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三、面向专业 动物科学专业 四、先修课程: 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微生物学、饲料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动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是动物营养学的理论根据。物理学、数学及计算机技术是动物营养学的研 究手段与工具。微生物学是动物营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将有助于 动物营养学从根本上阐明营养物质的摄入、利用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 后续程:指生 字、离生 学、配合饲料学等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序 内容 学时序 学时 分配 号 内容 分配 1绪论 29维生素的营养 4 2营养物质及消化率 3 10动物采食量的调控 3水的营养 1 11 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2 4蛋白质的营养 12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4 5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3 13维持的营养需要 2 6脂类的营养 3 14 生产的营养需要 6 7能量代谢 2 15动物营养学实验 8矿物质营养 4 《)些过) 目的要求:掌握营养与营养学的概念 动物营养学的目的与任务:了解动物营养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和作用: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明确《动物营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动物营养学 一、营养及营养学的概念(A) 二、动物营养与动物生产(C) 三、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C) 第二节课程教学安排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A) 二、课程安排(C)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C) 思考愿: 1、营养、营养学及动物营养学的概念。 2、简述动物营养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简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第一意 普养物质及消化率 (3学时)】 目的要求:理解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分类、 基本功能及与饲料的关系。掌握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和利用,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第一节营养物质概述 一、营养物质概念(A) 二、营养物质分类(B) 三、营养物质与饲料关系C)》2 三、面向专业 动物科学专业 四、先修课程: 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微生物学、饲料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动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是动物营养学的理论根据。物理学、数学及计算机技术是动物营养学的研 究手段与工具。微生物学是动物营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将有助于 动物营养学从根本上阐明营养物质的摄入、利用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 后续课程:猪生产学、牛生产学、禽生产学、配合饲料学等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序 号 内容 学时 分配 序 号 内容 学时 分配 1 绪论 2 9 维生素的营养 4 2 营养物质及消化率 3 10 动物采食量的调控 2 3 水的营养 1 11 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2 4 蛋白质的营养 4 12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4 5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3 13 维持的营养需要 2 6 脂类的营养 3 14 生产的营养需要 6 7 能量代谢 2 15 动物营养学实验 12 8 矿物质营养 4 绪 论 (2 学时) 目的要求:掌握营养与营养学的概念、动物营养学的目的与任务;了解动物营养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和作用;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明确《动物营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动物营养学 一、营养及营养学的概念(A) 二、动物营养与动物生产(C) 三、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C) 第二节 课程教学安排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A) 二、课程安排(C)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C) 思考题: 1、营养、营养学及动物营养学的概念。 2、简述动物营养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简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第一章 营养物质及消化率 (3 学时) 目的要求:理解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分类、基本功能及与饲料的关系。掌握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和利用,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第一节 营养物质概述 一、营养物质概念(A) 二、营养物质分类(B) 三、营养物质与饲料关系 C)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