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14年第1期 王奎明,等“中国式”邻避运动核心议题探析 25 宏观而言,我国学术界对于邻避运动的议题的探讨存在两派观点。“议题单一论”和“政府挑 战论”。“议题单一论”,以中山大学何艳玲教授为代表⑧,核心观点是我国邻避运动中,影响民众参 与抗争行为的核心因素都是与邻避设施直接相关的,即“邻避设施”能否被妥善处理是民众关注的 “唯一议题”,这一点与西方国家和台湾地区不同,当地民众参与邻避运动的关注议题往往从环境议 题本身扩展到了政治议题,并且只有在多项议题得到回应后抗争行为才会停止。而在我国如环境议 题得到回应,比如项目搬迁或者停止修建,则抗争行为也随即停止,即便是在民众抗争过程中涉及“政 府信息公开”、“专家政治”等,但这些不过是民众抗争策略,是“工具性因素”,而非“目标性诉求”。 “政府挑战论”,以吉林大学王彩波教授为代表⑨,与“议题单一论”不同,“政府挑战论”更加强 调邻避抗争活动中与政府相关因素,核心观点是我国邻避运动对于政府提出了巨大挑战,政府因 素并不仅仅是“工具性因素”。因为邻避抗争活动是民众与政府利益的博弈过程,这种博弈过程暴 露出政府在诸多方面存在弊端。这种挑战表现在:第一,对政府决策模式的桃战,现行决策模式仍 为限制民众参与的传统模式:第二,对政府合法性的挑战,因为政府没能对于民众合法权利提供有 效保护;第三,对政府“善治”理念的挑战,在邻避运动中政府的法制、责任、回应均存在缺失。 本项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全国规模的民意调查探究我国邻避运动的核心影响因素,进 而进一步探寻和验证我国邻避运动是“议题单一论”还是多元议题背景下的“政府挑战论”。对于 因变量的选取,我们采用了“如果在你住宅区附近计划建一个有可能对环境有污染的化工厂,你会 参加请愿的活动,抗议这个工厂的建立吗”这一经典题目。我们认为,民众参加抗议活动行动力意 愿强弱是其所关注的核心议题的最直观体现。 二、研究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于2013年3~4月采用国际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电话问 卷调查系统(Computer一Assisted-Telephone-Interviewing),以“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态度与行为指 数”为测评框架,调查按照目的性、可行性、可测性、可比性和经济性原则对中国34个主要城市的 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与可信度,我们对于关键性研究环节进 行了科学设计:首先是样本选取,在电脑系统中输入确认每个城市手机号段的前7个号码,其余4 位为系统随机产生,这保证了样本选取的随机性;其次,我们对于来自校内外的电话访员进行了严 格培训,具体到问卷的开场白与每一个问题,并且对于所有提交成功的样本的访问过程进行全程 录音,由督导员进行一一核实,及时删除不合格样本。本次调研按每个城市100个成功样本量抽 取,共随即抽取3400个成功样本。 表1调研城市及样本量 直辖市 北京(100) 上海(100) 天津(100) 重庆(100) 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 长春(100) 长沙(100) 成都(100) 大连(100) 福州(100) 广州(100) 贵阳(100) 哈尔滨(100) 海口(100) 杭州(100) 合肥(100) 呼和浩特(100) 济南(100) 昆明(100) 兰州(100) 南昌(100) 南京(100) 南宁(100) 宁波(100) 青岛(100) 沈阳(100) 深圳(100) 石家庄(100) 太原(100) 武汉(100) 西安(100) 西宁(100) 厦门(100) 银川(100) 郑州(100) ⑧何艳玲:《“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开放时代》2009年第12期:第102页一114页。 ⑨王彩波,张磊:《浅析邻避冲突对政府的桃战一以环境正义为视角的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8期:第160 页一168页。