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量的33%:美国苹果年出口量为60万吨左右,约为其产量的13%、法国39.6%。与之相比,我国的差距 很大。原因:质量(无规范标准化的管理)、采后处理技术、设施、有害物质等。 陕西省,苹果为主的果业是陕西的六大优势产业之一。2003年,苹果面积570万亩,居全国第 一,产量400余万吨,居全国第二,总产值近100亿元。 一、贮藏特性 1.品种间的差异:苹果在水果中属耐贮性好的种类,但品种间差异很大。一般早熟、早中熟品 种贮藏性很差,如过去的黄魁、红魁、祝光、辽伏,早金冠等到现在的津轻、藤牧1号、美国8号, 芳明、信浓红、嘎拉系等,这些品种生长期短,不到100天,果实内积累的糖分少,表皮保护组织发 育程度较不完善,果肉结构组织疏松,加上采收期正值气温高的时节,代谢旺盛,消耗快,这些品 种采后不宜贮藏或长途运输,宜立即包装上市,一般采后1-2周是鲜销的商品寿命期。中熟、中晚熟 的红玉、元帅系列、金冠、乔纳金等在适宜的条件下能贮藏一段时间,但出库后货架期较短,易软 化、发绵或皱皮等失去脆性:富士系列、秦冠、国光、王林等晚熟品种耐贮性好,这些品种生长期 长,一般在160天以上,果实肉质紧密,含糖量高,表皮保护组织发达,角质层厚:采收时期晚,气 候凉爽,相对代谢速度较慢。在适宜的条件下贮期长,在一般的土窑洞中也可贮藏5个月之久,气调 冷藏可贮藏7-9个月。采用超低02可贮1年以上,达到周年供应。 2。采收时期的影响,苹果为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到达采收成熟度后,呼吸跃变峰到来越 快,果实的耐贮性越差。因此,适时采收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早熟品种不耐贮运,早采10-14天,可 相应延长货架期或便于运输。而晚熟品种则应在果实充分发育,进入成熟阶段,也表现出品种的固 有特点、果型、色泽、质地等时采收。也要根据采后的用途,若马上上市可在其表现出固有风味和 质地时,即呼吸高峰即将到来之前采收。若要用于长期贮藏,可提前几天采收。 采收过早,果实不仅未得到充分发育,养分积累少,果皮结构不质密,易失水皱皮,呼吸旺 盛,且易发生生理病害;如采收过晚,呼吸高峰到来快,易衰老,贮藏中难以控制。 判断采收期的方法除了前面(第三章)介绍的之外,也可用测呼吸强度的方法, 一般在呼吸达 最低点,即跃变之前采收,品质好,耐贮藏。 二、贮藏条件 1.温度:温度是果品贮藏最重要的条件。适宜的贮温可有效地抑制苹果的呼吸作用,延缓衰老 进程,同时还可控制微生物病害和部分生理病害的发生,如虎皮病,红玉斑点病,苦痘病等生理病 害发生都与温度不适宜有关。例如,苹果的后熟作用在4.4℃下比0℃下快一倍。在9℃下又比4.4℃ 下快一倍,在21℃下又比9℃下快一倍。因此,苹果在采收之后,要尽快入库贮藏(在适宜的温度 下),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贮藏寿命。恒定的温度也是贮藏的关键,温度波动易促进水解酶活性提 高,加速代谢,加速衰老。 大多数中、晚熟苹果品种冷藏时果温在-1~0℃,库温在-1~-2℃为适宜。气调贮藏的适宜温度 可以比冷藏高0.5~1℃。苹果在-1℃下比在0℃下可延长寿命约25%,比在4~5℃时延长一倍。但是 某些品种在-1~0℃下会发生生理失调(冷害),反而缩短贮藏寿命。如玉 ,在0℃下会发生果 肉褐变:红玉易发生软褐烫病:旭会发生褐心病,对这些品种要贮于2-4℃的条件下较为安全。 2.湿度:苹果的大多数品种贮藏所要求的适宜相对湿度在85~95%。在较高的温度下,果实水 分蒸发大大受到抑制,从而减低自然损耗和褐心病的发生。同时保持新鲜饱满的状态。当湿度低于 85%时,会导致失水,当失水达到果重的5-7%时,果实表现出明显的皱皮菱蔫而影响到外观品质。果 实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加速失水。果实受冻后水分也易蒸发。 