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喝台与沿2014年第6期 同点,即都同中国领导人对冷战的战略态势及其对中国威胁的程度等问题的认知有 关。前者被中国领导人认为是反击美国的侵略,后者被认为是反击苏联的扩张,而且 它们分别反映了中国在不同阶段的战略选择:前者是中苏同盟的产物,后者则同联美 抗苏直接相关。在中印边境战争中,中国决策者也认为,印度在中印边界争端中的军 事挑衅行为,同美国和苏联的鼓励与支持有关 毫无疑问,中国的战略选择对冷战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冷战造成了极为重大的影 响。冷战是美苏之间的对抗,但其他角色尤其是中国的战略决策同样有力地影响了冷 战的进程,特别是塑造了东亚冷战的主要形态。由此给后来者的提示是,中国实际上 在很多重大事态和历史关头,是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和塑造外部环境的空间的。对所谓 历史必然性的笃信和官样的叙述严重限制了中国人的想象力和思想创造力,也造就了 一种宿命式的学术思维方式。这需要通过对冷战时期中国战略决策的研究来厘清和 改变。 所谓中国的战略决策塑造了东亚冷战的形态,并不仅仅是指战略格局、战略环境 和大国的均势。冷战区别于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特征是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 斗争,它们都认为自己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并代表了世界的未来,所以都特别热衷于 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展自己的现代化模式,并不惜为此对外发动战争,进行侵略和干 涉。但是,它们能否如愿只部分取决于其权力,对主要国家来说,在很多情况下则取 决于其他国家政治精英的选择。历史的进程表明,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曾经有过 曲折。每一次重大决策不仅仅伴随着“联盟”与战争,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现代化 的路径,并因此对整个东亚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形成巨大的冲击,而这恰恰是中国影响 冷战进程的最深刻的方面。 历史研究本能地排斥简单的方法和单一的视角,更关注研究对象本身的独特性 重视偶然性和叙事的可读性。但是,从事历史研究并不意味着一定就同意并因循这种 本能,对研究问题的界定本身实际上就是在确定视角,只是因为比较粗放和边际不那 么清晰,才声称没有单一的视角。本文的叙述以回答上述两个层次的问题为主要目的 和主要线索,其过程必定会遗留诸多具体的或者是更大的问题。例如,这项研究涉及 两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即毛泽东和邓小平。他们是同一代人,有类似的政治经验,面临 同样的问题,并且都有异乎寻常的使命感,都想把中国建成世界一流的伟大国家。所 不同的是,两个人选择了非常不同的现代化路径,做出了不同的决定,包括选择不同的 ①这方面较负盛誉的成果可参见 Odd Arme Westad, The Global Cold War; Third World Interventions and the Making of Our Tim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2014 年第 6 期 同点,即都同中国领导人对冷战的战略态势及其对中国威胁的程度等问题的认知有 关。 前者被中国领导人认为是反击美国的侵略,后者被认为是反击苏联的扩张,而且 它们分别反映了中国在不同阶段的战略选择:前者是中苏同盟的产物,后者则同联美 抗苏直接相关。 在中印边境战争中,中国决策者也认为,印度在中印边界争端中的军 事挑衅行为,同美国和苏联的鼓励与支持有关。 毫无疑问,中国的战略选择对冷战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冷战造成了极为重大的影 响。 冷战是美苏之间的对抗,但其他角色尤其是中国的战略决策同样有力地影响了冷 战的进程,特别是塑造了东亚冷战的主要形态。 由此给后来者的提示是,中国实际上 在很多重大事态和历史关头,是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和塑造外部环境的空间的。 对所谓 历史必然性的笃信和官样的叙述严重限制了中国人的想象力和思想创造力,也造就了 一种宿命式的学术思维方式。 这需要通过对冷战时期中国战略决策的研究来厘清和 改变。 所谓中国的战略决策塑造了东亚冷战的形态,并不仅仅是指战略格局、战略环境 和大国的均势。 冷战区别于 20 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特征是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 斗争,它们都认为自己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并代表了世界的未来,所以都特别热衷于 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展自己的现代化模式,并不惜为此对外发动战争,进行侵略和干 涉。淤 但是,它们能否如愿只部分取决于其权力,对主要国家来说,在很多情况下则取 决于其他国家政治精英的选择。 历史的进程表明,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曾经有过 曲折。 每一次重大决策不仅仅伴随着“联盟冶与战争,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现代化 的路径,并因此对整个东亚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形成巨大的冲击,而这恰恰是中国影响 冷战进程的最深刻的方面。 历史研究本能地排斥简单的方法和单一的视角,更关注研究对象本身的独特性、 重视偶然性和叙事的可读性。 但是,从事历史研究并不意味着一定就同意并因循这种 本能,对研究问题的界定本身实际上就是在确定视角,只是因为比较粗放和边际不那 么清晰,才声称没有单一的视角。 本文的叙述以回答上述两个层次的问题为主要目的 和主要线索,其过程必定会遗留诸多具体的或者是更大的问题。 例如,这项研究涉及 两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即毛泽东和邓小平。 他们是同一代人,有类似的政治经验,面临 同样的问题,并且都有异乎寻常的使命感,都想把中国建成世界一流的伟大国家。 所 不同的是,两个人选择了非常不同的现代化路径,做出了不同的决定,包括选择不同的 ·73· 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 淤 这方面较负盛誉的成果可参见 Odd Arne Westad, The Global Cold War: Third World Interventions and the Making of Our Tim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