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从哲学产生的条件可以看出,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它所反映的 内容也必然具有时代性,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 马克思赞同黑格尔的这个看法并进一步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因为在真正的亦即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哲学中,集中了“人民的最 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因此,尽管从形式看,哲学所使用的普遍概念和范畴具有 高度的抽象性,似乎远离现实,纯粹是哲学家在书斋中冥思苦想的产物,其实不然。所有哲 学家都生活在尘世中,他们的思想虽然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现实,但决不能脱离现实,脱离 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相反,真正有意义的超越只有在深刻把握现实的基础上才 有可能实现。 2.哲学思想的发展 人类的哲学思想从萌芽、形成,到现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状,形成了不同哲学的概念体系和发展道路。从古 代的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和作为西方哲学来源的希腊哲学,到近、现代哲学,产生了许多带 有本民族特点的哲学流派,但基本的派别有两个: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对立中还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断言,有某种 客观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或精神原则,由它外化或演化出整个现实世界。如中国 宋代程朱理学中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哲学中莱布尼茨的“单子”和黑格 尔的“绝对精神”,都被说成是这样的精神实体或原则。这其实,是把人类思维绝对化、神 秘化为某种先天性的“无人身的理性”,并据以演绎出自己的唯心主义体系。客观唯心主义 是用哲学语言装扮起来的宗教创世说。主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依存于人的主观意识,是 人的主观精神或意志的产物。宋代和明代的陆九渊、王守仁的“心学”,断言“宇宙便是吾 心,吾心便是宇宙”和“心外无物”,以及英国近代哲学家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 说法及其哲学体系,就是这方面的典型。现代西方哲学中,诸如唯意志论、生命哲学、现象 学、存在主义、实用主义和解释学等学派,实质上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不管是主观唯 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它们都否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都是违背实践、违背科学的 唯物主义作为与唯心主义相对立的一个基本的哲学派别,其总的理论立场是,坚持物质 对精神的根源性和意识对物质的派生性,即努力从物质世界本身来说明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 或变化、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实践与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哲学在其发展中也以不 同的形态出现。按其历史形态而言,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历史形态。与此相对应 辩证法思想的发展大体上也经历了古代朴素的辩证法、近代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 法、现代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三种历史形态。 第一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这种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存在 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世界的物质本原理解 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例如,公元前7—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 物的本原,后来的赫拉克利特又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 物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构成的。其中,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关于万物都由微 小的、不可分的原子所构成的原子论,代表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古代的唯物主 义坚持了世界物质性的正确立场,但缺乏科学的论证带有猜测的成分。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的思想中往往交织着辩证法的思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处于某种程度的自发结合的状态。被 列宁称作辩证法奠基人的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 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被 列宁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在把“五行”当作世从哲学产生的条件可以看出,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它所反映的 内容也必然具有时代性,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 马克思赞同黑格尔的这个看法并进一步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因为在真正的亦即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哲学中,集中了“人民的最 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因此,尽管从形式看,哲学所使用的普遍概念和范畴具有 高度的抽象性,似乎远离现实,纯粹是哲学家在书斋中冥思苦想的产物,其实不然。所有哲 学家都生活在尘世中,他们的思想虽然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现实,但决不能脱离现实,脱离 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相反,真正有意义的超越只有在深刻把握现实的基础上才 有可能实现。 2.哲学思想的发展 人类的哲学思想从萌芽、形成,到现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状,形成了不同哲学的概念体系和发展道路。从古 代的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和作为西方哲学来源的希腊哲学,到近、现代哲学,产生了许多带 有本民族特点的哲学流派,但基本的派别有两个: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对立中还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断言,有某种 客观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或精神原则,由它外化或演化出整个现实世界。如中国 宋代程朱理学中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哲学中莱布尼茨的“单子”和黑格 尔的“绝对精神”,都被说成是这样的精神实体或原则。这其实,是把人类思维绝对化、神 秘化为某种先天性的“无人身的理性”,并据以演绎出自己的唯心主义体系。客观唯心主义 是用哲学语言装扮起来的宗教创世说。主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依存于人的主观意识,是 人的主观精神或意志的产物。宋代和明代的陆九渊、王守仁的“心学”,断言“宇宙便是吾 心,吾心便是宇宙”和“心外无物”,以及英国近代哲学家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 说法及其哲学体系,就是这方面的典型。现代西方哲学中,诸如唯意志论、生命哲学、现象 学、存在主义、实用主义和解释学等学派,实质上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不管是主观唯 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它们都否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都是违背实践、违背科学的。 唯物主义作为与唯心主义相对立的一个基本的哲学派别,其总的理论立场是,坚持物质 对精神的根源性和意识对物质的派生性,即努力从物质世界本身来说明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 或变化、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实践与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哲学在其发展中也以不 同的形态出现。按其历史形态而言,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历史形态。与此相对应, 辩证法思想的发展大体上也经历了古代朴素的辩证法、近代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 法、现代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三种历史形态。 第一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这种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存在 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世界的物质本原理解 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例如,公元前 7—6 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 物的本原,后来的赫拉克利特又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 物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构成的。其中,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关于万物都由微 小的、不可分的原子所构成的原子论,代表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古代的唯物主 义坚持了世界物质性的正确立场,但缺乏科学的论证带有猜测的成分。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的思想中往往交织着辩证法的思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处于某种程度的自发结合的状态。被 列宁称作辩证法奠基人的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 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被 列宁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在把“五行”当作世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