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那么转基因技术究竞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还是将意想不到的灾难带入了人 类社会?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这道人类舌尖上的悖论题呢? 2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要评论转基因食品的是非,必须先从转基因食品是什么入手。我们都知道,基因是DNA 片断,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或几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外源基因(来自于动物、植物、细菌 或病毒)组合到某个生物体DNA中,并使该生物表现所组合外源基因决定的特性的技术。根 据中国《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 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45个国家对60余种转基因植物进行了超过25000例 田间生物安全试验和生产试验。迄今为止,田间试验的转基因性状主要包括5大类(陈洁君, 2007):除草剂抗性:农业有害生物抗性,例如病毒、细菌、昆虫、线虫和真菌抗性:改善 产品品质,例如改变植物中的油份、淀粉、糖类、纤维素:改良农艺性状,例如提高产量、 增强非生物逆境(冷、旱、盐等)耐受能力:其他性状,例如选择性标记、遗传限制等技术 性性状,以及特殊用途转基因作物性状,例如产生药用蛋白、生物能源等特殊性状。其中, 最主要的两类是耐除草剂的基因和抗虫基因。 就品种而言,尽管有大量育成的转基因品种,但真正大规模商业化的品种从1996年以 来一直只有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四种。1996年,这四种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比例是29: 18:47:3,即转基因棉花占了将近半壁江山。到2005年,这种格局调整为转基因大豆占半壁 江山,上述四种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为58:25:12:5。实际上,这种比例调整最早发生 于1997年,即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次年。该年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油菜的种植面积均暴增 了9~10倍,而转基因棉花只增加了不到1倍,所以才导致了播种面积格局的调整。这个格 局从1997年以后一直维持到现在,未发生大的变化(James C.,2005)。 中国的生物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盛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1999~2006 年,中国实施“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中央财政投入5.1亿元,部门、地方 和社会配套投入3.2亿元,重点开展功能基因克隆、转基因新材料创制、基因转化核心技术 创新、新产品培育和产业化、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等研究(金振蓉,2006)。到目前为止, 中国一共批准了5个种类、8个品种的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截至2005年底,农业部 一共批准发放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莱等18个品种进口加工原料用安全证书。20064 那么转基因技术究竟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还是将意想不到的灾难带入了人 类社会?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这道人类舌尖上的悖论题呢? 2 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要评论转基因食品的是非,必须先从转基因食品是什么入手。我们都知道,基因是 DNA 片断,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或几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外源基因(来自于动物、植物、细菌 或病毒)组合到某个生物体 DNA 中,并使该生物表现所组合外源基因决定的特性的技术。根 据中国《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 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 45 个国家对 60 余种转基因植物进行了超过 25000 例 田间生物安全试验和生产试验。迄今为止,田间试验的转基因性状主要包括 5 大类(陈洁君, 2007):除草剂抗性;农业有害生物抗性,例如病毒、细菌、昆虫、线虫和真菌抗性;改善 产品品质,例如改变植物中的油份、淀粉、糖类、纤维素;改良农艺性状,例如提高产量、 增强非生物逆境(冷、旱、盐等)耐受能力;其他性状,例如选择性标记、遗传限制等技术 性性状,以及特殊用途转基因作物性状,例如产生药用蛋白、生物能源等特殊性状。其中, 最主要的两类是耐除草剂的基因和抗虫基因。 就品种而言,尽管有大量育成的转基因品种,但真正大规模商业化的品种从 1996 年以 来一直只有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四种。1996 年,这四种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比例是 29∶ 18:47:3,即转基因棉花占了将近半壁江山。到 2005 年,这种格局调整为转基因大豆占半壁 江山,上述四种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为 58:25:12:5。实际上,这种比例调整最早发生 于 1997 年,即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次年。该年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油菜的种植面积均暴增 了 9~10 倍,而转基因棉花只增加了不到 1 倍,所以才导致了播种面积格局的调整。这个格 局从 1997 年以后一直维持到现在,未发生大的变化(James C.,2005)。 中国的生物技术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盛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1999~2006 年,中国实施“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中央财政投入 5.1 亿元,部门、地方 和社会配套投入 3.2 亿元,重点开展功能基因克隆、转基因新材料创制、基因转化核心技术 创新、新产品培育和产业化、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等研究(金振蓉,2006)。到目前为止, 中国一共批准了 5 个种类、8 个品种的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截至 2005 年底,农业部 一共批准发放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等 18 个品种进口加工原料用安全证书。200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