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农业现代化研究 第32卷 业协作发展:结合降水的时空特性,以“小杂粮”为主导,发展 112-115 现代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北部发展以红枣为主的果品产业,[0]王西琴杨志峰刘昌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水环境保护 南部黄土丘陵区发展以马铃薯、绿豆、荞麦、谷子等为主导的 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口地理学报20005(6)707-718 土特产品,长城沿线风沙草滩区重点发展杂交玉米制种业:高振虎李枫榆林地区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探讨干 发展循环经济,依靠技术和制度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17(3)121-125 参考文献 [12]李书恒周寅康中国西北干早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初探 [刘昌明,王红瑞浅析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四 以新疆尉犁县为例门干早区研究2004,21(3)203-234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4)635-644 [13]亢福仁,杜虎平,邵治亮榆林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研 [2]方创琳鲍 流域水·生态·经济发展耦合模型及应用 究门干早地区农业研究2005235191-195 地理学报,2004,59(5:781-790 [14文琦刘彦随丁金梅银川市水资源胁迫与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文琦延军平,丁金梅农牧交错区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耦合发 研究资源科学,2008,302247-253 展研究一以榆林市为例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92189.193.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 4]刘彦随,甘红张富刚中国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 地理学报2006,61(8)847-854 [6刘通,王青云我国西部资源富集地区资源开发面临的三大问 5]刘彦随吴传均中国水土资源态势与可持续食物安全自然资 题门经济研究参考2006.198505)34-36 源学报,2002,17G)270-275 [7]李曦罗其友我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约束与农业结构的战略 [6]Babel MS, Gupta A D, Nayak D K. A model for optimalallocation of 性调整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3)219-221. water to competing demands P.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 [8]姚顺波,张雅丽杨文杰陕西退耕还林(草对策研究林业经济 19(6693-712. 问题,2001(5)275-27 1 Sahoo B, Lohani A K, Sahu R K Fuzzy multiobjective and linea [19]刘彦随靳晓燕胡业翠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特色生态经济模 programming based management models for optimal land-water-crop 式探讨——以陕西绥德县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0621(5) system planning P]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6, 20(6): 738-745 20]黄永青麻保林石长春榆林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研究 图8]胡兵辉,廖允成贺金红等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制约因素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6190-193. 分析门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02157-160 21]田均良,刘国彬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现存问题及有关 ]张勃,张凯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干旱区产业结构态势分 建议水土保持通报2004(1)63-6 析——以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为例门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5 ◆旧◆◆◆◆川◆出◆◆◆◆◆团◆◆旧◆旧◆旧◆旧◆旧◆◆◆◆◆◆团◆出◆◆ 科研简讯· 性的创新活动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举办青年学术交流会 绪亮高度肯定了这次学术交流活动所取得的成绩,他 1月7日,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成功举办了青年指出,亚热带所在“十二·五”及“创新2020开局之年举办青年 学术交流会。中科院资环局生态处处长庄绪亮研究员,新西兰学术交流会意义重大,体现了亚热带所领导班子的深谋远虑 林肯大学、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邸洪杰教授,中科院水利部展示了亚热带所青年一代良好的精神风貌。他寄语青年要把 水土保持所邵明安研究员、北京农林科学院赵同科研究员等个人的发展与所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敢于创新,勇于担当 作为考评专家应邀出席。亚热带所所长王克林、党委书记李文树立全局意识,努力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祥、副所长谭支良以及所学术委员会成员、部分科研骨干、退吴金水希望青年科研人员要正确认识与把握有价值的科学问 休老专家、研究生共100余人到会 题、准确的研究目标、新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学术表达的 此次交流会旨在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和展示自方法技巧。王克林作总结讲话时指出,他从交流会的成功举办 我的平台,营造更浓郁的学术氛围。19位青年科研人员分别代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必将鼓舞全所士气。并表示学术 表区域农业生态格局与过程、畜禽健康养殖与作物耐逆分子交流会将经常化、制度化,不断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交 生态等研究方向作了学术交流报告,展示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流平台和锻炼机会,不断通过交流碰撞出科研创新的火花,在 进展和动态、科研思路与创新活力。与会专家对每个报告进行“创新2020”发展战略指引下,开展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探索 了提问和点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了不足并提出建研究,构建共同研究平台,产出创新性研究成果。(再埔 议,鼓励青年们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开展更有系统性和针对第 32 卷农业现代化研究 业协作发展;结合降水的时空特性,以“小杂粮”为主导,发展 现代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北部发展以红枣为主的果品产业, 南部黄土丘陵区发展以马铃薯、绿豆、荞麦、谷子等为主导的 土特产品,长城沿线风沙草滩区重点发展杂交玉米制种业; 发展循环经济,依靠技术和制度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刘昌明,王红瑞.