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实际实施 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实行与效果 0518013数学与应用数学陈泽 ,问题的提出与已有的贡献 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大学生应届毕业人数在逐年上升。据教育部统计,2007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为500万,2008年这个数据提高了50万,为550万, 2009年将达到610万。大学生毕业后一小部分会选择深造,更大一部分则是选 择就业。作为涌入社会的新生力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所关心的,除 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外,每年国家政府都会出台一系列 政策,以帮助大学生就业。大众传媒与各大研究机构也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进 行一系列的关注与探讨。尽管每年国家出台的不同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 毕业与就业的矛盾,但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依然是众所周知的,2005年的“北 大才子卖猪肉”事件就已经凸显了这一问题。全国顶尖学校的学生都不得不选择 卖猪肉这种职业,更何况其他学校。而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超过了往 年,为历年最高,同时却又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带来的经 济增长放缓导致了就业压力增大,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全国上下所关注的 个重要问题。 在2008年,教育部人事部等五部共同宣布了五项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其内容包括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公务员加分、发放生活补贴等手段鼓励毕业生 去基层工作,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求所有高校都成立专门的就 业指导服务机构,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完善就业平谷体系,完善时间教学 体系等。同时由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改委、国资委5个部门 发起并在北京联合启动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希望通过整合岗位信息 和毕业生资源信息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劳动保障部也采取了一些举措以保 障大学生就业。2009年国家政府又出台了《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公告》,其内容包括鼓励高校毕业生去基层或中西部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 入伍,鼓励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
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实际实施 -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实行与效果 0518013 数学与应用数学 陈泽 一,问题的提出与已有的贡献 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大学生应届毕业人数在逐年上升。据教育部统计,2007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为 500 万,2008 年这个数据提高了 50 万,为 550 万, 2009 年将达到 610 万。大学生毕业后一小部分会选择深造,更大一部分则是选 择就业。作为涌入社会的新生力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所关心的,除 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外,每年国家政府都会出台一系列 政策,以帮助大学生就业。大众传媒与各大研究机构也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进 行一系列的关注与探讨。尽管每年国家出台的不同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 毕业与就业的矛盾,但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依然是众所周知的,2005 年的“北 大才子卖猪肉”事件就已经凸显了这一问题。全国顶尖学校的学生都不得不选择 卖猪肉这种职业,更何况其他学校。而 2009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超过了往 年,为历年最高,同时却又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带来的经 济增长放缓导致了就业压力增大,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全国上下所关注的 一个重要问题。 在 2008 年,教育部人事部等五部共同宣布了五项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其内容包括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公务员加分、发放生活补贴等手段鼓励毕业生 去基层工作,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求所有高校都成立专门的就 业指导服务机构,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完善就业平谷体系,完善时间教学 体系等。