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926 安徽农业科学 2011年 见,稻谷的产量最大,总平均产量约为38260万t,超过粮食219%和187%,充分说明我国农业政策和农业科技投入效果 总产量的85%,而小麦的产量则较低。而从长期变化趋势来显著。而对于每一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情况又 看,自1978年以来,3种作物的总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2006各不相同。其中,小麦种植面积以平均1.18%的速率递减, 年总面积为7922.7万hm2;而总产量呈现上升态势,到2006稻谷也以大约0.8%的速度减少,只有玉米的种植面积略有 年总产量为43252万t,这主要归结于粮食单产的提高,我国增加:而相应的小麦、稻谷和玉米产量的年平均增幅比例表 粮食作物的平均产量从1950年的1155kg/hm2提高到1978现为1.74:4.35:6.15,其中小麦单产提高幅度最为明显,由 年的2527kg/hm2,再到200年的4715kg/hm2,分别增加了1978年的1845kg/hm2到4550kg/hm2,增加了247%。 稻谷Padd 口稻谷 Padd 小麦Weat b口玉米hiz 口玉米Mie 280 年份Year 2我国3种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比例(a)及其产量比例(b) Fig. 2 The planting proportion( a)and yield proportion( b)of three main crops in China 3我国粮食生产空间区域差异显著 玉米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均在1700万t以上 我国粮食生产不仅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不稳定性,同时 在粮食生产空间分布不均衡状态下,其重心位于粮食生 在空间尺度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我国各省的粮食产的集中分布地区,粮食产量分布不均衡程度越严重,重心 总产和3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时空变化情况见图3,以位置距离粮食产量低的分布区就越远。粮食生产的格局会 1984、1998、2003和2006年为例。我国粮食生产大省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重心位置也会随之发生位移 分布在我国的中东部平原,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地此,粮食生产的重心不仅可以反映粮食生产的均衡程度,也 区占非常重要的位置,产粮大省主要包括河南、山东、河北、可以表现粮食生产的伸展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江苏以及东北3省等,其中河南粮食连年持续增产,由1950 通过整理1985-2006年不同时段内全国各县市的粮食 年836万t增加到2006年的5010万t,在全国所占比例也由产量数据,借助ArcG9.2的空间分析模块对我国粮食生产 6.33%增加到10.07%。另一方面,就粮食产量在全国所占重心迁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见图4。从1985年到20世纪 比例的变化情况而言,总体来看,北方大于南方,中部高于东末,我国粮食生产重心一直都位于河南省。其中,1985 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比例略有上升,长江2006年,粮食生产重心呈现显著的“北移”趋势,由驻马店市 中下游地区、华南区和西南地区的比例略有下降,我国粮食逐渐北上至周口市再到开封市。上述规律表明,我国粮食生 生产重心北移趋势明显。 产的不均衡状态依然严重粮食生产的集中地区在向北部偏 我国3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格局具体表现为①稻移,其原因应该是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和粮食单产增加共同作 谷:稻谷生产多年来均保持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和华用的结果。上述2个因素是影响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的基本 南地区为主导的基本格局。虽然这些年以来东北地区的稻因素,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粮食 谷产量增幅较大,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南方广大地区的比例播种面积大量减少,从粮食盈余或基本自给状态逐渐转变为 略有下降,但并没有影响到主导格局。②小麦:我国小麦主粮食调入地区。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粮食生产重心的北 产区集中在黄淮海地区,华北地区一直以来都占据绝对重要移与人口重心逐渐移动方向相反,这无疑导致粮食供需矛盾 位置,主产省份主要为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和江苏5省,以的进一步加剧 上省份的小麦产量多在1000万t以上,5个省份小麦总产达4应对粮食生产格局变动的对策建议 到了全国小麦总产的70%以上。③玉米:我国玉米生产保 为了保障区域以及全国的粮食安全,必须根据粮食生产 持以东北和华北地区为主导的基本格局,其中吉林和山东的格局的变化动态及时做出政策响应,其建议如下 4.1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增强粮食主展外向型农业,并保持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对于生态脆弱 产区产粮大县商品粮调出能力,提升非主产区产粮大县的区区,加强生态建设,开发粮食增产潜力。另一方面强调粮 域自给能力。国务院于200年4月公布的《全国新增1000食非主产区需要重新从粮食生产而非粮食贸易的角度来审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2020年)》中特别提到这一视区域的粮食安全,各省、市必须共同承担起粮食安全的公 点。对于粮食主产区,调整优化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培育共责任,当粮食“非主产区”也承担一定的粮食生产责任时, 优势粮食产业区和产业带,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的商品粮基粮食增产的计划才有希望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风险才能得 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于沿海和经济发达区,重点发到真正缓解 o1994-2011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见,稻谷的产量最大,总平均产量约为 38 260 万 t,超过粮食 总产量的 85% ,而小麦的产量则较低。