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口 试析可转换公司债券终止确认的账务处理 王静华冉艳丽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211816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二分时间价值,但事实上投资者最终并未行使换股权,所以利息 十条将可转换公司债券归类为嵌入衍生工具。可转换公司债补偿金的实质是弥补投资者损失的部分时间价值,其等于债 券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的券约定赎回期届满日应当支付的利息与应付债券票面利息的 特殊企业债券,投资者购买了此债券,就被赋予了日后在合适差额,利息补偿金的获得使债券持有人能达到公司同期普通 的时机用当初购买可转换债券的资金以较低的价格买入股票债券利率这一获利水平。下面举例说明 的权利,作为对价,投资者须牺牲资金的部分时间价值,即承 例1:经批准,甲上市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委托证券 担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低于公司同期普通债券利率这一结公司以50000万元的价格,发行面值总额为50000万元的可 果。因此,如果债券转换为股票时的转换价格高于股票的市场转换公司债券(可赎回。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为2年,每年 价格,投资者就会放弃转股而将债券持有至到期以获得利息,1月1日支付上年利息,票面年利率为4%,实际年利率为 这样势必给投资者造成损失。因此,债券发行者为了降低投资6%。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换价格为 者的风险,在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提供了可赎回条款。下面每股10元,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甲公司将于2012年1月1 我们对赎回与不赎回这两种情况下可转换公司债券终止确认日赎回债券。 时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分析: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面值×复利 可赎回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终止确认 现值系数+利息×年金现值系数=50000×0.89+50000×4%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者而言,他们期望出现合适1.8334=48166.8(万元):应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50000 的时机——股票市场价格与换股价格相比足够高,从而顺利48166.8=1833.2O万元。 地行使换股权,以获得预期的收益。若不确定因素导致在债券 会计处理: 到期前并未出现 行权机会,那么投资者只能选择放弃 (1)甲公司2010年1月1日发行债券。 行权,此时债券发行企业应当赎回债券并支付相应的本息,同 借:银行存款 时为了弥补投资者由此发生的损失,发行方应支付部分利息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833.2 补偿金。如前所述,投资者为了换取转股权而牺牲了资金的部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50000 用于核算本单位的银行结算业务,包含该科目的记账凭证摘凭证摘要应按每项经济业务对应的会计分录分别填写:周斌 要既要清楚地反映款项的进岀,又要便于对账和査账。因此,报旅费:周斌报展位费:周斌购材料:周斌还借款。如果这张记 摘要须具备两个方面的内容:结算款项的对象及业务内容 账凭证使用笼统的一个摘要,如“周斌报旅费”,则会计账簿中 算的方式和结算凭证的号码(便于银行存款账同银行对账单的“销售费用”和“材料采购”明细账户都对应 的核对)。如开出转账支票(支票号0573#)支付前欠天龙公司的摘要,这会给以后的复核、记账、查账等一系列会计工作带 货款10000元,关于此笔业务的记账凭证摘要为:付天龙公来不便 司货款,转支(若以现金支票付款,则为“现支”)0573#。③摘 三、记账凭证摘要的字数应以一行为限 要的编写要“简”而“明”。如赵永平借购料款5000元,关于此 记账凭证摘要的字数实际上是摘要的长短问题。笔者认 笔业务的记账凭证摘要为:赵永平借购料款或赵永平借款购为,记账凭证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摘要不管是什么句 料,而不能为“赵永平借款”,更不能为“借款 型,也不管是否考虑句子的定语,都应该以一行为限,否则会 二、复合分录记账凭证应分别经济业务填写扌 影响复合分录记账凭证摘要的书写,并且登账时也可能会 若以同一张记账凭证反映不同经济业务(一借多贷、一贷响账户摘要栏的抄录。 多借,甚至多借多贷),则每项经济业务都应准确对应一个摘 总之,记账凭证摘要的填写虽不能像会计科目那样有严 要,不能笼统使用同一个摘要。如:李斌借4000元去武汉格、规范的标准,但作为会计人员,应努力提高自己对会计业 开产品展销会,回来报账时,差旅费开支500元、展位费开务事项的表达和概括能力,力求使记账凭证的摘要标准化、规 支1500元、采购材料用去1400元,退回余款600元。其记账范化。