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所形成的裂变新创企业隶属于母体企业。而创业型裂变则是员工个体从母公司离职之后主动 去创立新企业的过程,发起者是从母体企业离职的员工,并且裂变新创企业隶属于该员工个体 而非母体企业。 通过对学术型裂变、公司型裂变和创业型裂变进行进一步比较,结果总结如表1所示。具体 而言,从组织裂变的动机来看,学术型裂变的主要动机是将技术转化为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产 品,最终获得经济效益( Etzkowitz等,2000; Djokovic和 Souitaris,2008; Bigliardi等,2013);母体 企业进行公司型裂变的动机主要包括实施聚焦战略来提高业务的集中程度( Desai和Jain 1999)、降低管理多样化业务的高成本等问题( Krishnaswam和 Subramaniam,199)、降低市场 对于公司进行价值评估时的不透明性并创造投资机会( Bergh等,2008; Feldman,2016)、以及改 善税收状况等( Semadeni,2003);创业型裂变主要发生于员工与母公司之间在某些方面产生冲 突的情境下,如员工与母公司对某项业务未来成功与否的判断不同等,另外,当员工渴望独立 或者想尝试获得更大的管理自主性、获取更多的个人财富时,也可能会离职出去创业( Wallin, 2012)。从组织裂变的发起者来看,学术型裂变是由研究机构或大学发起,公司型裂变由母公司 发起,而创业型裂变则是由从母公司离职的员工发起。从组织裂变过程中转移的核心元素的角 度来看,学术型裂变、公司型裂变和创业型裂变所转移的核心元素都是人或者技术/知识。从组 织裂变过程中参与的主体来看,学术型裂变所涉及的参与主体包括将技术转移出去的母公司 (这里的母公司主要指研究机构或大学)技术开发者、新企业创始人以及投资人;公司型裂变 过程中所涉及的参与主体包括母体企业(现有公司)和裂变新创企业(被剥离的业务单元所形 成的新企业);创业型裂变过程中所涉及的参与主体包括母公司、裂变新创企业创始人(即离开 母公司出去创业的员工)同事以及投资人。从组织裂变结果的角度来看,学术型裂变、公司型 裂变和创业型裂变这三者都伴随着新企业的形成。从裂变新创企业的隶属主体来看,学术型裂 变和创业型裂变所形成的新企业均隶属于其创始人,而公司型裂变所形成的新企业则隶属于 母公司。 表1学术型裂变、公司型裂变和创业型裂变的比较 组织裂变类型学术型裂变 公司型裂变 创业型裂变 组织裂变动机有一定商业价度、降低管理多样化业务的高成本、员工与母公司产生冲突、员 降低市场对于公司进行价值评估时工渴望独立或者获得更大 的产品,并最终获的不透明性、创造投资机会、改善税的管理自主性,员工渴望获 收状况 组织裂变的发 起者 研究机构或大学母公司 从母公司离职的员工 组织裂变过程 中转移的核心人或者技术/知识 元素 母公司(研究机构 母公司、创始人(即离开母 的参与主体发者、投资人、新母公司(现有的公司)、裂变新创企业公司出去创业的员工)、同 企业创始人 组织裂变结果形成新企业 裂变新创企业裂变新创企业创母公司 的隶属主体始人 裂变新创企业创始人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142 外国经济与管理(第41卷第8期)所形成的裂变新创企业隶属于母体企业。而创业型裂变则是员工个体从母公司离职之后主动 去创立新企业的过程,发起者是从母体企业离职的员工,并且裂变新创企业隶属于该员工个体 而非母体企业。 通过对学术型裂变、公司型裂变和创业型裂变进行进一步比较,结果总结如表1所示。具体 而言,从组织裂变的动机来看,学术型裂变的主要动机是将技术转化为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产 品,最终获得经济效益(Etzkowitz等,2000;Djokovic和Souitaris,2008;Bigliardi等,2013);母体 企业进行公司型裂变的动机主要包括实施聚焦战略来提高业务的集中程度(Desai和Jain, 1999)、降低管理多样化业务的高成本等问题(Krishnaswami和Subramaniam,1999)、降低市场 对于公司进行价值评估时的不透明性并创造投资机会(Bergh等,2008;Feldman,2016)、以及改 善税收状况等(Semadeni,2003);创业型裂变主要发生于员工与母公司之间在某些方面产生冲 突的情境下,如员工与母公司对某项业务未来成功与否的判断不同等,另外,当员工渴望独立 或者想尝试获得更大的管理自主性、获取更多的个人财富时,也可能会离职出去创业(Wallin, 2012)。从组织裂变的发起者来看,学术型裂变是由研究机构或大学发起,公司型裂变由母公司 发起,而创业型裂变则是由从母公司离职的员工发起。从组织裂变过程中转移的核心元素的角 度来看,学术型裂变、公司型裂变和创业型裂变所转移的核心元素都是人或者技术/知识。从组 织裂变过程中参与的主体来看,学术型裂变所涉及的参与主体包括将技术转移出去的母公司 (这里的母公司主要指研究机构或大学)、技术开发者、新企业创始人以及投资人;公司型裂变 过程中所涉及的参与主体包括母体企业(现有公司)和裂变新创企业(被剥离的业务单元所形 成的新企业);创业型裂变过程中所涉及的参与主体包括母公司、裂变新创企业创始人(即离开 母公司出去创业的员工)、同事以及投资人。从组织裂变结果的角度来看,学术型裂变、公司型 裂变和创业型裂变这三者都伴随着新企业的形成。从裂变新创企业的隶属主体来看,学术型裂 变和创业型裂变所形成的新企业均隶属于其创始人,而公司型裂变所形成的新企业则隶属于 母公司。 表 1 学术型裂变、公司型裂变和创业型裂变的比较 组织裂变类型 学术型裂变 公司型裂变 创业型裂变 组织裂变动机 将技术转化为具 有一定商业价值 的产品,并最终获 得经济效益 实施聚焦战略来提高业务的集中程 度、降低管理多样化业务的高成本、 降低市场对于公司进行价值评估时 的不透明性、创造投资机会、改善税 收状况 员工与母公司产生冲突、员 工渴望独立或者获得更大 的管理自主性、员工渴望获 取更多的个人财富 组织裂变的发 起者 研究机构或大学 母公司 从母公司离职的员工 组织裂变过程 中转移的核心 元素 人或者技术/知识 组织裂变过程 的参与主体 母公司(研究机构 或大学)、技术开 发者、投资人、新 企业创始人 母公司(现有的公司)、裂变新创企业 母公司、创始人(即离开母 公司出去创业的员工)、同 事以及投资人 组织裂变结果 形成新企业 裂变新创企业 的隶属主体 裂变新创企业创 始人 母公司 裂变新创企业创始人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142 外国经济与管理(第41卷第8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