同时由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改委、国资委 5 个部门 发起并在北京联合启动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希望通过整合岗位信息 和毕业生资源信息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劳动保障部也采取了一些举措以保 障大学生就业。2009 年国家政府又出台了《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公告》,其内容包括鼓励高校毕业生去基层或中西部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 入伍,鼓励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
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等 国家政府出台的政策,其目的在于增加大学生就业率,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 素。但是每年由于各种原因,都会有一大批高校毕业生无法就业或者是不就业 而这批毕业生一旦加入到接下来的一年或者是更后面的年份的就业竞争中去,就 会给社会带来更加巨大的就业压力。一般来说,国家的政策,在照顾到应届毕业 生的同时,对往届毕业生是有所偏颇的。这种政策的实行有助于应届毕业生就业 同时也迫使毕业生尽量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工作,以避免出现成为往届生而失去社 会的某些帮助的情况。各个地方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则有着地区性保护的倾 向,外地学生虽然也能享受到某些保护,但是与本地人口相比还是不够的。另外, 由于某些原因,政策的出台与政策的实施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可能会出现一些 本文将通过对国家一系列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探讨,尝试寻找出国家政府 政策的制定与实际实施的效果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分析国家政府政策在制定 与实施中的不同
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等。 国家政府出台的政策,其目的在于增加大学生就业率,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 素。但是每年由于各种原因,都会有一大批高校毕业生无法就业或者是不就业, 而这批毕业生一旦加入到接下来的一年或者是更后面的年份的就业竞争中去,就 会给社会带来更加巨大的就业压力。一般来说,国家的政策,在照顾到应届毕业 生的同时,对往届毕业生是有所偏颇的。这种政策的实行有助于应届毕业生就业, 同时也迫使毕业生尽量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工作,以避免出现成为往届生而失去社 会的某些帮助的情况。各个地方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则有着地区性保护的倾 向,外地学生虽然也能享受到某些保护,但是与本地人口相比还是不够的。另外, 由于某些原因,政策的出台与政策的实施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可能会出现一些 本文将通过对国家一系列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探讨,尝试寻找出国家政府 政策的制定与实际实施的效果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分析国家政府政策在制定 与实施中的不同
,模型的建立 行动主体 国家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制定这一政策过程,行动主体主要 为国家政府(具体说就是国家政府下属的教育部、人事部等各个部门的官 员),各个社会分析研究机构以及大众传媒。国家政府部门根据国家的需求, 决定制定帮助髙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实际操作。由于这一问题是 国家的重大问题,没有人会对这种行为产生反对的想法,因此,研究机构和 大众传媒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在影响着实际出台的政策,但是这只是辅助性质 的,仅仅对国家政府的有关部分进行了一些合理性的建议,以及在政策实行 中进行了宣传与探讨。而最大的利益集团,也就是高校毕业生并未真正参与 到政策制定中去,或者将国家的稳定与富有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利益的话,整 个国家成为利益集团,从而参与指定了政策。 首先,在面临数百万国家公民离开学校,准备进入社会的时候,国家政 府作为对这个国家公民负责的机构,开始分析事情的利与弊。显然,数百万 人,那怕只有10%的人没有能够工作,也会产生几十万的无业人员,从而带 来极大的不安定因素。再考虑到高校学生都是由国家付出成本培养起来的, 从社会效益来说,也必须尽量将学生尽量投入到社会生产中去。因此,国家 政府有关部门开始着手帮助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即制定帮助高校 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从政府有关部门的首脑到普通行政人员,这一点是达成 了共识的。 而研究机构与大众传媒,出于对社会稳定的要求,同时也因为大规模的 就业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现象,因此需要对这个现象进行观察与研究。特 别的,作为国家的公民,即利益集团的一部分,他们也需要进行一些有益的 尝试。根据往年的数据对国家政府提出意见,通过宣传提高政策被了解的程 度,利用各种报道引导高校毕业学生走向就业,等等。相对于政府制定的政 策,他们更重要的在于政策的辅助实行方面 研究机构与大众传媒最重要的功劳,在于对国家政策进行宣传之后,可
