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美国“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 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是近年来美 国最重要的人权立法之一,是自1983年 美国天主教会在核军备问题上发表和平 的挑战″主教牧函以来,美国宗教团体影 响本国外交政策的又一划界性事件
试析美国“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 “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是近年来美 国最重要的人权立法之一,是自1983年 美国天主教会在核军备问题上发表“和平 的挑战”主教牧函以来,美国宗教团体影 响本国外交政策的又一划界性事件
、立法背景 二、立法过程 三、实施状况 四、简短结语
一、立法背景 二、立法过程 三、实施状况 四、简短结语
美国传统的外交和人权政策一般并不特 别强调宗教问题。美国的宗教团体虽十分强 大,但其干预美国外交政策的实际影响却相 当有限和间接。这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宗教并非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关键要素 或变量 (2)各宗教团体有广泛活动议程 (3)各宗教团体缺乏共识 (4)缺乏必要的专业知 (5)持先知式的道德立场
美国传统的外交和人权政策一般并不特 别强调宗教问题。美国的宗教团体虽十分强 大,但其干预美国外交政策的实际影响却相 当有限和间接。这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宗教并非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关键要素 或变量 (2)各宗教团体有广泛活动议程 (3)各宗教团体缺乏共识 (4)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 (5)持先知式的道德立场
然而自冷战结束尤其是上世纪90年 代以来,所谓国际宗教自由在美国宗教 团体政治议程上的地位日见突出。其原 因 (1)作为后冾战时期唯一的超级大 国,美国不必更多顾及甚至超越地缘政 治因素而把所谓反宗教迫害问题作为其 外交政策的特别目标
然而自冷战结束尤其是上世纪90年 代以来,所谓国际宗教自由在美国宗教 团体政治议程上的地位日见突出。其原 因是: (1)作为后冷战时期唯一的超级大 国,美国不必更多顾及甚至超越地缘政 治因素而把所谓反宗教迫害问题作为其 外交政策的特别目标
(2)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地宗教呈 复兴趋势,政教冲突是宗教权力扩大的 代价。 (3)世界基督教的重心也发生了北华 球到南芈球的转移。20世纪末全世界基 督徒已有60%以上居住在北美和欧洲之 外
(2)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地宗教呈 复兴趋势,政教冲突是宗教权力扩大的 代价。 (3)世界基督教的重心也发生了北半 球到南半球的转移。20世纪末全世界基 督徒已有60%以上居住在北美和欧洲之 外
(4)推动所谓反宗教追害运动的宗 教势力主要是基督教福音派。基督教福 音派的崛起及其“政治觉醒",是近30年 来美国宗教和政治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 现象之一。基督教福音派或宗教右冀为 反宗教迫害″造势,其代表人物是迈克 尔霍罗威茨( Michael horowitz)和尼 娜·谢伊( Nina shea)
(4)推动所谓反宗教迫害运动的宗 教势力主要是基督教福音派。基督教福 音派的崛起及其“政治觉醒”,是近30年 来美国宗教和政治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 现象之一。基督教福音派或宗教右翼为 “反宗教迫害”造势,其代表人物是迈克 尔·霍罗威茨(Michael Horowitz)和尼 娜·谢伊(Nina Shea)
(5)基督教福音派或宗教右翼精明地选 择了国会作为其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斗争 舞台。一般来说,美国自由派教会擅长精 英游说,通常会走国务院路线,而保守 音派教会则擅长基层或草根动员,国会是 此种动员发生效力的理想之地。1994中期 选举共和党夺得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 后,“反宗教迫害″运动获得更多的政治资 源。宗教与政治右翼的合流,也是该运动 获得重大立法成果的原因
(5)基督教福音派或宗教右翼精明地选 择了国会作为其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斗争 舞台。一般来说,美国自由派教会擅长精 英游说,通常会走国务院路线,而保守福 音派教会则擅长基层或草根动员,国会是 此种动员发生效力的理想之地。1994中期 选举共和党夺得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 后,“反宗教迫害”运动获得更多的政治资 源。宗教与政治右翼的合流,也是该运动 获得重大立法成果的原因
分众议院阶段和参议院阶段
分众议院阶段和参议院阶段
众议院阶段:该项最初由霍罗威 茨起草的法案1997年5月在众议院由共 和党众议员弗兰克沃尔夫和参议员阿 伦·斯佩克特共同提出,故又称“沃尔夫 斯佩克特法"( the wolf- Specter b),即“众议院法案"( the house bill)
众议院阶段:该项最初由霍罗威 茨起草的法案1997年5月在众议院由共 和党众议员弗兰克·沃尔夫和参议员阿 伦·斯佩克特共同提出,故又称“沃尔夫-- 斯佩克特法”(the Wolf-Specter bill),即“众议院法案”(the House bill)
最初的〃沃尔夫-斯佩克特法"试图建 立在宗教自由问题上的行政首脑问责 制,完全依靠美国单方面的威胁和制裁 作为手段,被批评为“制裁法”和有”十字 军心态",遭到克林顿政府、企业界、自 由派教会和传统人权组织的反对,在共 和党内也引起是大公司劫持还是宗教右 翼绑架美国外交政策的争端。在规则上 要求形成由绝大多数成员支持的更广泛 共识的参议院前景不妙
最初的“沃尔夫--斯佩克特法”试图建 立在宗教自由问题上的行政首脑问责 制,完全依靠美国单方面的威胁和制裁 作为手段,被批评为“制裁法”和有“十字 军心态”,遭到克林顿政府、企业界、自 由派教会和传统人权组织的反对,在共 和党内也引起是大公司劫持还是宗教右 翼绑架美国外交政策的争端。在规则上 要求形成由绝大多数成员支持的更广泛 共识的参议院前景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