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86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4卷 tion,RBF)神经网络和高斯基函数小脑模型(cere- 器质量和质心的变化导致模型参数变化,构成了模 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CMAC)神经网络 型参数的不确定性. 为基础的复合变结构智能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变 (3)航天器在轨道上运行时会受到各种干扰的 结构控制系统对被控对象的模型误差、参数变化及 作用:太阳光压作用于太阳帆板会产生干扰力矩:航 外扰等的不敏感性和易于实现的优点,再结合神经 天器的温度有时会发生急剧变化,从而激发弹性 网络迅速逼近未知函数的能力,实现了对挠性卫星 模态 的有效控制,提高了挠性卫星的稳态精度.仿真结 对于复杂的对地观察卫星来说,往往需要做大 果表明复合控制能够提高卫星姿态的稳态精度和快 角度姿态机动和姿态稳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速性,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1)姿态快速机动要求卫星平台在尽可能短的 时间内以尽量少的能量从某一姿态调整到另一姿 1挠性卫星数学模型 态,并尽可能使姿态控制精度实现零稳态误差. 考虑如图1所示的近似带有挠性附件的卫星模 (2)扰动抑制要求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 型,它由半径为b的中心刚体和均匀悬臂梁式挠性 能力. 附件构成,挠性梁为对称分布.为了简化推导挠性 (3)刚体模型的线性化和挠性模型集中化近似 航天器的动力学模型,作如下假设:挠性梁模型假设 等特性,使系统具有较突出的不确定性,要求系统具 为Euler-Bernoulli梁;忽略重力作用 有较好的鲁棒稳定性. Y 鉴于太阳能帆板振动给卫星平台姿态控制系统 带来的危害和对姿态控制系统的高精度控制目标之 间的矛盾,必须考虑如何采取有效手段结合控制系 统的设计来抑制太阳能帆板的振动. 0 本文所设计的智能控制方法,根据期望卫星刚 体姿态角度与实际姿态角度得出姿态误差信号,并 图1挠性卫星模型 以此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滑模面,设计控制律 Fig.1 Model of a flexible satellite 使挠性卫星快速定位于目标姿态.为了减少不确定 性对系统的影响,本文首先考虑到挠性附件振动频 利用Hamilton原理推导出挠性卫星的动力学 率有一定的误差,采用同时抑制一阶和二阶频率的 方程回,忽略二阶耦合项,以及根据振型的归一化 EI(extra-insensitive)成形器,该方法通过对振幅的约 和正交性质,同时引入模态阻尼项则运动方程变为 束来得到较高的鲁棒性日.其次采用了RBF神经 10+Fn=T, (1) 网络和小脑神经网络补偿系统的不确定性,证明了 n+Cn+An+FT0=0. (2) 两种方法结合的稳定性和可实现性. 式中,I为中心刚体的转动惯量,F为刚挠耦合系数, 2控制律设计 日为刚体转动角度,T为控制力矩,”为广义模态坐 标,A=diag[w]为特征值矩阵,模态阻尼矩阵C= 对于挠性卫星系统(2),取状态向量x=[9 diag2,w,](i=1,2,…,n),专:为阻尼比,w:为模态 ',式(1)写成状态方程形式: 振动频率.从方程中可以看出挠性结构的振动是通 =8au-p 0 (T+T). (3) 过耦合项F)影响姿态的运动;反之,作用在星体上 的控制力矩通过F日项来抑制挠性结构的振动. 式中,T.=F·22m+F2n.定义期望状态向量 由于建模过程中的简化和航天器工作环境的复 x=[0.0],0a为期望转动角度,则误差向量e= 杂性,航天器不确定性问题非常突出,主要有以下一 xa-x,式(3)转换成误差模型: 些方面. rel=e, (1)挠性体航天器工程设计中是用假设模态法 来近似描述挠性体动力学特性的,多个挠性体间的 le2=-(I-FF)-1T-(1-FF)-1T。+8a 直接耦合,建模中未作考虑 (4) (2)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由于燃料的消耗,航天 选取滑模面s=k.e1+e2=k.e1+e1,k。为增益系数,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4 卷 tion,RBF) 神经网络和高斯基函数小脑模型( 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CMAC) 神经网络 为基础的复合变结构智能控制器. 