二,模型的建立 一, 行动主体 国家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制定这一政策过程,行动主体主要 为国家政府(具体说就是国家政府下属的教育部、人事部等各个部门的官 员),各个社会分析研究机构以及大众传媒。国家政府部门根据国家的需求, 决定制定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实际操作。由于这一问题是 国家的重大问题,没有人会对这种行为产生反对的想法,因此,研究机构和 大众传媒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在影响着实际出台的政策,但是这只是辅助性质 的,仅仅对国家政府的有关部分进行了一些合理性的建议,以及在政策实行 中进行了宣传与探讨。而最大的利益集团,也就是高校毕业生并未真正参与 到政策制定中去,或者将国家的稳定与富有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利益的话,整 个国家成为利益集团,从而参与指定了政策。 首先,在面临数百万国家公民离开学校,准备进入社会的时候,国家政 府作为对这个国家公民负责的机构,开始分析事情的利与弊。显然,数百万 人,那怕只有 10%的人没有能够工作,也会产生几十万的无业人员,从而带 来极大的不安定因素。再考虑到高校学生都是由国家付出成本培养起来的, 从社会效益来说,也必须尽量将学生尽量投入到社会生产中去。因此,国家 政府有关部门开始着手帮助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即制定帮助高校 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从政府有关部门的首脑到普通行政人员,这一点是达成 了共识的。 而研究机构与大众传媒,出于对社会稳定的要求,同时也因为大规模的 就业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现象,因此需要对这个现象进行观察与研究。特 别的,作为国家的公民,即利益集团的一部分,他们也需要进行一些有益的 尝试。根据往年的数据对国家政府提出意见,通过宣传提高政策被了解的程 度,利用各种报道引导高校毕业学生走向就业,等等。相对于政府制定的政 策,他们更重要的在于政策的辅助实行方面。 研究机构与大众传媒最重要的功劳,在于对国家政策进行宣传之后,可
以迫使并督促底层政策执行人员执行政策。同样作为政策行为主体的一部 分,由于各种原因,政策的实际执行人员往往会在对政策的解读与操作上出 现不同程度的误差。部分这种问题可能已经在政策制定者的考虑范围内了, 因为,政策制定者在政策制定的时候并没有反对地方上的保护与对特殊学校 的优待,这本身也是政策底层执行者的权限,大众传媒往往也是默许的。但 是,出于个人原因上的一些渎职行为,比如宣称没有该类政策,并不实施政 策,或者在政策实施中进行故意的拖延或者滥用私权,又或者对政策的理解 出现了主观上的错误,这种行为是大众传媒所无法忍受的,研究机构也会提 出确实的报告以证明问题的存在 二,政策工具 在实施高校学生就业政策的时候,国家主要使用到了混合型的政策工 具,比如补贴,信息等。因为劳动虽然是个人的义务,但是其权利性导致 其不具有强烈的强制性。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选择在家依靠父母而不是 工作。但是,国家政府的目的是引导毕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手段包括了 对应届毕业生有着比往届毕业生更加优厚的条件和保障。另外,针对部分 并不想拘泥于已经存在的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国家特别制定了对高校毕业 生创业工作的保障,其中依然以补贴为主。部分省市,如上海等,还免费 对大学生创业工作进行风险评估与指导
以迫使并督促底层政策执行人员执行政策。同样作为政策行为主体的一部 分,由于各种原因,政策的实际执行人员往往会在对政策的解读与操作上出 现不同程度的误差。部分这种问题可能已经在政策制定者的考虑范围内了, 因为,政策制定者在政策制定的时候并没有反对地方上的保护与对特殊学校 的优待,这本身也是政策底层执行者的权限,大众传媒往往也是默许的。但 是,出于个人原因上的一些渎职行为,比如宣称没有该类政策,并不实施政 策,或者在政策实施中进行故意的拖延或者滥用私权,又或者对政策的理解 出现了主观上的错误,这种行为是大众传媒所无法忍受的,研究机构也会提 出确实的报告以证明问题的存在 二, 政策工具 在实施高校学生就业政策的时候,国家主要使用到了混合型的政策工 具,比如补贴,信息等。因为劳动虽然是个人的义务,但是其权利性导致 其不具有强烈的强制性。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选择在家依靠父母而不是 工作。但是,国家政府的目的是引导毕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手段包括了 对应届毕业生有着比往届毕业生更加优厚的条件和保障。另外,针对部分 并不想拘泥于已经存在的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国家特别制定了对高校毕业 生创业工作的保障,其中依然以补贴为主。部分省市,如上海等,还免费 对大学生创业工作进行风险评估与指导
