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工业应用。 气力输送的实际应用。 1. 掌握物料加热和冷却目的、方式 1传热过程:加热和冷却方法:传热速率: 方法: 2.傅利叶定律:常用工程材料的导热系数:导 2. 掌握热传导的基本原理,能利用 热问题分析方法(热量衡算和导热速率式):一维 傅立叶定律进行平壁和圆筒壁 导热的计算。 的热传导的分析与计算。 3.对流给热:牛顿冷却定律:自然对流的起因和 6.传热一热传导、 3. 掌握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掌握 影响因素:管内层流给热、管内强制对流(湍流) 1.课堂教学: 理论 对流传热、热辐射 课程目标1、2 对流传热过程的对流传热系数, 给热系数经验式:沸腾给热和沸腾曲线:蒸汽 2作业练习。 6学时 了解其使用条件并能进行相关 冷凝给热。 工程计算: 4.热辐射:单个物体的辐射和吸收特性(Stefan 4 了解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和基 Boltzmann定律,Kirchhoff定律):黑体和灰体: 本定律,能够进行简单辐射传热 两黑体间的相互辐射:两物体组成封闭系统中 计算。 的辐射换热计算。 掌握传热过程热量衡算方程、传 热速率方程: 1. 热量衡算和传热速率式 -换热过程的 2. 通过传热方程中传热系数分析 1.课堂教学: 6.传热一间壁换热 数学措述方法: 课程目标1、2 掌握传热阻力计算方程,并运用 2.课程案例分析: 理论 器 2. 传热平均温度差,热阻和传热系数 4学时 阻力分析进行传热过程强化分 3.作业练习。 程处理方法:垢层热阻,壁温计算方法 析: 3. 掌握传热平均温度差的计算: 1. 1.掌握换热器的设计型和操作型计 传热设计型问题的参数选择和计算方法。 1.课堂教学: 理论 6.传热一传热计算 课程目标1、2、3 传热操作型问题的讨论和计算方法(传热单 2.课程案例分析: 算计算方法和过程 4学时 元数)。 3.作业练习。 1. 了解换热器的类型及特点: 1.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与选型: 1.课堂教学: 理论 6.传热一换热器 课程目标1、2、3 2. 学习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 2. 常用换热器的结构: 2.作业练习。 2学时 和设计选型。 3. 换热设备的强化和其它类型。 7.蒸发一蒸发过程 掌握蒸发的目的、特点和分类,蒸 1.蒸发过程的目的、方法及特点: 1.课堂教学: 理论 课程目标1 及设备 发设备类型及特点; 2 常用蒸发器的结构:管内气液两相流动型 2.作业练习。 2学时 5 工业应用。 3. 气力输送的实际应用。 6.传热—热传导、 对流传热、热辐射 课程目标 1、2 1. 掌握物料加热和冷却目的、方式 方法; 2. 掌握热传导的基本原理,能利用 傅立叶定律进行平壁和圆筒壁 的热传导的分析与计算。 3. 掌握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掌握 对流传热过程的对流传热系数, 了解其使用条件并能进行相关 工程计算; 4. 了解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和基 本定律,能够进行简单辐射传热 计算。 1.传热过程:加热和冷却方法;传热速率; 2. 傅利叶定律;常用工程材料的导热系数;导 热问题分析方法(热量衡算和导热速率式);一维 导热的计算。 3.对流给热:牛顿冷却定律;自然对流的起因和 影响因素;管内层流给热、管内强制对流(湍流) 给热系数经验式;沸腾给热和沸腾曲线;蒸汽 冷凝给热。 4.热辐射:单个物体的辐射和吸收特性(Stefan Boltzmann 定律,Kirchhoff 定律);黑体和灰体; 两黑体间的相互辐射;两物体组成封闭系统中 的辐射换热计算。 1.课堂教学; 2.作业练习。 理论 6 学时 6.传热—间壁换热 器 课程目标 1、2 1. 掌握传热过程热量衡算方程、传 热速率方程; 2. 通过传热方程中传热系数分析 掌握传热阻力计算方程,并运用 阻力分析进行传热过程强化分 析; 3. 掌握传热平均温度差的计算。 1. 热量衡算和传热速率式———换热过程的 数学描述方法; 2. 传热平均温度差,热阻和传热系数———工 程处理方法;垢层热阻,壁温计算方法 1.课堂教学; 2.课程案例分析; 3.作业练习。 理论 4 学时 6.传热—传热计算 课程目标 1、2、3 1.掌握换热器的设计型和操作型计 算计算方法和过程 1. 传热设计型问题的参数选择和计算方法; 2. 传热操作型问题的讨论和计算方法(传热单 元数)。 1.课堂教学; 2.课程案例分析; 3.作业练习。 理论 4 学时 6.传热—换热器 课程目标 1、2、3 1. 了解换热器的类型及特点; 2. 学习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 和设计选型。 1.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与选型; 2. 常用换热器的结构; 3. 换热设备的强化和其它类型。 1.课堂教学; 2.作业练习。 理论 2 学时 7.蒸发—蒸发过程 及设备 课程目标 1 掌握蒸发的目的、特点和分类,蒸 发设备类型及特点; 1. 蒸发过程的目的、方法及特点; 2. 常用蒸发器的结构;管内气液两相流动型 1.课堂教学; 2.作业练习。 理论 2 学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