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廉价货币政策及其经济后果 文章提交者:帅勇 发表时间:2003-12-08 货币理论中的若干观念 前面的所有章节都是关于货币更粗中的内容,在写作衬程中,作者大部分精力都生中王 如何忠实地反映史实,即使偶有评论,也极为谨慎,力求不影响读者对各位货币理论家原 的理解。但是在 章中,作者不揣冒昧,打算阐述 下自己对经济学和货币理论的一些 考和体会,之所以这么做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回答看过上述文字的朋友们经常问作者的一 问题:既然“经济学是一门致用的科学”,那么,研究货币思想史到底有什么用呢?由于在 前面两篇中,作者认为己经基本上完成了在导言中为自己订下的目标,即对货币思想和货币 理论研究方法的探讨,这一部分谈的却是这项研究的现实意义,实际上已经离题了,所以作 者称之为“补遗 首先作者要对“经济学是一门致用的科学”(作者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源自何处,如果没 有记错的话,陈岱孙教授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成立大会上曾经说过这句话)这句 话本身谈一点看法。 经济学到底是不是一门科学呢?这是一个很老的话颗,也很难说得清楚。记得罗素曾将 所有的学科分为三类,认为最具确定性的是科学,最缺乏确定性,虚无缥缈的是神学,而介 乎这两者之间的便是哲学。读过一些经济思想史著作的人都知道经济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米 的。其实,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科学都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比如物理学。但是作者 认为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家们的努力并没有将经济学像其他科学一样从哲学中完全独立出 来,因为经济学中的很多问题到目前为止还不象物理学一样能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这也是 经济学中为什么存在那么多争论的根本原因。所以,如果从是否具有足够的确定性这个角度 来说 经济学还是哲学 而没有变成 门独立的科学 那么经济学是“致用”的吗?首先,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事实上没有哪一门学科不是致 用的:但是,就作者对这句话的理解,这里的所谓“致用”有更为具体的意思,那就是认为 经济学要“经国济民”,应该为经济政策服务,要具有可操作性。对于这一点作者不政苟同 作者认为虽然经济学有可能对制定经政策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并不是研究经济学的目的, 经济学也不应该以此为目的 那么为什么要研究经济学呢?换句话说,研究经济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研究哲学的意义。罗素在《哲学问题中》中给出过这方面的提示:他 认为哲学并不像物理科学一样能够通过各种发明创造对整个人类产生影响,其影响仅限于哲 学学者,哲学对别人的影响只是通过对学习哲学的人的生活产生影响之后,间接地对他周围 的人们发生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哲学起作用的方式不是向人们施加一种有形的外部压力, 而只是通过影响和改变人们生活中的某些观念,从而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作用。作者认为,经 济学既然是哲学,其起作用的方式也只能通过传播和强化某种观念,并通过这种观念来影响 人们的经济行为。 经济学中最重要的观念是什么?那就是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信仰。其实,这一观 在经济学出现之前就己经存在了一百年,从约翰·洛克的《论宽容》(1689年)到亚当·斯 密的《国富论》(1776年), 其间经历了众多弘,扬古典自由 义的思想家们的努 (如孟德 斯鸠、杜尔阁和伏尔泰等),随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极具人性化的口号向人们展示的就是这个 观念,革命胜利之后自由主义实际上己经深入人心。但是即便在这时,人们对这个观念也只 是感性的认同,启蒙思想家们的著作也只是一些人性思索的结果,而经济学的作用就是让这 廉价货币政策及其经济后果 文章提交者: 帅勇 发表时间:2003-12-08 货币理论中的若干观念 前面的所有章节都是关于货币思想史的内容,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大部分精力都集中于 如何忠实地反映史实,即使偶有评论,也极为谨慎,力求不影响读者对各位货币理论家原著 的理解。但是在这一章中,作者不揣冒昧,打算阐述一下自己对经济学和货币理论的一些思 考和体会,之所以这么做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回答看过上述文字的朋友们经常问作者的一个 问题:既然“经济学是一门致用的科学”,那么,研究货币思想史到底有什么用呢?由于在 前面两篇中,作者认为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在导言中为自己订下的目标,即对货币思想和货币 理论研究方法的探讨,这一部分谈的却是这项研究的现实意义,实际上已经离题了,所以作 者称之为“补遗”。 首先作者要对“经济学是一门致用的科学”(作者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源自何处,如果没 有记错的话,陈岱孙教授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成立大会上曾经说过这句话)这句 话本身谈一点看法。 经济学到底是不是一门科学呢?这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也很难说得清楚。记得罗素曾将 所有的学科分为三类,认为最具确定性的是科学,最缺乏确定性,虚无缥缈的是神学,而介 乎这两者之间的便是哲学。读过一些经济思想史著作的人都知道经济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的。其实,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科学都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比如物理学。但是作者 认为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家们的努力并没有将经济学像其他科学一样从哲学中完全独立出 来,因为经济学中的很多问题到目前为止还不象物理学一样能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这也是 经济学中为什么存在那么多争论的根本原因。所以,如果从是否具有足够的确定性这个角度 来说,经济学还是哲学,而没有变成一门独立的科学。 那么经济学是“致用”的吗?首先,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事实上没有哪一门学科不是致 用的;但是,就作者对这句话的理解,这里的所谓“致用”有更为具体的意思,那就是认为 经济学要“经国济民”,应该为经济政策服务,要具有可操作性。对于这一点作者不敢苟同, 作者认为虽然经济学有可能对制定经政策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并不是研究经济学的目的, 经济学也不应该以此为目的。 那么为什么要研究经济学呢?换句话说,研究经济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研究哲学的意义。罗素在《哲学问题中》中给出过这方面的提示:他 认为哲学并不像物理科学一样能够通过各种发明创造对整个人类产生影响,其影响仅限于哲 学学者,哲学对别人的影响只是通过对学习哲学的人的生活产生影响之后,间接地对他周围 的人们发生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哲学起作用的方式不是向人们施加一种有形的外部压力, 而只是通过影响和改变人们生活中的某些观念,从而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作用。作者认为,经 济学既然是哲学,其起作用的方式也只能通过传播和强化某种观念,并通过这种观念来影响 人们的经济行为。 经济学中最重要的观念是什么?那就是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信仰。其实,这一观念 在经济学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一百年,从约翰·洛克的《论宽容》(1689 年)到亚当·斯 密的《国富论》(1776 年),其间经历了众多弘扬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家们的努力(如孟德 斯鸠、杜尔阁和伏尔泰等),随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极具人性化的口号向人们展示的就是这个 观念,革命胜利之后自由主义实际上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即便在这时,人们对这个观念也只 是感性的认同,启蒙思想家们的著作也只是一些人性思索的结果,而经济学的作用就是让这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