,实际政策案例的分析 案例一: 2009年国家有关高校毕业学生的有关政策 首先援引《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中的一些条例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二)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 (三)积极聘用优秀髙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 (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五)强化对困难家庭髙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这只是一些大的条款,但是不难发现,这些政策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政策是诱导性的。政策上并不实际强求毕业生的去向,无论怎么办 都可以,但是国家有一些好的政策使得毕业生在寻找工作时有更大的可能去 寻求基层、中西部地区、部队等地方的岗位。在此之前,在大学生看来,这 些岗位是最后才会考虑的不得已的办法 2,政策的工具以混合型为主,特别是采用了补贴为主的方法。实际细 则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是进行生活补贴,代偿助学贷款,提高考研、考公务员 加分,有工作经验后再去某些岗位求职有优先录取权,以及在生活上的一些 便利等。 3,政策的方向偏向国家的薄弱环节。无论是开发中西部,成为高学历 士兵还是接受招聘参与大型科研项目,对大部分人来说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特别是那些有着优秀学历,又在富裕地区学习的学生,在当地找一份工作是 更好的选择。根据一份网上的调查数据,高达86%的学生期望自己在学校所 在地找到工作,希望在发达或较发达城市工作的学生则有62。4%。而国家的 这个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则可以引导高校学生进入他们并没有考虑的岗 位,同时也能够对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政策制定的原因与目标
三, 实际政策案例的分析 案例一: 一,2009 年国家有关高校毕业学生的有关政策 首先援引《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中的一些条例: (一)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二) 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 (三) 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 (四)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五) 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这只是一些大的条款,但是不难发现,这些政策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政策是诱导性的。政策上并不实际强求毕业生的去向,无论怎么办 都可以,但是国家有一些好的政策使得毕业生在寻找工作时有更大的可能去 寻求基层、中西部地区、部队等地方的岗位。在此之前,在大学生看来,这 些岗位是最后才会考虑的不得已的办法。 2, 政策的工具以混合型为主,特别是采用了补贴为主的方法。实际细 则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是进行生活补贴,代偿助学贷款,提高考研、考公务员 加分,有工作经验后再去某些岗位求职有优先录取权,以及在生活上的一些 便利等。 3, 政策的方向偏向国家的薄弱环节。无论是开发中西部,成为高学历 士兵还是接受招聘参与大型科研项目,对大部分人来说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特别是那些有着优秀学历,又在富裕地区学习的学生,在当地找一份工作是 更好的选择。根据一份网上的调查数据,高达 86%的学生期望自己在学校所 在地找到工作,希望在发达或较发达城市工作的学生则有 62。4%。而国家的 这个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则可以引导高校学生进入他们并没有考虑的岗 位,同时也能够对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二,政策制定的原因与目标
仔细研究这份政策,会发现政策所希望促进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的就业, 还包括国家的基础建设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国家并没有采取在富饶地区增 加工作岗位的方法,是希望高校毕业生离开发展潜力已经所剩无几的大城市, 能够加入到对国家的新一轮开发中去。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其实并不在于 工作岗位的稀缺,而在于高校毕业生往往会高不成低不就,希望能够在进入 社会后取得一份轻松、稳定而不错的收入,却最终由于竞争者过多而惨败, 然后又不愿意去地位收入比较低或者比较艰苦的岗位。国家出台的政策,正 是希望能引导有这种想法的毕业生。如果能够引导更多的高学历高技术人才 到有待开发的中西部地区,对国家将是一件好事 政策的实际实施情况 由于2009届毕业生目前尚未毕业,只是部分学生进行了签约,所以总 的效果还不够清晰,但是政策出台后,确实对学生毕业后就业取向产生了 定的影响 根据新浪网所转载的一篇报道,“今年北大毕业生愿意到石油、化工等 重点行业的多了,签约公务员、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的多了,愿意到西部 东北等地工作的多了,有志当村官去基层就业的多了”。 (新浪网,《09年北大毕业生半数落实就业去向》 htp/ edu. sina com.cnj/200903-10/1049166839.shm,来源《北京考试报》) 而根据另外一份网上的文摘,“团中央加大了对“大学生西部志愿计划” 的支持力度,免除志愿者大学期间的贷款;军队征兵加大了大学生入伍的比 例:许多地方政府提出了“保就业就是保企业”,通过对中小非公企业的扶 持,确保岗位的存活:大量“见习基地”应运而生,为毕业生们提供免费的 技能储备……这些措施,温暖着寒冬里的莘莘学子以及他们的家庭。” (新华网,《让大学生就业少承受一点附加的社会转型之痛》, htp/ news. xinhuanet. com/ employment/2009-02/09/ content10785179hm,来源:人民 日报) 但是也有消息,截止至2009年6月12日,610万高校毕业生中只有45% 已经有了就业签约(数据来源:新浪网)也就是说,在毕业前夕,仍然有半
