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李金乐等:单晶绪微切削温度场建模及实验分析 1501· 度,cm;a为切削厚度,cm;%为刀具前角,;B为 剪切角,;6为楔角,° 在切削变形过程中,将变形区看作热源,针对 图1切削传热模型,根据固体传热原理可建立如 公式(1)的切削传热方程. (+ (1) 01 其中,0为任意点M(x,y,)的温升,℃;1为时间, S;1为热导率,Jcms.℃;c为比热容,Jg.℃; Workpiece p为密度,gcm3, 为了简化计算,将三个热源作用下的温度场 困2剪切滑移面热源及镜向热源 分开独立计算,然后将温度叠加,由于微切削过程 Fig.2 Shear slip surface heat source and mirror heat source 中,刀具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摩擦较小,可忽略其 热源的影响,所以切削区任意点M的温度为 a=爱ek (3) 2a T=0s+0f+To (2) 式中,e为切屑流动速度,cms;v=vK,v为切削 其中,0,为剪切面热源作用下引起的温升,℃: 速度,cms;K=sin(计f)/sinB为切屑收缩系数.如 0为切屑与前刀面摩擦热源作用下引起的温升, 图1所示,B为剪切角,°;6为楔角,°;a为热扩散 ℃;To为环境温度,20℃. 率,cm2s;a=Jpc;X为任意点M在x轴上到dl的 边界条件假设: 距离,cm,且=x-x1,x为任意点M在动坐标系中 (1)切屑两侧面和上平面与空气对流换热,不 的坐标,x1为热源dl的动坐标系坐标;R为任一点 添加冷却液时,对流换热系数较小,故将其作为绝 M到dl的空间距离,cm,R=V(x-x)2+0y-y)P;4s 热边界处理: 为awdl的热源强度,Jcms;Ko()为修正的贝 (2)刀具前刀面与切屑下平面有热传导,根据 塞尔函数. 切削原理,刀具前刀面塑性变形产生的热量大部 根据经验公式四,切削过程中传入切屑内的热 分传入切屑,只有小部分进入工件,将传入切屑的 量Q。,J,如公式(4)所示,这些热量主要由两部分 热量作为热源强度,则此平面也作为绝热边界 组成,一部分是剪切变形带来的热量Q,:另一部 处理; 分是前刀面与切屑摩擦带来的热量Q,J:设”s、 (3)工件未加工表面与空气对流,由于不喷涂 r分别为Q、Q在Q。中所占的比例,则: 切削液时,对流换热系数较小,故将其也作为绝热 F2v Cc= (4) 边界处理 J Qs=Qens:Qr=Qcnt 2模型的计算 sinBI (5) 21剪切面滑移变形热源作用下的温度场 I=Ksin6+水=1-m 采用镜像热源法,对切屑的上下绝热面复映 其中,B1为摩擦角,23.7°;F2为切削力,N;J为热 两个镜像面热源AO2O2141、O42421O1,如图2所 功当量,gcm. 示.在宽度方向上,剪切面热源OO41对两侧绝热 由公式(4)~(5)可以得出,剪切面热源的强 面复映后,形成一个沿着OO1方向无限长的带状 度为; 热源,宽度为lcose,在此坐标系下,切屑只在x轴、 9sm 号0 (6 dw Jawl y轴方向有温升,而在:轴方向没有温度变化.因 而awdl窄带状的热源强度为: 此可将此三维问题转化为求二维热传导问题,将 剪切面热源分成无数个awd山的微小窄带状热源, 9s=qsmdl (7) 任意带状热源都以速度运动,热源强度为9s,根 故公式(3)可写为: 据移动线热源热传导2,对热源全长1进行积分可 do =9smdl e vVx2+Y2 2πA .K0 8 得剪切面热源作用下任意点的温升,如公式(3) 2aK度 ,cm;ac 为切削厚度,cm;γ0 为刀具前角,°;β 为 剪切角,°;δ 为楔角,°. 在切削变形过程中,将变形区看作热源,针对 图 1 切削传热模型,根据固体传热原理可建立如 公式(1)的切削传热方程. ρc ∂θ ∂t = λ ( ∂ 2 θ ∂x 2 + ∂ 2 θ ∂y 2 + ∂ 2 θ ∂z 2 ) (1) 其中,θ 为任意点 M(x,y,z)的温升,℃;t 为时间, s;λ 为热导率,J·cm−1·s−1 ·℃−1 ;c 为比热容,J·g−1 ·℃−1 ; ρ 为密度,g·cm−3 . 