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4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2卷 的核心理念即民众的邻避情结一“莫在我家后院”(Not in my backyard)NIMBY④,该概念由 O'Hare⑤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并且一度成为美国民众的生活哲学,以至于美国20世纪80 年代被《纽约时报》称之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邻避时代”。⑥ 伴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邻避时代”也迎来了它的全球化时代,学术界对于邻避运动 的研究也掀起热潮。从历史上看,邻避运动最早出现在工业文明发达的西方国家,首先出现在美 国。宏观上讲,西方学术界对于邻避运动的研究经历了两个不同阶段,而不同阶段的划分标准是 邻避设施的不同性质。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这一阶段主要是基于反对“污 染型设施”的邻避运动。如废弃物清理场(Halstead,Luloff and Myers,l993)特别是毒性废弃物清 理场(Bryant、Mohai,1992)。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一直到现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基于 反对“非污染性设施”的邻避运动。如土地利用方式(Kotsopoulos,2000)、戒毒治疗中心、流浪汉 收容中心的兴建(Shanoff,2000)等。 就我国而言,台湾学者对于邻避效应的研究起步较早,原因是早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邻避运 动便与台湾的民主化浪潮相伴而生。同样的,台湾邻避运动的演进与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 段,笔者认为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邻避运动的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一80年代中期): 2.邻避运动的高潮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90年代初期):3.邻避运动的转型阶段(20世纪 90年代初期一90年代末期);4.邻避运动的成熟阶段(本世纪初一至今),同时,从这一阶段 开始,对于邻避运动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包括文理在内的多门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 回顾国外与台湾地区的邻避运动史可以发现,对于邻避运动的研究都是在经历了多个不同阶段, 跨越数十年时间后才渐趋成熟的。反观我国(限于大陆,下文一致),邻避运动在近几年才开始出现,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的观点,大陆邻避运动的标志性事件是2005年的浙江“东阳事件”, 所以学术界对于邻避运动的研究也起步较晚,基本处于萌芽状态。总体而言,主要包括宏观与微观两 个研究角度。1.宏观角度主要是着眼于对于邻避运动的治理,包括从多元协作治理视角(陈宝胜, 2012)、政府公信力与决策模式视角(董幼鸿,2013)、风险管理视角(童星,2010),环境正义视角(王彩 波被,2012),上述研究视角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2.微观角度主要是立足于近年来频具影响力案例 的分析,如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场事件(周丽璇,2012)、上海磁悬浮事件(郑卫,2010)、厦门PX事件(袁 鹏飞,2009)。另外,微观研究角度还包括技术性研究路径,主要是通过建立模型对于具体案例的分 析,以期较为精确地计算出邻避设施选址的成本与收益(张向和、彭绪亚,2011)。 总体而言,我国学界对于邻避效应的研究尚处于理论的引入和介绍阶段,宏观分析视角往往 议题过于宽泛、立意过于宏大,这与处于萌芽状态的研究阶段是极不相称的;而微观研究视角则多 着眼于案例本身,缺乏多案例的比较研究,难以形成普适性的研究结论。笔者认为要突破这一研 究瓶颈,关键要从中观研究角度实现宏观与微观的对接,而就目前而言,中观研究即我国邻避运动 的核心议题的探寻,具体来讲,是哪些因素主导民众抗争行为的发生、升级或者消退,进而对我国 邻避运动的性质进行准确定位。正如Linnerooth-Bayer所言,邻避现象不是纯粹的民众私下考量 的抗争行为,应该深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以及其他的影响因素。⑦对于核心议题的探讨可以为微 观角度研究提供比较视角,为宏观研究视角提供事实依据,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④对于邻避效应的英文表达还有Build--Absolutely-Nothing-Anywhere-Near-Anything(BANANA),Not-In-My-Terr of-Office (NIMTOO),Not-In-My-Bottom-Line (NIMBL) 5 O'Hare,M."Not on My Block You Don't:Facility Siting and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Compensation".Public Policy,1977,24(4):407-458 William Glaberson."Coping in the Age of NIMBY".New York Times,1988-07-19. D Linnerooth-Bayer.Joanne.Fair Strategies for Siting Hazardous Waste Facilities.In Hayden Lesbirel and Daigee Shaw (eds),Managing Conflict in Facility Siting.Cheltenham.2005.UK:Edward Elgar.