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同角度的全方位的观察。此书尽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近代 部分),但毕竟是一个认真的探索。应该讲,在这一方面,美国同行 走在我们前面了。 在中美建交以后,人际交往增多,有些新一代的美籍华人(或 称“洋同胞”)置身于美国社会之中,用他(她)们自身的酸、甜、苦、 辣或得意之处的感受写出了报导美国社会和分析美国人的书。① 这些书的特点是把自己同美国社会交融在一起,向读者传递了美 国社会深层面的芸芸众生的面貌。从这些书在我国畅销的情况看, 也反映了中国人渴望了解美国的迫切心情。这些作品也算是现代 中国人的美国观吧。但这些作品毕竟是“个案研究”,更不必说书中 的真真假假还有争讼了。· 我认为(这也许是我的偏见)要更好地了解中国人如何看美 国,还得从历史的深度上下功夫。杨玉圣同志这本书确是在这一方 面的一个尝试。这本书从中美关系的“开天辟地”开始,直到当代, 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人物和不同的政治团体及不同的 社会阶层对美国的看法。把中国人的美国观放在变动的历史背景 中去考察,而且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如此这般地来分析或考察美 国,应该说是在这一领域填补了一个空白。 玉圣同志自提出做这个题目开始,数易其稿,儿度增删,到现 在正式出版,前后已将近十年了,真是“十年磨一剑”。现在剑已出 鞘,我们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引起一些共鸣和反对,让这一课题的 研究能继续发展。 汪熙 1996年夏于复旦校园 ①近年来,这类书比较流行的如,周励,《曼哈领的中国女人》:张效武、李效忠:《我在 美国当律师:陈燕妮:《告诉你一个真美国》,等等。 •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