仔细研究这份政策,会发现政策所希望促进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的就业, 还包括国家的基础建设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国家并没有采取在富饶地区增 加工作岗位的方法,是希望高校毕业生离开发展潜力已经所剩无几的大城市, 能够加入到对国家的新一轮开发中去。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其实并不在于 工作岗位的稀缺,而在于高校毕业生往往会高不成低不就,希望能够在进入 社会后取得一份轻松、稳定而不错的收入,却最终由于竞争者过多而惨败, 然后又不愿意去地位收入比较低或者比较艰苦的岗位。国家出台的政策,正 是希望能引导有这种想法的毕业生。如果能够引导更多的高学历高技术人才 到有待开发的中西部地区,对国家将是一件好事。 三, 政策的实际实施情况 由于 2009 届毕业生目前尚未毕业,只是部分学生进行了签约,所以总 的效果还不够清晰,但是政策出台后,确实对学生毕业后就业取向产生了一 定的影响。 根据新浪网所转载的一篇报道,“今年北大毕业生愿意到石油、化工等 重点行业的多了,签约公务员、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的多了,愿意到西部、 东北等地工作的多了,有志当村官去基层就业的多了”。 ( 新 浪 网 ,《 09 年北大毕业生半数落实就业去向 》, http://edu.sina.com.cn/j/2009-03-10/1049166839.shtml,来源《北京考试报》) 而根据另外一份网上的文摘,“团中央加大了对“大学生西部志愿计划” 的支持力度,免除志愿者大学期间的贷款;军队征兵加大了大学生入伍的比 例;许多地方政府提出了“保就业就是保企业”,通过对中小非公企业的扶 持,确保岗位的存活;大量“见习基地”应运而生,为毕业生们提供免费的 技能储备……这些措施,温暖着寒冬里的莘莘学子以及他们的家庭。” (新华网,《让大 学生就 业少承受 一点附 加的社会 转型之 痛》, http://news.xinhuanet.com/employment/2009-02/09/content_10785179.htm,来源:人民 日报) 但是也有消息,截止至 2009 年 6 月 12 日,610 万高校毕业生中只有 45% 已经有了就业签约(数据来源:新浪网)也就是说,在毕业前夕,仍然有半
数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处于没有工作去向的状态。而且,由于部分地区开“网 店”也算是就业,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就业率还要低 由于整个就业形势还不是很明朗,这些数据还无法说明政策的实际效 果,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现在的大学生相对于以前,更加的从经济利益角 度考虑自己的工作岗位。因此,这半数以上的未就业人群在生活的压力下最 终必然会有很大一部分选择接受国家政策所给予的支持,选择到中西部就业 或者是去基层等。可以预测,这部分人当中会有一部分在一定年限后重新求 职,此时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再加上国家的福利待遇,会更容 易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另一方面,在若干年后在中西部或者基层扎根的 高学历人才不但能够带来国家建设的繁荣,还可以逐渐的改变大学生的就业 倾向,使后来的学生不再只着眼于曾经的目标,而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金 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反而成了一个扭转人们观念的好机会。 四,高校毕业生对该政策的了解情况以及理解 上文中对政策效果的预测,是建立在政策得到切实贯彻的情况下的。但 是实际上,由于政策执行者的一些因素,以及在校高校的特殊性,部分政策 并没有确实的了解。部分人只知道“国家有政策”,部分人会说“政策可以搜 到”。尽管学校进行了“就业政策进校园”活动,但是真正能够去仔细听取专 家们意见的学生不过半数,部分人在听完后又仍然认为自己可以找到一份自 己满意的工作。直到自己一直无法找到工作,很多学生仍然是选择回家靠父 母或者是考研考公务员,在思想上无法摆脱对偏远地区的偏见是主要原因。 这种情况在发达城市户口的学生中尤为严重 五,小结 总的来说,2009年的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成效还不明显,金融危 机下的就业形势最终的走向还有待观察。但是,这确实是一个好的机遇,鼓 励高学历人才放弃办公室的梦想而走入新的岗位,国家制定的政策应当会有 一个不错的效果
数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处于没有工作去向的状态。而且,由于部分地区开“网 店”也算是就业,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就业率还要低。 由于整个就业形势还不是很明朗,这些数据还无法说明政策的实际效 果,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现在的大学生相对于以前,更加的从经济利益角 度考虑自己的工作岗位。因此,这半数以上的未就业人群在生活的压力下最 终必然会有很大一部分选择接受国家政策所给予的支持,选择到中西部就业 或者是去基层等。可以预测,这部分人当中会有一部分在一定年限后重新求 职,此时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再加上国家的福利待遇,会更容 易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另一方面,在若干年后在中西部或者基层扎根的 高学历人才不但能够带来国家建设的繁荣,还可以逐渐的改变大学生的就业 倾向,使后来的学生不再只着眼于曾经的目标,而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金 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反而成了一个扭转人们观念的好机会。 