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食品安全标准概述 食品标准,主要是规定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 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食品标准是食品安全的底线。无论 标准高也好、低也罢,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关键是食品要符合标准,才不会影 响人的健康。目前,食品国际标准和分析方法主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法 典委员会(CAC)、国际卫生组织等发布。其中,CAC成立于1961年,由联合 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组建的政府间组织。截至2009年,CAC已制 定了8000多个国际食品标准、3274个农药残留限量、1005个食品添加剂的安 全评估等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发展现状 1980年代末,中国开始逐步颁布各类卫生标准和行业标准。在最近5年, 两部重量级法律才逐渐出台:2006年的《农产品质量法》和2009年的《食品 安全法》。中国的《标准化法》1989年开始实施,形势早已发生变化,标准化 法修订工作开展近十年,目前新法仍未出台。《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也明确规 定: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适时进行复审。根据《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标准复审周期一般 不超过5年。 我国与食品标准制定有关的部门有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涉 及的标委会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动物 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标准从计划到发布,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导致标准 制定周期长。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制订了不少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标准或者检测标准,但 是对于一些比较敏感、关注度高的标准制定工作还不能完善适应监管工作的需 要。此外我国现行的食品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 准四部分构成,数量众多,经常出现交叉重叠、相互冲突等问题,令执法部门 和企业无所适从。一直以来我国存在着两套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一套是食品 卫生标准,是按照食品安全法制定的,是卫生部行政执法的依据;另一套是食 品质量标准,是按照产品质量法制定的,是国家质检总局行政执法的依据。在 实际执行中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按照一套标准监督检査合格的食品,按照 另一套标准就有可能不合格。 2003年,卫生部在发布《全国食品标准2004-2005年发展计划》时指出, 我国的3400项食品标准总体水平偏低,部分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重要 标准短缺,标准的前期研究薄弱、实施状况较差,甚至强制性标准都得不到有食品安全标准概述 食品标准,主要是规定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 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食品标准是食品安全的底线。无论 标准高也好、低也罢,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关键是食品要符合标准,才不会影 响人的健康。目前,食品国际标准和分析方法主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法 典委员会(CAC)、国际卫生组织等发布。其中,CAC 成立于 1961 年,由联合 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组建的政府间组织。截至 2009 年,CAC 已制 定了 8000 多个国际食品标准、3274 个农药残留限量、1005 个食品添加剂的安 全评估等。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发展现状 1980 年代末,中国开始逐步颁布各类卫生标准和行业标准。在最近 5 年, 两部重量级法律才逐渐出台:2006 年的《农产品质量法》和 2009 年的《食品 安全法》。中国的《标准化法》1989 年开始实施,形势早已发生变化,标准化 法修订工作开展近十年,目前新法仍未出台。《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也明确规 定: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适时进行复审。根据《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标准复审周期一般 不超过 5 年。 我国与食品标准制定有关的部门有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涉 及的标委会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动物 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标准从计划到发布,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导致标准 制定周期长。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制订了不少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标准或者检测标准,但 是对于一些比较敏感、关注度高的标准制定工作还不能完善适应监管工作的需 要。此外我国现行的食品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 准四部分构成,数量众多,经常出现交叉重叠、相互冲突等问题,令执法部门 和企业无所适从。一直以来我国存在着两套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一套是食品 卫生标准,是按照食品安全法制定的,是卫生部行政执法的依据;另一套是食 品质量标准,是按照产品质量法制定的,是国家质检总局行政执法的依据。在 实际执行中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按照一套标准监督检查合格的食品,按照 另一套标准就有可能不合格。 2003 年,卫生部在发布《全国食品标准 2004-2005 年发展计划》时指出, 我国的 3400 项食品标准总体水平偏低,部分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重要 标准短缺,标准的前期研究薄弱、实施状况较差,甚至强制性标准都得不到有 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