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2卷 的核心理念即 民 众 的 邻 避 情 结———“莫 在 我 家 后 院”(Notinmybackyard)NIMBY④,该 概 念 由 OHare⑤ 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并且一度成为美国民众的生活哲学,以至于美国20世纪80 年代被《纽约时报》称之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邻避时代”。⑥ 伴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邻避时代”也迎来了它的全球化时代,学术界对 于邻 避运动 的研究也掀起热潮。从历史上看,邻避运动最早出现在工业文明发达的西方国家,首 先出现在 美 国。宏观上讲,西方学术界对于邻避运动的研究经历了两个不同阶段,而 不同阶段的 划分 标准是 邻避设施的不同性质。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这一阶段主要是基于反对“污 染型设施”的邻避运动。如废弃物清理场(Halstead,LuloffandMyers,1993)特别是毒性废弃物清 理场(Bryant、Mohai,1992)。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一直到现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基于 反对“非污染性设施”的邻 避 运动。如 土地 利 用方式(Kotsopoulos,2000)、戒 毒治疗中心、流浪汉 收容中心的兴建(Shanoff,2000)等。 就我国而言,台湾学者对于邻避效应的研究起步较早,原因是早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邻避运 动便与台湾的民主化浪潮相伴而生。同样的,台湾邻避运动的演进与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 段,笔者认为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邻避运动的萌芽阶段(20世 纪70年 代 末———80年 代 中 期); 2.邻避运动的高潮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3.邻避运动的转型阶段(20世纪 90年代初期———90年代末期);4.邻 避运 动 的成熟 阶 段(本 世 纪 初———至今),同 时,从这一阶 段 开始,对于邻避运动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包括文理在内的多门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 回顾国外与台湾地区的邻避运动史可以发现,对于邻避运动的研究都是在经历了多个不同阶段, 跨越数十年时间后才渐趋成熟的。反观我国(限于大陆,下文一致),邻避运动在近几年才开始出现,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的观点,大陆邻避运动的标志性事件是2005年的浙江“东阳事件”, 所以学术界对于邻避运动的研究也起步较晚,基本处于萌芽状态。总体而言,主要包括宏观与微观两 个研究角度。1.宏观角度主要是着眼于对于邻避运动的治理,包括从多元协作治理视角(陈宝胜, 2012)、政府公信力与决策模式视角(董幼鸿,2013)、风险管理视角(童星,2010),环境正义视角(王彩 波,2012),上述研究视角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2.微观角度主要是立足于近年来颇具影响力案例 的分析,如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场事件(周丽璇,2012)、上海磁悬浮事件(郑卫,2010)、厦门 PX事件(袁 鹏飞,2009)。另外,微观研究角度还包括技术性研究路径,主要是通过建立模型对于具体案例的分 析,以期较为精确地计算出邻避设施选址的成本与收益(张向和、彭绪亚,2011)。 总体而言,我国学界对于邻避效应的研究尚处于理论的引入和介绍阶段,宏观分析 视角往往 议题过于宽泛、立意过于宏大,这与处于萌芽状态的研究阶段是极不相称的;而微观研究视角则多 着眼于案例本身,缺乏多案例的比较 研 究,难以形 成 普 适性 的 研 究 结论。笔者认为要 突破 这一研 究瓶颈,关键要从中观研究角度实现宏观与微观的对接,而就目前而言,中观研究即我国邻避运动 的核心议题的探寻,具体来讲,是哪 些 因 素 主导 民 众抗 争行 为的 发 生、升 级或 者消退,进而对我 国 邻避运动的性质进行准确定位。正如 Linnerooth-Bayer所言,邻避现象不是纯粹的民众私下考量 的抗争行为,应该深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以及其他的影响因素。⑦ 对于核心议题的探讨可以为微 观角度研究提供比较视角,为宏观研究视角提供事实依据,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42 ④ ⑤ ⑥ ⑦ 对于邻避效应的英文表达还有 Build-Absolutely-Nothing-Anywhere-Near-Anything(BANANA),Not-In-My-Term- of-Office(NIMTOO),Not-In-My-Bottom-Line(NIMBL)等。 OHare,M.“Noton MyBlockYouDont:FacilitySitingandtheStrategicImportanceofCompensation”.Public Policy,1977,24(4):407-458. William Glaberson.“CopingintheAgeofNIMBY”.NewYorkTimes,1988-07-19. Linnerooth-Bayer,Joanne.FairStrategiesforSitingHazardousWasteFacilities,InHaydenLesbirelandDaigee Shaw (eds),ManagingConflictinFacilitySiting,Cheltenham,2005,UK:EdwardElgar.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