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二节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理论基础是位移法,解题方法是渐进法。 杆端M的正负和位移法相同 1、转动刚度(劲度系数)S:不同杆件对于杆端转动的抵抗能力是不同的。杆件AB的 A端(或称近端)产生单位转角时,A端所需施加的力矩值 与杆件线刚度I及远端支承条件有关 远端为固定支座:S=4i 铰支座:S=3 定向支座:SA=i 自由端:SA=0 注:将A端看成可转动不可移动的刚结点,SAB就代表当刚结点产生单位转角时杆端A 引起的杆端弯矩。 2、传递系数C:当杆件AB仅在A端有转角时,引起B端的弯矩MBA称为传递弯矩 远端为固定支座:CAB=1/2 铰支座、自由端:C=0 定向支座:CAB 3、弯矩分配系数u:只有一个结点角位移,且在相应结点作用作用一个外力偶的超静定 基本未知量Z1 转角位移方程: 位移法基本方程: 求Z→各杆端弯矩:近端e、远端f →M图 MAB=3i8Z1=SB.Z1 MAC=iCZ1=ScZi Mn =4inzi=sn.z 根据平衡条件 MaBtMac+MAD=M S M ss, M Map Sos 注:1、M将汇交于A结点各杆的转动刚度的比例分配给各杆的A端,转动刚度越大, 所承担的弯矩越大。第二节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理论基础是位移法,解题方法是渐进法。 杆端 M 的正负和位移法相同。 1、转动刚度(劲度系数)S:不同杆件对于杆端转动的抵抗能力是不同的。杆件 AB 的 A 端(或称近端)产生单位转角时,A 端所需施加的力矩值 与杆件线刚度 I 及远端支承条件有关: 远端为固定支座: S i AB = 4 铰支座: S i AB = 3 定向支座: S i AB = 自由端: SAB = 0 注:将 A 端看成可转动不可移动的刚结点,SAB 就代表当刚结点产生单位转角时杆端 A 引起的杆端弯矩。 2、传递系数 C:当杆件 AB 仅在 A 端有转角时,引起 B 端的弯矩 MBA 称为传递弯矩。 AB BA AB M M C = 远端为固定支座: CAB =1/ 2 铰支座、自由端: CAB = 0 定向支座: CAB = −1 MBA CAB MAB = . 3、弯矩分配系数 u:只有一个结点角位移,且在相应结点作用作用一个外力偶的超静定 结构 (E) 基本未知量 Z1 转角位移方程: 位移法基本方程: 求 Z1各杆端弯矩:近端 e、远端 f M 图 1 1 MAB = 3iAB.Z = SAB.Z 1 1 M AC = iAC .Z = S AC .Z 1 1 MAD = 4iAD.Z = SAD.Z 根据平衡条件: M AB+M AC+M AD =M S Aj Z = M 1 M S S M Aj AB AB  = M S S M Aj AD AD  = M S S M Aj AC AC  = 注:1、M 将汇交于 A 结点各杆的转动刚度的比例分配给各杆的 A 端,转动刚度越大, 所承担的弯矩越大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