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可见,当法的安定性被绝对地置于首位,即便法律不善也不能动摇安定性,那么法律就将失去了它的目 的,而这是不能被容忍的。 3.“恶法亦法”的法律实证主义内核,被纳粹加以利用,使得陷入深重灾难的人们在经历战争的痛 苦后,掀起了万夫所指的反抗。相应地,那种先验的从基础规范出发的纯粹法律正被逐步否弃,任何延续 命令之类的字眼都会被敏感地扣上不合理的帽子。所以,本案如果宣告告密者无罪,只会推波助澜地更大 挑动这根敏感的神经。 (三)推出新法溯及惩罚告密者 1.发布一个溯及既往的新法来惩治告密,这是哈特方案。他认为,虽然让法律溯及既往,有违良法 之治原则,不过,总比放纵更大的邪恶要好,它至少体现一种惩罚的坦率。 2.一个溯及既往的新法,隐含的前提是否决了告密者所依据的纳粹法的效力,只是它回避了为何否 决纳粹法,所以更像是一种胜利者的话语霸权。纽伦堡审判采用了这一立场,四国联盟根据战后新颁布的 犯有战争罪、反和平罪和反人道罪的第10号法令,溯及既往严厉追诉战犯们在战争期间的罪行。 3.不过,此举一直被法统积淀深厚的德国人视为是空前的趾辱。虽然他们也认为那些战犯罪有应得 但四国联盟以凌驾于整个德国之上的胜利者姿态,决然推出新法追溯犯罪,破坏了法律的安定性,实难 让人信服。于是,德国民众对新法内容的指责,以及对新法起草者也是审判者的质疑,此起彼伏,让原来 意在通过公审对德国人施以教育的功能大打折扣。 4.一旦把针对纳粹高级战犯的具有溯及力的新法,推及适用到类似告密者的案例中,只会在德国民 众中引起更多的负面效应。虽然德国民众期待撕下纳粹法这块为纳粹暴行掩护的“遮羞布”,但不期待胜 利者借助强权推出更多的含有政治意义的新法,使得本就声名狼藉的德国司法再次被蒙上政治化的阴影 沦为新的政治工具,彻底丧失司法独立的形象。因此,用溯及既往的新法惩罚告密者不足取。 (四)根据战前旧法判决告密者 1.陷入反思的战后德国法官们常常扪心自问,为何他们过去面对纳粹暴政时会产生集体的失语。无 疑,司法扈从纳粹的不独立,就是症结所在。为洗涮恶名,他们急待重塑“去政治化”的司法权威。他们 抛弃恶的纳粹法,并且认为战胜国悬在他们头上的政治意味的新法也不可取。 2.于是,他们的日光转向纳粹之前的德国旧法体系。不过,此案中旧法如何规定不是最重要的,法 官是否能从法律论证上抛开行为人所依据的纳粹法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绕开了形式理性优先的法律思 维,采取了价值理性的临界思维。 3.告密者案件所涉及的纳粹法,只是旨在惩罚“有害言论”,而未严令让人积极实施。于是,(1) 该案二审先认定了相关纳粹法的合法性。据此,那名依法审判的军事法庭法官被维持一审无罪。(2)但对 告密者,二审认为她是在依据纳粹法没有告密义务的情况下,仍以一个不道德的动机,主动告发纯属家 庭隐私的所谓“有害言论”,以及积极出庭作证,置他人于死地,实际上助长了纳粹法的实施,显然不 道德而应受惩罚。因此,二审抛开象征形式理性的已被认定为合法的纳粹相关法,沿着临界的价值理性思 路,认为告密者恶意借助纳粹法的严重不道德程度,已让告密行为失去了合法性,故而可依据纳粹之前 的非法剥夺他人自由罪规定,改判罪名成立。 4.然而,如果这个二审改判能够成为一个判例,那么就等于说,出于不道德的动机去告发他人的杀 人、放火之类的犯罪行为,也将很可能被宣告有罪。更何况,因为该案中对纳粹法的有效认定,甚至让这 一裁判规则还可以被放大到哪怕不是纳粹法律体系的所有援引德国法的法律论证过程里。这是明显错误的 二、 哈特与拉德布鲁赫的方案 四个方案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德国告密者困境”。不过,围绕这一困境的论战 主要是在后面两种立场之间展开。让我们来比较拉德布鲁赫方案以及与之殊途同归的哈特方案,。 (一)拉德布鲁赫方案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