四, 高校毕业生对该政策的了解情况以及理解 上文中对政策效果的预测,是建立在政策得到切实贯彻的情况下的。但 是实际上,由于政策执行者的一些因素,以及在校高校的特殊性,部分政策 并没有确实的了解。部分人只知道“国家有政策”,部分人会说“政策可以搜 到”。尽管学校进行了“就业政策进校园”活动,但是真正能够去仔细听取专 家们意见的学生不过半数,部分人在听完后又仍然认为自己可以找到一份自 己满意的工作。直到自己一直无法找到工作,很多学生仍然是选择回家靠父 母或者是考研考公务员,在思想上无法摆脱对偏远地区的偏见是主要原因。 这种情况在发达城市户口的学生中尤为严重。 五,小结 总的来说,2009 年的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成效还不明显,金融危 机下的就业形势最终的走向还有待观察。但是,这确实是一个好的机遇,鼓 励高学历人才放弃办公室的梦想而走入新的岗位,国家制定的政策应当会有 一个不错的效果
案例二 作为参考比较,看一下2008年的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与效果。 ,2008年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鉴于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人事部等5部委共同宣布了5项措施,促 进大学生就业 措施一是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 公务员加分,生活费补贴等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 措施二是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 措施三是要求所有高校都必须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同时要将 就业指导课列入必选课。 措施四是完善就业工作评估体系,从明年起,在教学评估中突出对就业 状况的考察。 措施五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80%的学生毕业时要获得双证 书,也就是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最后,由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改委、国资委5个部 门发起并在北京联合启动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希望通过整合岗 位信息和毕业生资源信息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 ,政策的解读及与209年政策的比较 2008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一共有500万,比2007年同比增长了近20%, 也是有着相当严峻就业形势的一年。因此,国家也出台了专门的政策以缓解 巨大的就业压力。鼓励高学历人才参加基础建设是重要的手段,这说明了我 国就业人员分配上基层人员不够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然后,完善高校毕 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免除高校学生的后顾之忧。最后,为了帮助学生就业, 高校应当完善在校学生的就业辅导工作,包括就业指导,就业工作评估和时 间教学体系 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到来,国内的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因 此相对于2009年,2008年的就业压力要小的多。国家的政策主要还是以保
案例二 作为参考比较,看一下 2008 年的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与效果。 一,2008 年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鉴于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人事部等 5 部委共同宣布了 5 项措施,促 进大学生就业。 措施一是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 公务员加分,生活费补贴等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 措施二是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 措施三是要求所有高校都必须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同时要将 就业指导课列入必选课。 措施四是完善就业工作评估体系,从明年起,在教学评估中突出对就业 状况的考察。 措施五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 80%的学生毕业时要获得双证 书,也就是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最后,由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改委、国资委 5 个部 门发起并在北京联合启动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希望通过整合岗 位信息和毕业生资源信息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 二,政策的解读及与 2009 年政策的比较 2008 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一共有 500 万,比 2007 年同比增长了近 20%, 也是有着相当严峻就业形势的一年。因此,国家也出台了专门的政策以缓解 巨大的就业压力。鼓励高学历人才参加基础建设是重要的手段,这说明了我 国就业人员分配上基层人员不够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然后,完善高校毕 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免除高校学生的后顾之忧。最后,为了帮助学生就业, 高校应当完善在校学生的就业辅导工作,包括就业指导,就业工作评估和时 间教学体系。 由于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到来,国内的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因 此相对于 2009 年,2008 年的就业压力要小的多。国家的政策主要还是以保
