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三、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新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刀 米本内容 17.4康普额效应 1、集普顿效应 康普顿和吴有训等人在1923年完成了x光辐射石墨的重要实验并且爱现了所谓的康普领效 应:散射线中障有与入射x射线波长入相同的财线外瑞利散射)还有比入射线被长更长的散射线 (康普顿敬射) 实验炳辣: 1)△之随般射角8的增大而增加,且新曲线的相对强度也增大。 2》△1与敏射物质,原波长入均无关 ·经奥理论无法解释康普顿效应: ·光子论对康普领效应的解释 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原子核的束缚比较微露,可以近制认为是自由的。入财光子将与静止的自由 电子发生醒撞。由于电子在碰撞过程中获得能量而光子失去部分能量,出射光的颜半将小于入射光 的频率,即散射光的被长将变长。 根据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可以推出康普顿效应波长改变的公式 从=8-名=2说m号 -=2.43×103nm,为康晋候波长 MC 例1在康背顿效位中,入射光的波长为3×10-3m,电子反冲的速度为0.6c,求散射光的 液长和散射角。 18.1德布罗意波 1、德布罗意假设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把光学中对波和粒子的描述应用于实物粒子上,假设一个质量 为m的实物粒子,以速度苹运动时,具有能量£和动量户,能量£与频率?,动量P与被 长无有关系 E=mei=hv P=用初= 2、德布罗意公式 按德布罗意波假设,一个作匀速运动的实物校子有一被与之联系,其被长为 PmD√2刚E 音子省造室电外度方迪相时地黄位上试为=品一小一☑ 粒子运动速度)<<时,其泼动性不明显,如:一颗质量m=10g:以速度D=300m的运 >7 三、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 基本内容 17.4 康普顿效应 1、康普顿效应 康普顿和吴有训等人在 1923 年完成了 x 光辐射石墨的重要实验并且发现了所谓的康普顿效 应: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 x 射线波长 0 相同的射线外(瑞利散射)还有比入射线波长更长的散射线 (康普顿散射) 实验规律: 1)  随散射角  的增大而增加,且新谱线的相对强度也增大。 2)  与散射物质、原波长 0 均无关 ·经典理论无法解释康普顿效应; ·光子论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 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原子核的束缚比较微弱,可以近似认为是自由的。入射光子将与静止的自由 电子发生碰撞。由于电子在碰撞过程中获得能量而光子失去部分能量,出射光的频率将小于入射光 的频率,即散射光的波长将变长。 根据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可以推出康普顿效应波长改变的公式 2 2 sin2 0        c 3 0 2.43 10    m c h c nm,为康普顿波长 例 1 在康普顿效应中,入射光的波长为 3×10-3 nm ,电子反冲的速度为 0.6c ,求散射光的 波长和散射角。 18.1 德布罗意波 1、 德布罗意假设 1924 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把光学中对波和粒子的描述应用于实物粒子上。假设一个质量 为 m 的实物粒子,以速度 v 运动时,具有能量 E 和动量 p ,能量 E 与频率  ,动量 p 与波 长  有关系 E  mc  h 2  h p  mv  2、德布罗意公式 按德布罗意波假设,一个作匀速运动的实物粒子有一波与之联系,其波长为 mEk h m h p h 2    v  当粒子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应考虑相对论效应,上式改为 2 2 0 c v v m v   1 h m h  粒子运动速度 v  c 时,其波动性不明显,如:一颗质量 m0 10 g,以速度 v  300 m/s 运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