为了简化计算,将三个热源作用下的温度场 分开独立计算,然后将温度叠加,由于微切削过程 中,刀具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摩擦较小,可忽略其 热源的影响,所以切削区任意点 M 的温度为 T = θs +θf1 +T0 (2) 其中 , θs 为剪切面热源作用下引起的温升 ,℃ ; θf1 为切屑与前刀面摩擦热源作用下引起的温升, ℃;T0 为环境温度,20 ℃. 边界条件假设: (1)切屑两侧面和上平面与空气对流换热,不 添加冷却液时,对流换热系数较小,故将其作为绝 热边界处理; (2)刀具前刀面与切屑下平面有热传导,根据 切削原理,刀具前刀面塑性变形产生的热量大部 分传入切屑,只有小部分进入工件,将传入切屑的 热量作为热源强度,则此平面也作为绝热边界 处理; (3)工件未加工表面与空气对流,由于不喷涂 切削液时,对流换热系数较小,故将其也作为绝热 边界处理. 2    模型的计算 2.1    剪切面滑移变形热源作用下的温度场 采用镜像热源法,对切屑的上下绝热面复映 两个镜像面热 源 AO2O21A1、 OA2A21O1, 如 图 2 所 示. 在宽度方向上,剪切面热源 OO1A1 对两侧绝热 面复映后,形成一个沿着 OO1 方向无限长的带状 热源,宽度为 lcosε,在此坐标系下,切屑只在 x 轴、 y 轴方向有温升,而在 z 轴方向没有温度变化. 因 此可将此三维问题转化为求二维热传导问题,将 剪切面热源分成无数个 aw·dl 的微小窄带状热源, 任意带状热源都以速度 v0 运动,热源强度为 qs,根 据移动线热源热传导[21] ,对热源全长 l 进行积分可 得剪切面热源作用下任意点的温升,如公式(3). dθs = qs 2πλ · e − X(vc) 2a ·K0 [ R(−vc) 2a ] (3) R = √ (x− x1) 2 +(y−y1) 2 式中, vc 为切屑流动速度,cm·s−1 ;vc=v/K,v 为切削 速度,cm·s−1 ;K=sin(δ+β)/sinβ 为切屑收缩系数. 如 图 1 所示,β 为剪切角,°;δ 为楔角,°;a 为热扩散 率,cm2 ·s−1 ;a=λ/ρc;X 为任意点 M 在 x 轴上到 dl 的 距离,cm,且 X=x−x1,x 为任意点 M 在动坐标系中 的坐标,x1 为热源 dl 的动坐标系坐标;R 为任一点 M 到 dl 的空间距离,cm, ;qs 为 aw·dl 的热源强度,J·cm−1·s−1 ;K0 (u) 为修正的贝 塞尔函数. 根据经验公式[9] ,切削过程中传入切屑内的热 量 Qc,J,如公式(4)所示,这些热量主要由两部分 组成,一部分是剪切变形带来的热量 Qs,J;另一部 分是前刀面与切屑摩擦带来的热量 Qf, J;设 ηs、 ηf 分别为 Qs、Qf 在 Qc 中所占的比例,则: Qc = Fzv J (4)    Qs = Qcηs ;Qf = Qcηf ηf = sinβ1 Ksin(δ+β1) ;ηs = 1−ηf (5) 其中,β1 为摩擦角,23.7°; Fz 为切削力,N;J 为热 功当量,g·cm·J−1 . 由公式(4)~(5)可以得出,剪切面热源的强 度为; qsm = Qs awl = Fzvηs Jawl (6) 而 aw·dl 窄带状的热源强度为: qs = qsmdl (7) 故公式(3)可写为: dθs = qsmdl 2πλ · e − X(−v) 2aK ·K0   −v √ X2 +Y 2 2aK   (8) δ ac aw A1 dlcoaε ε lcoaε A2 M(x,y,z) A21 A O x z O1 y O2 O21 a0 Tool Workpiece 图 2    剪切滑移面热源及镜向热源 Fig.2    Shear slip surface heat source and mirror heat source 李金乐等: 单晶锗微切削温度场建模及实验分析 · 1501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