该控制器利用变 结构控制系统对被控对象的模型误差、参数变化及 外扰等的不敏感性和易于实现的优点,再结合神经 网络迅速逼近未知函数的能力,实现了对挠性卫星 的有效控制,提高了挠性卫星的稳态精度. 仿真结 果表明复合控制能够提高卫星姿态的稳态精度和快 速性,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1 挠性卫星数学模型 考虑如图 1 所示的近似带有挠性附件的卫星模 型,它由半径为 b 的中心刚体和均匀悬臂梁式挠性 附件构成,挠性梁为对称分布. 为了简化推导挠性 航天器的动力学模型,作如下假设: 挠性梁模型假设 为 Euler-Bernoulli 梁; 忽略重力作用. 图 1 挠性卫星模型 Fig. 1 Model of a flexible satellite 利用 Hamilton 原理推导出挠性卫星的动力学 方程[4],忽略二阶耦合项,以及根据振型的归一化 和正交性质,同时引入模态阻尼项则运动方程变为 Iθ ·· + Fη ·· = T, ( 1) η ·· + Cη · + Λη + FT θ ·· = 0. ( 2) 式中,I 为中心刚体的转动惯量,F 为刚挠耦合系数, θ 为刚体转动角度,T 为控制力矩,η 为广义模态坐 标,Λ = diag[ω2 i]为特征值矩阵,模态阻尼矩阵 C = diag[2ξiωi]( i = 1,2,…,n) ,ξi 为阻尼比,ωi 为模态 振动频率. 从方程中可以看出挠性结构的振动是通 过耦合项 Fη ·· 影响姿态的运动; 反之,作用在星体上 的控制力矩通过 FT θ ·· 项来抑制挠性结构的振动. 由于建模过程中的简化和航天器工作环境的复 杂性,航天器不确定性问题非常突出,主要有以下一 些方面. ( 1) 挠性体航天器工程设计中是用假设模态法 来近似描述挠性体动力学特性的,多个挠性体间的 直接耦合,建模中未作考虑. ( 2) 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由于燃料的消耗,航天 器质量和质心的变化导致模型参数变化,构成了模 型参数的不确定性. ( 3) 航天器在轨道上运行时会受到各种干扰的 作用: 太阳光压作用于太阳帆板会产生干扰力矩; 航 天器的温度有时会发生急剧变化,从而激发弹性 模态. 对于复杂的对地观察卫星来说,往往需要做大 角度姿态机动和姿态稳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1) 姿态快速机动要求卫星平台在尽可能短的 时间内以尽量少的能量从某一姿态调整到另一姿 态,并尽可能使姿态控制精度实现零稳态误差. ( 2) 扰动抑制要求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 能力. ( 3) 刚体模型的线性化和挠性模型集中化近似 等特性,使系统具有较突出的不确定性,要求系统具 有较好的鲁棒稳定性. 鉴于太阳能帆板振动给卫星平台姿态控制系统 带来的危害和对姿态控制系统的高精度控制目标之 间的矛盾,必须考虑如何采取有效手段结合控制系 统的设计来抑制太阳能帆板的振动. 本文所设计的智能控制方法,根据期望卫星刚 体姿态角度与实际姿态角度得出姿态误差信号,并 以此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滑模面,设计控制律 使挠性卫星快速定位于目标姿态. 为了减少不确定 性对系统的影响,本文首先考虑到挠性附件振动频 率有一定的误差,采用同时抑制一阶和二阶频率的 EI( extra-insensitive) 成形器,该方法通过对振幅的约 束来得到较高的鲁棒性[5]. 其次采用了 RBF 神经 网络和小脑神经网络补偿系统的不确定性,证明了 两种方法结合的稳定性和可实现性. 2 控制律设计 对于挠性卫星系统( 2) ,取状态向量 x =[θ θ · ]T ,式( 1) 写成状态方程形式[6]: x · = 0 1 [ ] 0 0 x + 0 ( I - FFT ) [ ] - 1 ( T + Te ) . ( 3) 式中,Te = F·2ξΩη· + FΩ2 η. 定义期望状态向量 xd =[θd θ · d ]T ,θd 为期望转动角度,则误差向量e = xd - x,式( 3) 转换成误差模型: e · 1 = e2, e · 2 = - ( I - FFT ) - 1 T - ( I - FFT ) - 1 Te + θ ·· d { . ( 4) 选取滑模面 s = kc e1 + e2 = kc e1 + e · 1,kc 为增益系数, ·8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