些经济政策。 7最后,新兴市场经济体单方面从发达国家不断推进的市场开放中得到诸 多好处,但是并没有充分的实现双方利益互补。西方国家不断转向有选择性的 区域贸易协定,而不是普遍的贸易自由化 1212 CEEM 全球智库半月谈 全球治理 本文假设 2000-2012 年期间,新兴市场经济增速非常快,并且足以使我们 回想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的经济形势。新兴市场经济体在过去 12 年的高速增 长既不具有持续性也不具有长久性。曾经出现的若干经济周期远远长于既存的 经济周期。一是信贷周期,Claudio Borio (2012)曾估计此周期为 15-20 年。二是 商品周期,此周期在 20 世纪 80 年代达到最长,约为 30-40 年。三是投资周期 或库兹涅茨周期,其与信贷周期和商品周期均有关联。四是改革周期,其与康 德拉耶夫周期似乎相一致。 本文作者并非试图证明这些经济周期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过程中是否存 在,甚至并没有讨论这些周期的持续时间。本文的讨论面临诸多限制条件:多 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在这四个经济周期中的拐点处较为接近。当经济危机发生 时,信贷周期、商品周期和投资周期均转入下滑周期,而改革周期却相反,转 入上升周期,并且需要重新启动。新一轮改革的启动、设计和实施通常需要花 费 10 年或 20 年的时间。本文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新兴市场经济体 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结束。 1.最大的信贷繁荣已经结束。长期以来极低的利率已无法继续维持,回归 常态已是大势所趋。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体制非常脆弱,同时面临着严 重的财政赤字、公共债务、经常账户赤字以及较高的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 2.极大的商品繁荣已经结束,高价格和低速经济增长并存将会抑制需求, 同时高价格将会引发新一轮激烈的供给冲击。 3.投资周期或库兹涅茨周期已转入下滑周期。中国很高的投资率转而下 降,实际利率转而上升。 4.随着多年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赶超潜力已开始下 降,并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增速开始下滑。 5.1980-2000 年,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实施了激进的改革措施,但是在 2000-2012 年,却几乎没有实施任何经济改革。因此,剩余的支撑经济增长的政 府潜能已经削弱。 6.更糟糕的是,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政府从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发展趋势中 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诸多经济思想表示,资本主义和产业政策的效果被证明优 于自由市场和个人企业。因此,他们认为没有必要改良既定的经济政策,而只 是一味的推进了这些经济政策。 7.最后,新兴市场经济体单方面从发达国家不断推进的市场开放中得到诸 多好处,但是并没有充分的实现双方利益互补。西方国家不断转向有选择性的 区域贸易协定,而不是普遍的贸易自由化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