障高校毕业生为主。相对于2009年各大企业裁员,2008年大学生相对满意 的工作岗位比较充足,因此政策的重点放在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上。对学生 就业的引导也仅限于基层,显然鼓励学生去中西部的政策不会得到很好的实 行。尽管同样是严峻的形势,但是没有金融危机的大背景,2008年的就业压 力要小多了 三,政策的实施情况 2008年大学毕业生在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6%,其中有33%为毕业后半 年内才签约。而剩下的14%,约73万人中,依然在找工作的有51万,5.5 万人虽然无业但是在准备考研或者准备留学,剩下的16万人则既没有工作 也没有求职或者求学的行为。(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总的来说,2008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还是很不错的。 四,小结 如果将类似的比例套到2009年中来的话,即在毕业前找到工作的学生 占找到工作总人数的66%,那么即使是乐观估计,2009届应届高校毕业生 就业率也只有70%左右。不过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会在毕业以后才可以入伍 或者是去中西部地区的情况,最终数字应该可以再提高一些,但是很难达到 80%。因此,2009年的就业情况很不乐观
障高校毕业生为主。相对于 2009 年各大企业裁员,2008 年大学生相对满意 的工作岗位比较充足,因此政策的重点放在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上。对学生 就业的引导也仅限于基层,显然鼓励学生去中西部的政策不会得到很好的实 行。尽管同样是严峻的形势,但是没有金融危机的大背景,2008 年的就业压 力要小多了。 三, 政策的实施情况 2008 年大学毕业生在半年后的就业率为 86%,其中有 33%为毕业后半 年内才签约。而剩下的 14%,约 73 万人中,依然在找工作的有 51 万,5.5 万人虽然无业但是在准备考研或者准备留学,剩下的 16 万人则既没有工作 也没有求职或者求学的行为。(数据来源:《2009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总的来说,2008 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还是很不错的。 四,小结 如果将类似的比例套到 2009 年中来的话,即在毕业前找到工作的学生 占找到工作总人数的 66%,那么即使是乐观估计,2009 届应届高校毕业生 就业率也只有 70%左右。不过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会在毕业以后才可以入伍 或者是去中西部地区的情况,最终数字应该可以再提高一些,但是很难达到 80%。因此,2009 年的就业情况很不乐观
四,结论与讨论 毫无疑问,2009年的就业问题是严重的,超过往年的应届毕业生与各 企事业单位的裁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逼迫求职者在更大的压力下求职 或者是选择看起来并不那么好的职位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在国内正面临预测中髙校 毕业生最高峰的两年的时候,国家必须寻求一个能够妥善安置高校毕业生的 方法。通过2008年与2009年国家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的比较可 以看出,不管是迫于压力还是抓住机会,国家政府的有关部门开始将目光放 到了以前所没有看到的地方,就是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去中西部甚至入伍。 政策的行动主体在两年间没有变化,但是由于背景条件的不同,利益集团发 生了明显的扩大,尤其是中国的中西部建设,如果政策真的能够很好的被实 施并取得良好成果的话,很有可能会开创一个对中国的教育与建设同样有着 深远影响的时代。从中也可以看出,优秀的政策制定者应当根据不同的条件 制定不同的政策,哪怕是危险的环境,也应当找到有利的一面并加以运用
四,结论与讨论 毫无疑问,2009 年的就业问题是严重的,超过往年的应届毕业生与各 企事业单位的裁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逼迫求职者在更大的压力下求职 或者是选择看起来并不那么好的职位。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在国内正面临预测中高校 毕业生最高峰的两年的时候,国家必须寻求一个能够妥善安置高校毕业生的 方法。通过 2008 年与 2009 年国家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的比较可 以看出,不管是迫于压力还是抓住机会,国家政府的有关部门开始将目光放 到了以前所没有看到的地方,就是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去中西部甚至入伍。 政策的行动主体在两年间没有变化,但是由于背景条件的不同,利益集团发 生了明显的扩大,尤其是中国的中西部建设,如果政策真的能够很好的被实 施并取得良好成果的话,很有可能会开创一个对中国的教育与建设同样有着 深远影响的时代。从中也可以看出,优秀的政策制定者应当根据不同的条件 制定不同的政策,哪怕是危险的环境,也应当找到有利的一面并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