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论的中心 1970年代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和高水平国家福利带来社会负担问题,战后西方国家发展的中间道路 模式受到批判,以保卫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主张得到发展,在1970年代末期迎来 了新右派运动。1980年代,以英国的撒切尔主义和美国的里根主义为代表,古典自由主义的复苏开始遍及 欧洲和北美并随苏联解体加快。此时城市规划理论的新进展主要由整体理论和规则理论。自1970年代后期 以来,城市规划理论的整体发展趋势还明显地转向对公共部门规划所面临主要问题的讨论,并因此导致以 问题为核心的城市规划理论发展阶段特征。1980年形成了5个主要议题:城市经济的衰退与复苏:社会不 公正现象与机会平等:全球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的美学品质:地方的民主管理与“公正”规 四、结论 作为全书的总结,作者以“范式”理念的内容为开头结合范式变化讨论了关于1945年以来城市规划 理论的两个最主要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发生在1960年代,主要从传统的城市设计转变为系统理论和理性程 序理论,城市规划从涉及到科学:第二个变化在1970和1980年代,表现为规划师角色观念的转变,城市 规划师从技术专家到“沟通者”。随后,作者又进一步讨论了西方战后社会发展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 变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影响。最后以城市规划学科和城镇规划理论的最终认识做为结语 五、小结 这本书虽然是对西方规划理论的分析,但我国与西方的主流趋势是有着紧密地联系,通过它使我不禁 对我国的规划的一些方面有些迷惑。首先,我所见到的具体的规划活动在本质上大多仍是以物质和设计为 核心的技术活动,系统和理性过程的本质仅停留在所谓的发展战略或是总体规划。其次,在国内城市迅速 发展过程中,一些城市规划者的价值判断是自我标榜,忽略以维护公众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崇高 职业道德的观念。而国外很多规划则特别注重地区的可达性和活力问题,特别关注民众的参与即公众参与 过程。我想有可能也是在国内这个大环境下,我们不得不基于我国国情来考虑规划这个问题的。也由于经 济实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我们必须首先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再去考虑精神层面的问题吧 作为一个学生,刚刚进入规划领域,只能涉及其中的皮毛的东西,对这些书和文献资料中作者所阐述 的规划理论和专业术语还不能够完全而深入的理解。毕竟知识储备不够,只能以个人理解的方式对重点内 容的摘录归纳,以此建立起这段时期的规划知识体系,作为阅读这些数多多少少的一些收获和感悟。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和查找资料,归纳总结的过程,用时也发现城市规划这门学科是有其自身的体系和相应的理论依据 的,而且涉及面相当的广泛,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学,生态,心理学等各个方面,但同时在不同时期又都是基本有 条主线存在,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规划,贯穿了规划的全过程。也使我了解到看事物要抓住其主线和关键词,从而由此引发 找资料,研究学习,进行下一步的活动,才能学好城市规划这门课。 参考文献: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张京祥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李德华 《西方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发展简述》信丽平姚亦锋 《城市规划的三位人本主义大师一一霍华德、盖迪斯、芒福德》王中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尼格尔泰勒论的中心。 1970 年代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和高水平国家福利带来社会负担问题,战后西方国家发展的中间道路 模式受到批判,以保卫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主张得到发展,在 1970 年代末期迎来 了新右派运动。1980 年代,以英国的撒切尔主义和美国的里根主义为代表,古典自由主义的复苏开始遍及 欧洲和北美并随苏联解体加快。此时城市规划理论的新进展主要由整体理论和规则理论。自 1970 年代后期 以来,城市规划理论的整体发展趋势还明显地转向对公共部门规划所面临主要问题的讨论,并因此导致以 问题为核心的城市规划理论发展阶段特征。1980 年形成了 5 个主要议题:城市经济的衰退与复苏;社会不 公正现象与机会平等;全球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的美学品质;地方的民主管理与“公正”规 划。 四、结论 作为全书的总结,作者以“范式”理念的内容为开头结合范式变化讨论了关于 1945 年以来城市规划 理论的两个最主要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发生在 1960 年代,主要从传统的城市设计转变为系统理论和理性程 序理论,城市规划从涉及到科学;第二个变化在 1970 和 1980 年代,表现为规划师角色观念的转变,城市 规划师从技术专家到“沟通者”。随后,作者又进一步讨论了西方战后社会发展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 变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影响。最后以城市规划学科和城镇规划理论的最终认识做为结语。 五、小结 这本书虽然是对西方规划理论的分析,但我国与西方的主流趋势是有着紧密地联系,通过它使我不禁 对我国的规划的一些方面有些迷惑。首先,我所见到的具体的规划活动在本质上大多仍是以物质和设计为 核心的技术活动,系统和理性过程的本质仅停留在所谓的发展战略或是总体规划。其次,在国内城市迅速 发展过程中,一些城市规划者的价值判断是自我标榜,忽略以维护公众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崇高 职业道德的观念。而国外很多规划则特别注重地区的可达性和活力问题,特别关注民众的参与即公众参与 过程。我想有可能也是在国内这个大环境下,我们不得不基于我国国情来考虑规划这个问题的。也由于经 济实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我们必须首先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再去考虑精神层面的问题吧。 作为一个学生,刚刚进入规划领域,只能涉及其中的皮毛的东西,对这些书和文献资料中作者所阐述 的规划理论和专业术语还不能够完全而深入的理解。毕竟知识储备不够,只能以个人理解的方式对重点内 容的摘录归纳,以此建立起这段时期的规划知识体系,作为阅读这些数多多少少的一些收获和感悟。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和查找资料,归纳总结的过程,用时也发现城市规划这门学科是有其自身的体系和相应的理论依据 的,而且涉及面相当的广泛,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学,生态,心理学等各个方面,但同时在不同时期又都是基本有一 条主线存在,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规划,贯穿了规划的全过程。也使我了解到看事物要抓住其主线和关键词,从而由此引发 找资料,研究学习,进行下一步的活动,才能学好城市规划这门课。 参考文献: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张京祥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 李德华 《西方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发展简述》 信丽平 姚亦锋 《城市规划的三位人本主义大师——霍华德、盖迪斯、芒福德》 王中 《1945 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 尼格尔.泰勒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