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D0I:10.13374/j.issn1001053x.2001.02.010 第23卷第2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Vol.23 No.2 2001年·4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Pr.2001 非等辊距平行压下矫直的计算机优化与仿真 井永水” 窦忠强) 1)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北京科技大学CAD中心,北京100083 摘要提出了非等辊距矫直的概念,并应用新的矫直理论对九辊矫直机非等辊距矫直方案 进行优化,通过计算机仿真来分析几种辊距排列方案的优劣及其特点. 关键词非等辊距矫直;优化:仿真 分类号TH161 非等辊距矫直是一项新的矫直技术,它融 压下量系数变化,即:4=K当4,=4,而+ 合了定辊距矫直和变辊距矫直技术的特点,使 其具有矫直质量高、矫直范围广、节省能源、控 时则有:。K=无K,所以 At p 制简单可靠、操作方便、非常易于实现等优点. K=停K (2) 这项新技术与传统矫直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 其中,下标1为未改变辊距时的数值,下标2为 在设计阶段即将矫直辊的辊距按一定的规律或 改变辊距后的数值,K为压下量系数: 比例布置,在使用过程中不再对其进行调整,而 k=6gi9-&) (3) 只是根据钢板的力学性能和物理参数中的变化 因素调整压下量,所以该项技术非常易于实现 式中,C。相对反弯曲率. 和控制 由式(2)可求得变辊距后的压下系数K,并 由式(3)用二分法求解方程根的方法求出相应的 它的特点是:各矫直辊的相对压下量相同, 而辊距不同.研究非等辊矫直方案的特点是,在 反弯曲率C。. 不同辊距的条件下,如何确定各矫直辊下的反 (2)在变辊距时确定各辊的零弯矩点偏移系 弯曲率及其零弯距点偏移系数. 数.在变辊距时,当辊距的变化量为△t时,则: X-2+4 (4) 1数学模型确定及对矫直辊的处理 在求得X之后,将其与相应的C代人下式, 即可确定出相应矫直辊的零弯距点偏移系数 11确定各矫直辊反弯曲率 9-3KC% 在本过程中采用标准辊距(即最小辊距)下 X=8K9C26c1-Ka) (5) 的反弯曲率作为自变量、 然后由下式计算出其反弯曲率: (1)第1根矫直辊和最后矫直的状态假设 Co2=KiCp (6) 由于第1根矫直辊和最后1矫直辊处没有产生 对于第2辊和倒数第2辊可用如图1所示 弯曲变形(相对变形曲率很小),因此,可仅作为 的虚拟状态来处理:t'=2(+△).图中,O,'为O, 一个支点考虑.在变辊距时,如果不考虑矫直偏 的虚拟辊;O为第1根或最后1根矫直辊 角和零弯距,点偏移的影响时,则可由()式确定 各矫辊的反弯曲率. 4=ai。-是) (1) 式中,t为上下两矫直辊之间的水平距离;P,为钢 0 板的极限弹性曲率半径,mm,C为第i辊的相 01 对反弯曲率。 在相同的压下量下,改变辊距引起了矫直 图1第2根和倒数第2根矫直棍处的钢板变形图 Fig.1 Figure of plant reform of the place No.2 and No.2 收稿日期20000902井永水男,50岁,硕士 from end roller第 卷 第 期 年 月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沁 ’ 非等辊距平行压下矫直的计算机优化与仿真 井永水 ” 窦忠强 ,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北京 匕京科技大学 中心 ,北京 摘 要 提 出了非等辊距矫直的概念 , 并应用新的矫直理论对九辊矫直机非等辊距矫直方案 进行优化 , 通过计算机仿真来分析几种辊距排列方案的优劣及其特点 关键词 非等辊距矫直 优化 仿真 分类号 非等辊距矫直是一项新 的矫直技术 , 它融 合了定辊距矫直和 变辊距矫直技术 的特点 , 使 其具有矫直质量高 、 矫直范 围广 、 节省能源 、 控 制简单可靠 、 操作方便 、 非 常易于实现等优点 这项新技术与传统矫直方法 的不 同之处在 于 在设计阶段 即将矫直辊 的辊距按一定 的规律或 比例布置 , 在使用 过程 中不再对其进行调整 , 而 只是根据钢板的力学性能和物理参数 中的变化 因素调整压下量 , 所 以该项技术非 常易于 实现 和控制 ‘ 刁 它的特点是 各矫直辊 的相对压下量相 同 , 而辊距不 同 研究非等辊矫直方案的特点是 , 在 不 同辊距 的条件下 , 如何确定各矫直辊下 的反 弯 曲率及其零弯距点偏移系数 一 , ,卜 月 尹 、 , 月 一 望上 广重 示 似父化 , 即 』 二厂入。 白 刁 刁 , 阴 宇 几 , 。 一 对 蜂 口」只叮旧 户八 士吮氏 月止门 以 一 中 其 中 , 下标 为未改 变辊距时的数值 , 下 标 改变辊距后 的数值 , 为压下量系数 为 、 。 、 入 。 二 不川 三万亡万 日, 一矛了 一几不, 气 、 ‘ 户 一 , 、 ‘ 户 ‘ 夕 , 式 中 , 相 对反 弯 曲率 由式 可求得变辊距后 的压下 系数 , 并 由式 用 二分法求解方程根的方法求 出相应 的 反弯曲率 在变辊距时确定各辊 的零弯矩点偏移系 数 在变辊距时 , 当辊距的变化量 为 △ 时 , 则 △ · △ 数学模型确定及对矫直辊的处理 确定各矫直辊反弯曲率 在本过程 中采用标准辊距 即最小辊距 下 的反弯曲率作为 自变量 第 根矫直辊和最后矫直的状态假设 由于第 根矫直辊和 最后 矫直辊处没有产生 弯 曲变形 相对变形 曲率很小 , 因此 , 可仅作为 一个支点考虑 在变辊距时 , 如果不考虑矫直偏 角和零弯距点偏移 的影 响时 , 则可 由 式确定 各矫辊 的反弯 曲率 , 、 ‘ 、 刁 万乞 一 券铲片 日 一扁 一 一居 一 一 协嵘 一 一 嵘 、 勺 式 中 , 为上下两矫直辊之间的水平距离 , 为钢 板 的极 限弹性 曲率半径 , , 为第 辊 的相 对反 弯 曲率 在相 同的压下量下 , 改变辊距引起 了矫直 在求得 之后 , 将其与相应的 代人下式 , 即可确定 出相应矫直辊 的零弯距点偏移系数 丽召潇等碗 ‘ 一 然后 由下式计算 出其反弯 曲率 凡 对 于第 辊 和 倒数第 辊 可用 如 图 所示 的虚拟状态来处理 扩 △ 图 中 , 为 口 的虚拟辊 口 , 为第 根或最后 根矫直辊 , 收稿 日期 刁 刁 井永水 男 , 岁 , 硕士 护 图 第 根和倒数 第 根矫直辊处的钢板变形 图 论 咭 肠 比 · · 介 ” DOI :10.13374/j .issn1001-053x.2001.02.010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