浅析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关系[J].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4):635- 644. [2] 方创琳,鲍 超.黑河流域水 - 生态 - 经济发展耦合模型及应用[J]. 地理学报, 2004,59(5):781- 790. [3] 文 琦,延军平,丁金梅.农牧交错区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耦合发 展研究——以榆林市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2): 189- 193. [4] 刘彦随,甘 红,张富刚.中国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J]. 地理学报,2006,61(8):847- 854. [5] 刘彦随,吴传均.中国水土资源态势与可持续食物安全[J].自然资 源学报, 2002, 17(3):270- 275. [6] Babel M S, Gupta A D, Nayak D K. A model for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to competing demands[J].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5, 19 (6): 693- 712. [7] Sahoo B, Lohani A K, Sahu R K. Fuzzy multiobjective and linear programming based management models for optimal land- water- crop system planning [J].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6, 20 (6): 931- 948. [8] 胡兵辉,廖允成,贺金红,等.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制约因素 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2):157- 160. [9] 张 勃,张 凯.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干旱区产业结构态势分 析——以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5): 112- 115. [10] 王西琴,杨志峰,刘昌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水环境保护—— 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0,55(6):707- 718. [11] 高振虎,李 枫.榆林地区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探讨[J].干 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17(3):121- 125 [12] 李书恒,周寅康.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初探—— 以新疆尉犁县为例[J].干旱区研究, 2004,21(3):203- 234. [13] 亢福仁,杜虎平,邵治亮.榆林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研 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5):191- 195. [14] 文 琦,刘彦随,丁金梅.银川市水资源胁迫与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研究[J].资源科学,2008,30(2):247- 253. [15]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86- 90. [16] 刘 通,王青云.我国西部资源富集地区资源开发面临的三大问 题[J]. 经济研究参考,2006,1985(25):34- 36. [17] 李 曦,罗其友.我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约束与农业结构的战略 性调整[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3):219- 221. [18] 姚顺波,张雅丽,杨文杰.陕西退耕还林(草)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 问题,2001(5):275- 277. [19] 刘彦随,靳晓燕,胡业翠.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特色生态经济模 式探讨——以陕西绥德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 2006,21(5): 738- 745. [20] 黄永青,麻保林,石长春.榆林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6):190- 193. [21] 田均良,刘国彬.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现存问题及有关 建议[J].水土保持通报,2004(1):63- 65.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举办青年学术交流会 1 月 7 日,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成功举办了青年 学术交流会。中科院资环局生态处处长庄绪亮研究员,新西兰 林肯大学、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邸洪杰教授,中科院水利部 水土保持所邵明安研究员、北京农林科学院赵同科研究员等 作为考评专家应邀出席。亚热带所所长王克林、党委书记李文 祥、副所长谭支良以及所学术委员会成员、部分科研骨干、退 休老专家、研究生共 100 余人到会。 此次交流会旨在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和展示自 我的平台,营造更浓郁的学术氛围。19 位青年科研人员分别代 表区域农业生态格局与过程、畜禽健康养殖与作物耐逆分子 生态等研究方向作了学术交流报告,展示了各自最新的研究 进展和动态、科研思路与创新活力。与会专家对每个报告进行 了提问和点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了不足并提出建 议,鼓励青年们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开展更有系统性和针对 性的创新活动。 庄绪亮高度肯定了这次学术交流活动所取得的成绩,他 指出,亚热带所在“十二·五”及“创新 2020”开局之年举办青年 学术交流会意义重大,体现了亚热带所领导班子的深谋远虑, 展示了亚热带所青年一代良好的精神风貌。他寄语青年要把 个人的发展与所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敢于创新,勇于担当, 树立全局意识,努力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吴金水希望青年科研人员要正确认识与把握有价值的科学问 题、准确的研究目标、新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学术表达的 方法技巧。王克林作总结讲话时指出,他从交流会的成功举办 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必将鼓舞全所士气。并表示学术 交流会将经常化、制度化,不断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交 流平台和锻炼机会,不断通过交流碰撞出科研创新的火花,在 “创新 2020”发展战略指引下,开展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探索 研究,构建共同研究平台,产出创新性研究成果。(文再坤) ·科研简讯· !!!!!!!!!!!!!!!!!!!!!!!!!!!!!!!! 96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