而从长期变化趋势来 看,自 1978 年以来,3 种作物的总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2006 年总面积为 7 922. 7 万 hm2 ; 而总产量呈现上升态势,到 2006 年总产量为 43 252 万 t,这主要归结于粮食单产的提高,我国 粮食作物的平均产量从 1950 年的 1 155 kg /hm2 提高到 1978 年的2 527 kg /hm2 ,再到2006 年的4 715 kg /hm2 ,分别增加了 219%和 187% ,充分说明我国农业政策和农业科技投入效果 显著。而对于每一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情况又 各不相同。其中,小麦种植面积以平均 1. 18% 的速率递减, 稻谷也以大约 0. 8% 的速度减少,只有玉米的种植面积略有 增加; 而相应的小麦、稻谷和玉米产量的年平均增幅比例表 现为 1. 74∶ 4. 35∶ 6. 15,其中小麦单产提高幅度最为明显,由 1978 年的 1 845 kg /hm2 到 4 550 kg /hm2 ,增加了 247% 。 图 2 我国 3 种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比例( a) 及其产量比例( b) Fig. 2 The planting proportion( a) and yield proportion( b) of three main crops in China 3 我国粮食生产空间区域差异显著 我国粮食生产不仅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不稳定性,同时 在空间尺度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我国各省的粮食 总产和 3 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时空变化情况见图 3,以 1984、1998、2003 和 2006 年为例。 我国粮食生产大省主 要分布在我国的中东部平原,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地 区占非常重要的位置,产粮大省主要包括河南、山东、河北、 江苏以及东北 3 省等,其中河南粮食连年持续增产,由 1950 年 836 万 t 增加到2006 年的5 010 万 t,在全国所占比例也由 6. 33% 增加到 10. 07% 。另一方面,就粮食产量在全国所占 比例的变化情况而言,总体来看,北方大于南方,中部高于东 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比例略有上升,长江 中下游地区、华南区和西南地区的比例略有下降,我国粮食 生产重心北移趋势明显。 我国 3 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格局具体表现为① 稻 谷: 稻谷生产多年来均保持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和华 南地区为主导的基本格局。虽然这些年以来东北地区的稻 谷产量增幅较大,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南方广大地区的比例 略有下降,但并没有影响到主导格局。② 小麦: 我国小麦主 产区集中在黄淮海地区,华北地区一直以来都占据绝对重要 位置,主产省份主要为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和江苏 5 省,以 上省份的小麦产量多在 1 000 万 t 以上,5 个省份小麦总产达 到了全国小麦总产的 70% 以上。③ 玉米: 我国玉米生产保 持以东北和华北地区为主导的基本格局,其中吉林和山东的 玉米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均在 1 700 万 t 以上。 在粮食生产空间分布不均衡状态下,其重心位于粮食生 产的集中分布地区,粮食产量分布不均衡程度越严重,重心 位置距离粮食产量低的分布区就越远。粮食生产的格局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重心位置也会随之发生位移。因 此,粮食生产的重心不仅可以反映粮食生产的均衡程度,也 可以表现粮食生产的伸展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整理 1985 ~ 2006 年不同时段内全国各县市的粮食 产量数据,借助 ArcGIS9. 2 的空间分析模块对我国粮食生产 重心迁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见图 4。从 1985 年到 20 世纪 末,我国粮食生产重心一直都位于河南省。其中,1985 ~ 2006 年,粮食生产重心呈现显著的“北移”趋势,由驻马店市 逐渐北上至周口市再到开封市。上述规律表明,我国粮食生 产的不均衡状态依然严重,粮食生产的集中地区在向北部偏 移,其原因应该是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和粮食单产增加共同作 用的结果。上述 2 个因素是影响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的基本 因素[8],而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粮食 播种面积大量减少,从粮食盈余或基本自给状态逐渐转变为 粮食调入地区。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粮食生产重心的北 移与人口重心逐渐移动方向相反,这无疑导致粮食供需矛盾 的进一步加剧。 4 应对粮食生产格局变动的对策建议 为了保障区域以及全国的粮食安全,必须根据粮食生产 格局的变化动态及时做出政策响应,其建议如下。 4. 1 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粮食生产区域布局 增强粮食主 产区产粮大县商品粮调出能力,提升非主产区产粮大县的区 域自给能力。国务院于 2009 年 4 月公布的《全国新增 1 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09 ~ 2020 年) 》中特别提到这一 点。对于粮食主产区,调整优化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培育 优势粮食产业区和产业带,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的商品粮基 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对于沿海和经济发达区,重点发 展外向型农业,并保持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 对于生态脆弱 区,加强生态建设,开发粮食增产潜力[9]。另一方面,强调粮 食非主产区需要重新从粮食生产而非粮食贸易的角度来审 视区域的粮食安全,各省、市必须共同承担起粮食安全的公 共责任,当粮食“非主产区”也承担一定的粮食生产责任时, 粮食增产的计划才有希望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风险才能得 到真正缓解。 4926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年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