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等 (2)人为因素:受人工控制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2.数量变化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 3.研究意义 (1)防治有害动物 (2)保护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 (3)拯救和恢复瀕危动物种群 预习诊断 判断正误 (1)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界因素。() (2)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和下降等。() (3)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利于对有害动物的防治以及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4)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 (5)对于“S”型曲线,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与环境因素无关。() 答案(1)√(2)√(3)√(4)√(5) 解析(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是种群生存所需的资源和空间,还受气候、天 敌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4)在培养早期,外界环境对酵母菌的生存非常有利,食物、生 存空间无限,无天敌,因此早期可以看做是“J”型增长。(5种群的K值,即环境容纳量, 是某一特定环境下的种群最大数量,若环境改变,环境容纳量即随之改变。(1)自然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等。 (2)人为因素:受人工控制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2.数量变化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 3.研究意义 (1)防治有害动物。 (2)保护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 (3)拯救和恢复濒危动物种群。 判断正误: (1)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界因素。( ) (2)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和下降等。( ) (3)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利于对有害动物的防治以及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 (4)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 ) (5)对于“S”型曲线,同一种群的 K 值是固定不变的,与环境因素无关。( ) 答案 (1)√ (2)√ (3)√ (4)√ (5)× 解析 (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是种群生存所需的资源和空间,还受气候、天 敌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4)在培养早期,外界环境对酵母菌的生存非常有利,食物、生 存空间无限,无天敌,因此早期可以看做是“J”型增长。(5)种群的 K 值,即环境容纳量, 是某一特定环境下的种群最大数量,若环境改变,环境容纳量即随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