O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2071:2e0-25.0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 2011.2 上旬·25·□ 试析可转换公司债券终止确认的账务处理 王静华 冉艳丽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南京 211816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8) 《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二 十条将可转换公司债券归类为嵌入衍生工具。可转换公司债 券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的 特殊企业债券,投资者购买了此债券,就被赋予了日后在合适 的时机用当初购买可转换债券的资金以较低的价格买入股票 的权利,作为对价,投资者须牺牲资金的部分时间价值,即承 担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低于公司同期普通债券利率这一结 果。因此,如果债券转换为股票时的转换价格高于股票的市场 价格,投资者就会放弃转股而将债券持有至到期以获得利息, 这样势必给投资者造成损失。因此,债券发行者为了降低投资 者的风险,在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提供了可赎回条款。下面 我们对赎回与不赎回这两种情况下可转换公司债券终止确认 时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一、可赎回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终止确认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者而言,他们期望出现合适 的时机——股票市场价格与换股价格相比足够高,从而顺利 地行使换股权,以获得预期的收益。若不确定因素导致在债券 到期前并未出现合适的行权机会,那么投资者只能选择放弃 行权,此时债券发行企业应当赎回债券并支付相应的本息,同 时为了弥补投资者由此发生的损失,发行方应支付部分利息 补偿金。如前所述,投资者为了换取转股权而牺牲了资金的部 分时间价值,但事实上投资者最终并未行使换股权,所以利息 补偿金的实质是弥补投资者损失的部分时间价值,其等于债 券约定赎回期届满日应当支付的利息与应付债券票面利息的 差额,利息补偿金的获得使债券持有人能达到公司同期普通 债券利率这一获利水平。下面举例说明。 例 1:经批准,甲上市公司于 2010 年 1 月 1 日委托证券 公司以 50 000 万元的价格,发行面值总额为 50 000 万元的可 转换公司债券(可赎回)。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为 2 年,每年 1 月 1 日支付上年利息,票面年利率为 4%,实际年利率为 6%。债券发行 1 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换价格为 每股 10 元,股票面值为每股 1 元。甲公司将于 2012 年 1 月 1 日赎回债券。 分析: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面值×复利 现值系数+利息×年金现值系数=50 000×0.89+50 000×4%× 1.833 4 =48 166.8(万元);应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50 000- 48 166.8=1 833.2(万元)。 会计处理: (1)甲公司 2010 年 1 月 1 日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5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 833.2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50 000 用于核算本单位的银行结算业务,包含该科目的记账凭证摘 要既要清楚地反映款项的进出,又要便于对账和查账。因此, 摘要须具备两个方面的内容:结算款项的对象及业务内容;结 算的方式和结算凭证的号码(便于银行存款账同银行对账单 的核对)。如开出转账支票(支票号 0573#)支付前欠天龙公司 货款 10 000 元,关于此笔业务的记账凭证摘要为:付天龙公 司货款,转支(若以现金支票付款,则为“现支”)0573#。③摘 要的编写要“简”而“明”。如赵永平借购料款 5 000 元,关于此 笔业务的记账凭证摘要为:赵永平借购料款或赵永平借款购 料,而不能为“赵永平借款”,更不能为“借款”。 二、复合分录记账凭证应分别经济业务填写摘要 若以同一张记账凭证反映不同经济业务(一借多贷、一贷 多借,甚至多借多贷),则每项经济业务都应准确对应一个摘 要,不能笼统使用同一个摘要。如:李斌借 4 000 元去武汉 开产品展销会,回来报账时,差旅费开支 500 元、展位费开 支 1 500 元、采购材料用去 1 400 元,退回余款 600 元。其记账 凭证摘要应按每项经济业务对应的会计分录分别填写:周斌 报旅费;周斌报展位费;周斌购材料;周斌还借款。如果这张记 账凭证使用笼统的一个摘要,如“周斌报旅费”,则会计账簿中 的“销售费用”和“材料采购”明细账户都对应着“周斌报旅费” 的摘要,这会给以后的复核、记账、查账等一系列会计工作带 来不便。 三、记账凭证摘要的字数应以一行为限 记账凭证摘要的字数实际上是摘要的长短问题。笔者认 为,记账凭证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摘要不管是什么句 型,也不管是否考虑句子的定语,都应该以一行为限,否则会 影响复合分录记账凭证摘要的书写,并且登账时也可能会影 响账户摘要栏的抄录。 总之,记账凭证摘要的填写虽不能像会计科目那样有严 格、规范的标准,但作为会计人员,应努力提高自己对会计业 务事项的表达和概括能力,力求使记账凭证的摘要标准化、规 范化。○ ○○○○○○○○○○○○○○○○○○○○○○○○○○○○○○○○○○○○○○○○○○○○○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