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期 田志强等:含钒超细晶双相钢的细化机制 33. 马氏体双相区淬火等方法,但这些方法距离大 ℃·s的冷却速率缓冷到700℃后,以30℃·s的冷 规模工业生产较远·为了进一步使超细晶双相钢接 却速率进行快速冷却,冷却到250℃后进行300s的 近工业生产,本文对冷轧含钒超细晶双相钢进行了 过时效处理,然后冷却到室温.采用TC082E91-2 细化机制研究 型(100kN)试验机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试样采用 1实验材料和工艺方法 A50板样,测试方法依照GB斤228-2002标准. 普通金相侵蚀剂采用4%的硝酸乙醇溶液,彩色金 实验钢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实验用钢采用 相采用Lepera试剂(1%的NSO5水溶液和4% 40kg真空感应炉冶炼,浇俦成钢锭,将钢锭缓慢加 的苦味酸乙醇溶液按1:的比例进行混合)侵蚀, 热到设定温度后,热锻成45mm厚的锻坯,然后经热 图像处理、组织体积分数统计和晶粒尺寸测量采 轧得到厚度为3mm的钢板,热轧工艺如表2所示, 用mage-Pmo图像处理软件.彩色金相采用ZE ISS 然后经66.T%的总冷轧压下率使钢板减薄到1mm AX10显微镜观察,扫描显微组织采用LE0-1450 测定相变点的试样在锻坯上采用线切割切取中4mm× 型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析出物采用萃取复型的 10mm的圆柱,相变点测定实验采用德国DL805热 方法得到碳膜,然后利用EM-2010型高分辨电镜 膨张仪完成,通过测试得到钢的Aq温度为720℃, 进行观察 Ag温度为900℃,780℃保温冷却时奥氏体完全转 变为马氏体的临界冷却速率小于30℃·8.退火试 表1实验用钢化学成分 样采用线切割在1.0mm厚的冷轧板上切取,试样尺 Tabe I Chen ical camnposition of the tested steel % 寸为200mmX50mm,退火实验在G leeb le3500上进 Mn Si N 行,通过工艺优化得到了如下优化工艺:采用10℃· 0.1 2.00 0.30 0.10 0.0035 s的加热速度加热到780℃,保温90s然后采用10 表2实验钢热轧工艺 Tabk 2 Hot mlling pmcess of the tested steel 加热温度C 开轧温度C 终轧温度C 冷却方式 最终厚度hmm 1200 1100~1050 780-800 水冷到560~620℃后空冷 3.0 2实验结果 体,热轧板的抗拉强度为735MPa屈服强度为 450MPa延伸率为24%.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如 2.1热轧显微组织与性能 图2所示,具有铁素体十马氏体十贝氏体初始显微 热轧显微组织如图1所示,初始显微组织中包 组织的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连续屈服的 含76%的铁素体、10.8%的贝氏体和13.2%马氏 特点 a 10 um 图1热轧显微组织,(a)金相照片(灰色一铁素体,白色一马氏体,黑色一贝氏体):(b)扫描照片(M一马氏体,B一贝氏体,一铁素体 EF一等轴铁素体,DF一变形铁素体) Fig 1 Hot molling m icmostucture photogmphs (a)metallogmaph (gmay ferrites white-martensite black-bainite):(b)SEM metallogmaph (M- martensite B bainite F ferrite EF equiaxed ferrile DF defomed ferrite)第 1期 田志强等: 含钒超细晶双相钢的细化机制 马氏体 +双相区淬火 [9]等方法‚但这些方法距离大 规模工业生产较远.为了进一步使超细晶双相钢接 近工业生产‚本文对冷轧含钒超细晶双相钢进行了 细化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和工艺方法 实验钢的化学成分如表 1所示.实验用钢采用 40kg真空感应炉冶炼‚浇铸成钢锭‚将钢锭缓慢加 热到设定温度后‚热锻成45mm厚的锻坯‚然后经热 轧得到厚度为 3mm的钢板‚热轧工艺如表 2所示‚ 然后经 66∙7%的总冷轧压下率使钢板减薄到1mm. 测定相变点的试样在锻坯上采用线切割切取 ●4mm× 10mm的圆柱‚相变点测定实验采用德国 DIL805热 膨胀仪完成‚通过测试得到钢的 Ac1温度为 720℃‚ Ac3温度为 900℃‚780℃保温冷却时奥氏体完全转 变为马氏体的临界冷却速率小于 30℃·s —1.退火试 样采用线切割在1∙0mm厚的冷轧板上切取‚试样尺 寸为 200mm×50mm‚退火实验在 Gleeble3500上进 行‚通过工艺优化得到了如下优化工艺:采用 10℃· s —1的加热速度加热到780℃‚保温90s‚然后采用10 ℃·s —1的冷却速率缓冷到700℃后‚以 30℃·s —1的冷 却速率进行快速冷却‚冷却到 250℃后进行 300s的 过时效处理‚然后冷却到室温.采用 TC082E91--2 型 (100kN)试验机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试样采用 A50板样‚测试方法依照 GB/T228—2002标准. 普通金相侵蚀剂采用 4%的硝酸乙醇溶液‚彩色金 相采用 Lepera试剂 (1%的 Na2S2O5 水溶液和 4% 的苦味酸乙醇溶液按 1∶1的比例进行混合 )侵蚀‚ 图像处理、组织体积分数统计和晶粒尺寸测量采 用 Image--Pro图像处理软件.彩色金相采用 ZEISS AX10显微镜观察‚扫描显微组织采用 LEO--1450 型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析出物采用萃取复型的 方法得到碳膜‚然后利用 JEM--2010型高分辨电镜 进行观察. 表 1 实验用钢化学成分 Table1 Chemicalcompositionofthetestedsteel % C Mn Si V N 0∙1 2∙00 0∙30 0∙10 0∙0035 表 2 实验钢热轧工艺 Table2 Hotrollingprocessofthetestedsteel 加热温度/℃ 开轧温度/℃ 终轧温度/℃ 冷却方式 最终厚度/mm 1200 1100~1050 780~800 水冷到 560~620℃后空冷 3∙0 图 1 热轧显微组织.(a) 金相照片 (灰色—铁素体‚白色—马氏体‚黑色—贝氏体 );(b) 扫描照片 (M—马氏体‚B—贝氏体‚F—铁素体‚ EF—等轴铁素体‚DF—变形铁素体 ) Fig.1 Hotrollingmicrostructurephotographs:(a)metallograph(gray—ferrite;white—martensite;black—bainite);(b)SEMmetallograph(M— martensite;B—bainite;F—ferrite;EF—equiaxedferrite;DF—deformedferrite) 2 实验结果 2∙1 热轧显微组织与性能 热轧显微组织如图 1所示‚初始显微组织中包 含 76%的铁素体、10∙8%的贝氏体和 13∙2%马氏 体.热轧板的抗拉强度为 735MPa‚屈服强度为 450MPa‚延伸率为 24%.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如 图 2所示‚具有铁素体 +马氏体 +贝氏体初始显微 组织的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连续屈服的 特点. ·3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