量的33%;美国苹果年出口量为60万吨左右,约为其产量的13%、法国39.6%。与之相比,我国的差距 很大。原因:质量(无规范标准化的管理)、采后处理技术、设施、有害物质等。 陕西省,苹果为主的果业是陕西的六大优势产业之一。2003年,苹果面积570万亩,居全国第 一,产量400余万吨,居全国第二,总产值近100亿元。 一、贮藏特性 1.品种间的差异:苹果在水果中属耐贮性好的种类,但品种间差异很大。一般早熟、早中熟品 种贮藏性很差,如过去的黄魁、红魁、祝光、辽伏,早金冠等到现在的津轻、藤牧1号、美国8号, 芳明、信浓红、嘎拉系等,这些品种生长期短,不到100天,果实内积累的糖分少,表皮保护组织发 育程度较不完善,果肉结构组织疏松,加上采收期正值气温高的时节,代谢旺盛,消耗快,这些品 种采后不宜贮藏或长途运输,宜立即包装上市,一般采后1-2周是鲜销的商品寿命期。中熟、中晚熟 的红玉、元帅系列、金冠、乔纳金等在适宜的条件下能贮藏一段时间,但出库后货架期较短,易软 化、发绵或皱皮等失去脆性;富士系列、秦冠、国光、王林等晚熟品种耐贮性好,这些品种生长期 长,一般在160天以上,果实肉质紧密,含糖量高,表皮保护组织发达,角质层厚;采收时期晚,气 候凉爽,相对代谢速度较慢。在适宜的条件下贮期长,在一般的土窑洞中也可贮藏5个月之久,气调 冷藏可贮藏7-9个月。采用超低O2可贮1年以上,达到周年供应。 2.采收时期的影响,苹果为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到达采收成熟度后,呼吸跃变峰到来越 快,果实的耐贮性越差。因此,适时采收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早熟品种不耐贮运,早采10-14天,可 相应延长货架期或便于运输。而晚熟品种则应在果实充分发育,进入成熟阶段,也表现出品种的固 有特点、果型、色泽、质地等时采收。也要根据采后的用途,若马上上市可在其表现出固有风味和 质地时,即呼吸高峰即将到来之前采收。若要用于长期贮藏,可提前几天采收。 采收过早,果实不仅未得到充分发育,养分积累少,果皮结构不质密,易失水皱皮,呼吸旺 盛,且易发生生理病害;如采收过晚,呼吸高峰到来快,易衰老,贮藏中难以控制。 判断采收期的方法除了前面(第三章)介绍的之外,也可用测呼吸强度的方法,一般在呼吸达 最低点,即跃变之前采收,品质好,耐贮藏。 二、贮藏条件 1.温度:温度是果品贮藏最重要的条件。适宜的贮温可有效地抑制苹果的呼吸作用,延缓衰老 进程,同时还可控制微生物病害和部分生理病害的发生,如虎皮病,红玉斑点病,苦痘病等生理病 害发生都与温度不适宜有关。例如,苹果的后熟作用在4.4℃下比0℃下快一倍。在9℃下又比4.4℃ 下快一倍,在21℃下又比9℃下快一倍。因此,苹果在采收之后,要尽快入库贮藏(在适宜的温度 下),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贮藏寿命。恒定的温度也是贮藏的关键,温度波动易促进水解酶活性提 高,加速代谢,加速衰老。 大多数中、晚熟苹果品种冷藏时果温在-1~0℃,库温在-1~-2℃为适宜。气调贮藏的适宜温度 可以比冷藏高0.5~1℃。苹果在-1℃下比在0℃下可延长寿命约25%,比在4~5℃时延长一倍。但是 某些品种在-1~0℃下会发生生理失调(冷害),反而缩短贮藏寿命。如玉 ,在0℃下会发生果 肉褐变;红玉易发生软褐烫病;旭会发生褐心病,对这些品种要贮于2-4℃的条件下较为安全。 2.湿度:苹果的大多数品种贮藏所要求的适宜相对湿度在85~95%。在较高的温度下,果实水 分蒸发大大受到抑制,从而减低自然损耗和褐心病的发生。同时保持新鲜饱满的状态。当湿度低于 85%时,会导致失水,当失水达到果重的5-7%时,果实表现出明显的皱皮萎蔫而影响到外观品质。果 实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加速失水。果实受冻后水分也易蒸发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