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尽管美国和东亚诸国对中国的相对实力下降,但在竞争和相斥的东亚二元力 量格局中,中美各自力量及其与地区其他国家的博弈关系,变为中国与美国及其 联盟体系之间的战略互动关系。美国依靠其地区军事联盟关系对东亚秩序的走向 发挥作用;同时,经济实力不断崛起的中国与美国及其盟国通过多边或双边规则 协调解决地区安全问题。凹相对实力衰落的美国,开始试图强化其亚太军事联盟 体系,利用其盟国力量,挑动其与中国的矛盾,推动并扩大制衡中国的区域安全 体系。美国不但通过双边手段加固与这些国家的联盟紧密度,而且在背后推动 其亚太盟友及准盟友之间军事关系的深化。四美国的联盟体系对中国的制衡可能 导致地区力量格局的天平进一步向美国倾斜,以致亚太地区权力结构更加失衡。 由于战略利益的变化,中美的互动关系在2009年之后出现重要调整,并由 此影响东亚地区公共利益的供求关系。安全和经济领域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竞争 和矛盾使既有东亚安全秩序面临内在的不稳定性。中国的迅速崛起和在东亚地 区影响力的不断上升引起了美国战略上的制衡。一方面,随着美国做出一系列重 返亚洲的战略部署,国际社会和东亚地区国家对中美争夺地区主导权的预期不断 上升,对权力转移过程中可能引发冲突的担忧日益加深。國中美实力对比的变化 和美国从接触逐渐转向遏制的对华战略增加了东亚地区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 美国通过在一定程度上纵容和推动周边国家与中国之间深化矛盾的方式,刺激部 分东亚国家对美国提供的安全保护产生更强的现实需求。在美国力量的影响下 ]孙学峰、黄宇兴:“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演变”,《当代亚太》,2011年第1期,第5-34页。 2]朱锋:“奥巴马政府‘转身亚洲’战略与中美关系”,《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第4期,第1-7 页;唐彦林:“奥巴马政府‘巧实力’外交政策评析”,《当代亚太》,2010年第1期,第91-107页。 3]Richard Tanter. "The New American-led Security Architecture in the Asia Pacific: Binding Japan and australia, Containing china”, Japan Focu, March17,2007:孙茹:“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网络化及前景”, 《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4期,第39-50页 4刘丰:“安全预期、经济收益与东亚安全秩序”,《当代亚太》,2011年第3期,第5-25页。杨原 也认为,中美之间的竞争机制是为区域内小国提供安全保障的机会,并由此获得这些国家的支持。杨 原:“大国无战争时代霸权国与崛起国权力竞争的主要机制”,《当代亚太》,2011年第6期,第5~32页 杨原:“武力胁迫还是利益交换?——大国无战争时代大国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核心路径”,《外交评论》 011年第4期,第96-116页。 5 Douglas Lemke and Ronald L. Tammen,"Power Transition Theory and the Rise of China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 Vol 29, No 4. 2003. Pp 269-271: David Rapkin and William R. Thompson,"Power Transition, Challenge and the(Re) Emergence of China",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 Vol. 9. No 4, 2003. Pp315-342; Ronald L. Tammen and Jacek Kugler, " Power Transition and China-US Conflicts",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vol1,No1,2006,p35-55:高原明生:“日本视角下的中国崛起和东亚秩序”:金 炳局:“夹在崛起的中国与霸权主义的美国之间:韩国的‘防范战略’”,载朱锋、罗伯特·罗斯主編: 《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郑永年:“亚洲的安全困境与亚洲集体安 全体系建设”,《和平与发展》,201年第5期,第1-~5页 36 Intemational Economic review尽管美国和东亚诸国对中国的相对实力下降,但在竞争和相斥的东亚二元力 量格局中,中美各自力量及其与地区其他国家的博弈关系,变为中国与美国及其 联盟体系之间的战略互动关系。美国依靠其地区军事联盟关系对东亚秩序的走向 发挥作用;同时,经济实力不断崛起的中国与美国及其盟国通过多边或双边规则 协调解决地区安全问题。[1] 相对实力衰落的美国,开始试图强化其亚太军事联盟 体系,利用其盟国力量,挑动其与中国的矛盾,推动并扩大制衡中国的区域安全 体系。[2] 美国不但通过双边手段加固与这些国家的联盟紧密度,而且在背后推动 其亚太盟友及准盟友之间军事关系的深化。[3] 美国的联盟体系对中国的制衡可能 导致地区力量格局的天平进一步向美国倾斜,以致亚太地区权力结构更加失衡。 由于战略利益的变化,中美的互动关系在2009年之后出现重要调整,并由 此影响东亚地区公共利益的供求关系。安全和经济领域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竞争 和矛盾使既有东亚安全秩序面临内在的不稳定性。[4] 中国的迅速崛起和在东亚地 区影响力的不断上升引起了美国战略上的制衡。一方面,随着美国做出一系列重 返亚洲的战略部署,国际社会和东亚地区国家对中美争夺地区主导权的预期不断 上升,对权力转移过程中可能引发冲突的担忧日益加深。[5] 中美实力对比的变化 和美国从接触逐渐转向遏制的对华战略增加了东亚地区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 美国通过在一定程度上纵容和推动周边国家与中国之间深化矛盾的方式,刺激部 分东亚国家对美国提供的安全保护产生更强的现实需求。在美国力量的影响下, [1] 孙学峰、黄宇兴:“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演变”,《当代亚太》,2011年第1期,第5~34页。 [2] 朱锋:“奥巴马政府‘转身亚洲’战略与中美关系”,《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第4期,第1~7 页;唐彦林:“奥巴马政府‘巧实力’外交政策评析”,《当代亚太》,2010年第1期,第91~107页。 [3] Richard Tanter, “The New American–led Security Architecture in the Asia Pacific: Binding Japan and Australia, Containing China”, Japan Focus, March 17, 2007;孙茹:“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网络化及前景”, 《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4期,第39~50页。 [4] 刘丰:“安全预期、经济收益与东亚安全秩序”,《当代亚太》,2011年第3期,第5~25页。杨原 也认为,中美之间的竞争机制是为区域内小国提供安全保障的机会,并由此获得这些国家的支持。杨 原:“大国无战争时代霸权国与崛起国权力竞争的主要机制”,《当代亚太》,2011年第6期,第5~32页; 杨原:“武力胁迫还是利益交换?——大国无战争时代大国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核心路径”,《外交评论》, 2011年第4期,第96~116页。 [5] Douglas Lemke and Ronald L. Tammen, “Power Transition Theory and the Rise of China”,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 Vol.29, No.4, 2003, pp.269-271; David Rapkin and William R. Thompson, “Power Transition, Challenge and the (Re) Emergence of China”,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 Vol. 9, No.4, 2003, pp.315-342; Ronald L. Tammen and Jacek Kugler, “Power Transition and China-US Conflicts”,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Vol.1, No.1, 2006, pp.35-55;高原明生:“日本视角下的中国崛起和东亚秩序”;金 炳局:“夹在崛起的中国与霸权主义的美国之间:韩国的‘防范战略’”,载朱锋、罗伯特·罗斯主编: 《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郑永年:“亚洲的安全困境与亚洲集体安 全体系建设”,《和平与发展》,2011年第5期,第1~5页。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高 程 3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