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仔细研究这份政策,会发现政策所希望促进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的就业, 还包括国家的基础建设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国家并没有采取在富饶地区增 加工作岗位的方法,是希望高校毕业生离开发展潜力已经所剩无几的大城市, 能够加入到对国家的新一轮开发中去。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其实并不在于 工作岗位的稀缺,而在于高校毕业生往往会高不成低不就,希望能够在进入 社会后取得一份轻松、稳定而不错的收入,却最终由于竞争者过多而惨败, 然后又不愿意去地位收入比较低或者比较艰苦的岗位。国家出台的政策,正 是希望能引导有这种想法的毕业生。如果能够引导更多的高学历高技术人才 到有待开发的中西部地区,对国家将是一件好事 政策的实际实施情况 由于2009届毕业生目前尚未毕业,只是部分学生进行了签约,所以总 的效果还不够清晰,但是政策出台后,确实对学生毕业后就业取向产生了 定的影响 根据新浪网所转载的一篇报道,“今年北大毕业生愿意到石油、化工等 重点行业的多了,签约公务员、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的多了,愿意到西部 东北等地工作的多了,有志当村官去基层就业的多了”。 (新浪网,《09年北大毕业生半数落实就业去向》 htp/ edu. sina com.cnj/200903-10/1049166839.shm,来源《北京考试报》) 而根据另外一份网上的文摘,“团中央加大了对“大学生西部志愿计划” 的支持力度,免除志愿者大学期间的贷款;军队征兵加大了大学生入伍的比 例:许多地方政府提出了“保就业就是保企业”,通过对中小非公企业的扶 持,确保岗位的存活:大量“见习基地”应运而生,为毕业生们提供免费的 技能储备……这些措施,温暖着寒冬里的莘莘学子以及他们的家庭。” (新华网,《让大学生就业少承受一点附加的社会转型之痛》, htp/ news. xinhuanet. com/ employment/2009-02/09/ content10785179hm,来源:人民 日报) 但是也有消息,截止至2009年6月12日,610万高校毕业生中只有45% 已经有了就业签约(数据来源:新浪网)也就是说,在毕业前夕,仍然有半仔细研究这份政策,会发现政策所希望促进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的就业, 还包括国家的基础建设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国家并没有采取在富饶地区增 加工作岗位的方法,是希望高校毕业生离开发展潜力已经所剩无几的大城市, 能够加入到对国家的新一轮开发中去。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其实并不在于 工作岗位的稀缺,而在于高校毕业生往往会高不成低不就,希望能够在进入 社会后取得一份轻松、稳定而不错的收入,却最终由于竞争者过多而惨败, 然后又不愿意去地位收入比较低或者比较艰苦的岗位。国家出台的政策,正 是希望能引导有这种想法的毕业生。如果能够引导更多的高学历高技术人才 到有待开发的中西部地区,对国家将是一件好事。 三, 政策的实际实施情况 由于 2009 届毕业生目前尚未毕业,只是部分学生进行了签约,所以总 的效果还不够清晰,但是政策出台后,确实对学生毕业后就业取向产生了一 定的影响。 根据新浪网所转载的一篇报道,“今年北大毕业生愿意到石油、化工等 重点行业的多了,签约公务员、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的多了,愿意到西部、 东北等地工作的多了,有志当村官去基层就业的多了”。 ( 新 浪 网 ,《 09 年北大毕业生半数落实就业去向 》, http://edu.sina.com.cn/j/2009-03-10/1049166839.shtml,来源《北京考试报》) 而根据另外一份网上的文摘,“团中央加大了对“大学生西部志愿计划” 的支持力度,免除志愿者大学期间的贷款;军队征兵加大了大学生入伍的比 例;许多地方政府提出了“保就业就是保企业”,通过对中小非公企业的扶 持,确保岗位的存活;大量“见习基地”应运而生,为毕业生们提供免费的 技能储备……这些措施,温暖着寒冬里的莘莘学子以及他们的家庭。” (新华网,《让大 学生就 业少承受 一点附 加的社会 转型之 痛》, http://news.xinhuanet.com/employment/2009-02/09/content_10785179.htm,来源:人民 日报) 但是也有消息,截止至 2009 年 6 月 12 日,610 万高校毕业生中只有 45% 已经有了就业签约(数据来源:新浪网)也就是说,在毕业前夕,仍然有半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