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结业论文 由于两人来自的文化背景不同,航海的结果也反应了当时中西方思想的差距。郑和下西洋 更多的是带着别人强加的任务出发,每次航海都要达到宣扬国威的目的。虽然有当时最顶级 的科学技术和最好的船只,却没有一颗航海家征服海洋的远见。深受“土地方圆”思想的束 缚,没有冲破束缚的勇气。反观哥伦布,可以说一穷二白,到处请求别人赞助自己的航行, 敢于追求自己的“东方梦想”。哥伦布深信地球是圆的,并草拟了从欧洲到东方地航海计划 图,他深信一直向西走定能回到出发点。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也许有些许的偶然,但 哥伦布这种敢于挣脱出思想的束缚,敢于冒险的精神,让他成为航海事业皇冠上,那颗最璀 璨的明珠。郑和与哥伦布的差距不仅是他们二人的差距,实际上是当时中国和西方的利学水 平的差距。科学是对事物本质的内在的规律的正确认识,而技术则是属于应用范畴的东西。 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中国几乎是交了白卷的。现代自然科学的基本架构几乎完全是由西 方人建立起来的。”著名的李约瑟问题(即中国在明朝以前科学技术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在 明朝以后才开始衰落),实际上是个伪问题。中国在技术方面的确曾领先过西方,但在科 学方面何曾领先过?中国的确发明了指南针,但何曾有过向电磁学方面发展的迹象?在三国 时代,曹冲就十分聪明地利用浮力定律称出了大象地重量,但曹冲何曾与浮力定律接近过? 而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中国曾发明了火药,但何曾有现代 化学理论诞生的迹象?”西方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欧机里德几何学》和地圆学说,而中 国只是在近代才由利玛窦、徐光启、李善兰等人合译了《几何原本》,而且直到慈禧太后时 代中国人才知道地球原来并不是方的。几千年来,我们只是抱着《墨子》的只言片语和《几 何原本》在赛跑。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几何原本》和地圆学说的民族曾经是科学技术领先于 世界的民族。2科学知识的差距必然导致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结果的迥然不同,也必然是东西 方的一切差异的根本所在。 郑和远航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结局,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后果。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 更多的是秉承皇命,于是在明成祖和郑和死后不久,中国航海事业就此绝迹。中国与其它国 家依靠郑和建立起的邦交关系也从此不复存在,中国人传统的海外贸易市场逐渐被欧洲人所 占据,并最终退出了正在酝酿形成中的世界性市场,最终导致闭关锁国穷途末路。相反,哥 伦布开辟新航路后,在西欧激起了远洋航海的热潮,无数个哥伦布接过先人的旗帜,西方的 科技和经济从此大步赶上。“在中国,作为国家的政治任务,郑和下西洋对于中国的经济的 刺激作用微乎其微。而在西方,东方的商品和航海贸易的利润直接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 累。欧洲人对美洲的新开发,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从 而揭开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序幕。”3从这一点来看,哥伦布等人的航海活动,对于西欧乃在世 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先前的郑和下西洋所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万心蕙,“关于哥伦布航行”,《九江师专学报》,1991年04期 石悦,“郑和七下西洋”,《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2009,64页 张煊:《西园见闻录》卷56 1蔡如鹏,《生命世界》,2005年期07 2刘庆,《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日的之比较》,2008年01期 3蔡桂林,《大航海时代》,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结业论文 由于两人来自的文化背景不同,航海的结果也反应了当时中西方思想的差距。郑和下西洋 更多的是带着别人强加的任务出发,每次航海都要达到宣扬国威的目的。虽然有当时最顶级 的科学技术和最好的船只,却没有一颗航海家征服海洋的远见。深受“土地方圆”思想的束 缚,没有冲破束缚的勇气。反观哥伦布,可以说一穷二白,到处请求别人赞助自己的航行, 敢于追求自己的“东方梦想”。哥伦布深信地球是圆的,并草拟了从欧洲到东方地航海计划 图,他深信一直向西走定能回到出发点。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也许有些许的偶然,但 哥伦布这种敢于挣脱出思想的束缚,敢于冒险的精神,让他成为航海事业皇冠上,那颗最璀 璨的明珠。郑和与哥伦布的差距不仅是他们二人的差距,实际上是当时中国和西方的科学水 平的差距。科学是对事物本质的内在的规律的正确认识,而技术则是属于应用范畴的东西。 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中国几乎是交了白卷的。现代自然科学的基本架构几乎完全是由西 方人建立起来的。”著名的李约瑟问题(即中国在明朝以前科学技术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在 明朝以后才开始衰落),实际上是个伪问题。” 1中国在技术方面的确曾领先过西方,但在科 学方面何曾领先过?中国的确发明了指南针,但何曾有过向电磁学方面发展的迹象?在三国 时代,曹冲就十分聪明地利用浮力定律称出了大象地重量,但曹冲何曾与浮力定律接近过? 而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中国曾发明了火药,但何曾有现代 化学理论诞生的迹象?”西方早在 2000 多年前就有了《欧机里德几何学》和地圆学说,而中 国只是在近代才由利玛窦、徐光启、李善兰等人合译了《几何原本》,而且直到慈禧太后时 代中国人才知道地球原来并不是方的。几千年来,我们只是抱着《墨子》的只言片语和《几 何原本》在赛跑。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几何原本》和地圆学说的民族曾经是科学技术领先于 世界的民族。” 2科学知识的差距必然导致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结果的迥然不同,也必然是东西 方的一切差异的根本所在。 郑和远航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结局,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后果。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 更多的是秉承皇命,于是在明成祖和郑和死后不久,中国航海事业就此绝迹。中国与其它国 家依靠郑和建立起的邦交关系也从此不复存在,中国人传统的海外贸易市场逐渐被欧洲人所 占据,并最终退出了正在酝酿形成中的世界性市场,最终导致闭关锁国穷途末路。相反,哥 伦布开辟新航路后,在西欧激起了远洋航海的热潮,无数个哥伦布接过先人的旗帜,西方的 科技和经济从此大步赶上。“在中国,作为国家的政治任务,郑和下西洋对于中国的经济的 刺激作用微乎其微。而在西方,东方的商品和航海贸易的利润直接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 累。欧洲人对美洲的新开发,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从 而揭开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序幕。”3从这一点来看,哥伦布等人的航海活动,对于西欧乃在世 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先前的郑和下西洋所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万心蕙 ,“关于哥伦布航行”,《九江师专学报》, 1991 年 04 期 石悦,“郑和七下西洋”,《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2009,64 页 张煊:《西园见闻录》卷 56. 1蔡如鹏,《生命世界》, 2005年期07 2刘庆,《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目的之比较》,2008 年 01 期 3蔡桂林,《大航海时代》,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