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2014年第1期 王奎明,等 “中国式”邻避运动核心议题探析 宏观而言,我国学术界对于邻避运动的议题的探讨存在两派观点。“议题单一 论”和“政府挑 战论”。“议题单一论”,以中山大学何艳玲教授为代表⑧,核心观点是我国邻避运动中,影响民众参 与抗争行为的核心因素都是与邻避设施直接相关的,即“邻避设施”能否被妥善处理是民众关注的 “唯一议题”,这一点与西方国家和台湾地区不同,当地民众参与邻避运动的关注议题往往从环境议 题本身扩展到了政治议题,并且只有在多项议题得到回应后抗争行为才会停止。而在我国如环境议 题得到回应,比如项目搬迁或者停止修建,则抗争行为也随即停止,即便是在民众抗争过程中涉及“政 府信息公开”、“专家政治”等,但这些不过是民众抗争策略,是“工具性因素”,而非“目标性诉求”。 “政府挑战论”,以吉林大学王彩波教授为代表⑨,与“议题单一论”不同,“政府挑战论”更加强 调邻避抗争活动中与政府相关因素,核心观点 是 我国 邻避 运动 对 于政 府 提 出 了巨大挑战,政府因 素并不仅仅是“工具性因素”。因为邻避抗争活动是民众与政府利益的博弈过程,这种博弈过程暴 露出政府在诸多方面存在弊端。这种挑战表现在:第一,对政府决策模式的挑战,现行决策模式仍 为限制民众参与的传统模式;第二,对政府合法性的挑战,因为政府没能对于民众合法权利提供有 效保护;第三,对政府“善治”理念的挑战,在邻避运动中政府的法制、责任、回应均存在缺失。 本项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全国规模的民意调查探究我国邻避运动的核心影响因素,进 而进一步探寻和验证我国邻避运动是“议题单一论”还 是多 元 议题 背景 下 的“政府挑 战论”。对于 因变量的选取,我们采用了“如果在你住宅区附近计划建一个有可能对环境有污染的化工厂,你会 参加请愿的活动,抗议这个工厂的建立吗”这一经典题目。我们认为,民众参加抗议活动行动力意 愿强弱是其所关注的核心议题的最直观体现。 二、研 究 设 计 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于2013年3~4月采用国际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电话问 卷调查系 统(Computer-Assisted-Telephone-Interviewing),以“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态度与行为指 数”为测评框架,调查按照目的性、可 行性、可 测 性、可比性和经济性原则对中国34个 主要城市 的 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与可信度,我们对于关键性研究环节进 行了科学设计:首先是样本选取,在电脑系统中输入确认每个城市手机号段的前7个号码,其余4 位为系统随机产生,这保证了样本选取的随机性;其次,我们对于来自校内外的电话访员进行了严 格培训,具体到问卷的开场白与每一个问题,并 且 对于 所有 提 交成 功的 样 本的访问过 程进 行全程 录音,由督导员进行一一核实,及 时删除 不合格样 本。本次 调 研按 每个 城 市100个成功 样本量抽 取,共随即抽取3400个成功样本。 表1 调研城市及样本量 直辖市 北京(100) 上海(100) 天津(100) 重庆(100) 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 长春(100) 长沙(100) 成都(100) 大连(100) 福州(100) 广州(100) 贵阳(100) 哈尔滨(100) 海口(100) 杭州(100) 合肥(100) 呼和浩特(100) 济南(100) 昆明(100) 兰州(100) 南昌(100) 南京(100) 南宁(100) 宁波(100) 青岛(100) 沈阳(100) 深圳(100) 石家庄(100) 太原(100) 武汉(100) 西安(100) 西宁(100) 厦门(100) 银川(100) 郑州(100) 52 ⑧ ⑨ 何艳玲:《“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开放时代》2009年第12期:第102页-114页。 王彩波,张磊:《浅析邻避冲突对政府的挑战———以环境正义为视角的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8期:第160 页-168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