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十二章诗歌创作 “归来者”的诗 在70年代末期重新活跃起来的诗坛上,一批于50年代被迫中断诗歌写作的老诗人 显示出了旺盛的创作力。这些诗人包括艾青、公刘、昌耀、邵燕祥等在50年代的反右运动 中被打倒的诗人,包括1955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的罹难者,如牛汉、曾卓、绿原等,也 包括那些不被当代文学“规范”认可而陆续在50年代从诗界消失的诗人,如郑敏、辛笛等。 他们在时隔20多年之后重新获得了写作和发表作品的权利,他们的一些作品如艾青的诗集 《归来的歌》,流沙河的诗《归来》等,也写到了“归来”这一主题。评论界将这些诗称为 “归来者”的诗。他们普遍地将遭受的磨难、挫折投射在诗歌写作中,并试图重新接续、发 展曾被阻断的美学理想和诗歌方式。这些诗呈现一些共同的特征,如个人心理情绪的“自白” 性质,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对于社会人生理想的坚持和直接抒写感情的 诗歌表达方式。但在不同的诗人那里,由于不同的艺术个性、关注重点,诗歌创作状况又 尽相同。 艾青(1910—)80年代出版的诗集有《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等。与50 年代前期的诗作相比,在个人体验和情感表达的外部障碍方面有所突破,艺术方法的选择也 更为开阔。《鱼化石》、《失去的岁月》、《盆景》等表现了一种饱经忧患而洞察世情人生的姿 态,情感的表达为哲思所充实,语言、句式也趋于简洁凝练,这与当时“归来者”诗歌中普 遍存在的“自白”性质不尽相同。《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长诗,则延续了艾 青30-40年代提出的写作“大诗”的宏愿,试图从纵深的历史时间和开阔的空间范围上,来 把握民族乃至人类的历史过程。艾青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坚持他一贯主张的“写作自由” 的独立的诗歌精神。这种想象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实现,但受到诗人的创造力、精神强度、对 生命和语言的敏感等更严峻的问题的挑战,在80年代中期以后,创作活力明显减弱。牛汉、 郑敏、昌耀等诗人则在80年代后期和9年代,仍保持创作活力,并在艺术上有新的拓展 牛汉(1923—)的诗歌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鹰的诞生》、《半棵树》等带有传统 咏物诗表现方式的作品,作者所体验到的人生的创伤和痛苦,在创伤的“大自然”中寻找到 了构形和表达的形式。另一些作品如《悼念一棵枫树》等,则更注重悲剧性情绪的表达。郑 敏(1920—)1979年重新开始诗歌创作,但直到80年代中期以后,写作方式才发生重要 变化。她在组诗《诗人与死》、《心象》,短诗《晓荷》、《每当我走过这条小径》等中,表现 了对人的意识的幽深处的兴趣,由细致的感觉传达出平静的抒情格调和一种冥想的哲理氛 围。“黑夜”、“深夜”等是诗的重要意象,而“死亡”更成为她最关心的题材。昌耀(1934 的诗以青海为题材,讲述这块带有原始野性的荒漠,以及这个土地上生活的民族的奇 异感受。主要作品有长诗《慈航》、《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以及收 集在《昌耀抒情诗集》中的一些诗。他的诗歌意象的构成,一方面是高原的历史传说和神话 另方面是高原民族的世俗生活事件和细节,并形成了融合的状态。在“归来者”的诗中,公 刘在《为灵魂辩护》、《哦,大森林》等中表现的社会批判主题和“大哭大笑”的宣泄方式, 邵燕祥在长篇组诗《五十弦》中对情感体验中细致幽微面的把握,在《愤怒的蟋蟀》等中表 现现实问题的激愤和炽热,以及蔡其矫、流沙河、曾卓、黄永玉等的诗篇,都显示了这个诗 人群体的创作实绩。 朦胧诗”运动 70年代末开始,北岛、舒婷、杨炼、顾城等在文革中就开始写诗的青年诗人,都开始 在芒克、北岛创办于1978年的《今天》杂志上发表诗作,并表现了某些共同的诗歌追求 他们后来也被一些人称为“今天诗群”,《今天》的创刊也被看作是“朦胧诗”运动的重要标 志。从1979年开始,他们的作品影响逐渐扩大,并由“非正式”流传逐渐被正式刊物接纳第十二章 诗歌创作 一、“归来者”的诗 在 70 年代末期重新活跃起来的诗坛上,一批于 50 年代被迫中断诗歌写作的老诗人, 显示出了旺盛的创作力。这些诗人包括艾青、公刘、昌耀、邵燕祥等在 50 年代的反右运动 中被打倒的诗人,包括 1955 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的罹难者,如牛汉、曾卓、绿原等,也 包括那些不被当代文学“规范”认可而陆续在 50 年代从诗界消失的诗人,如郑敏、辛笛等。 他们在时隔 20 多年之后重新获得了写作和发表作品的权利,他们的一些作品如艾青的诗集 《归来的歌》,流沙河的诗《归来》等,也写到了“归来”这一主题。评论界将这些诗称为 “归来者”的诗。他们普遍地将遭受的磨难、挫折投射在诗歌写作中,并试图重新接续、发 展曾被阻断的美学理想和诗歌方式。这些诗呈现一些共同的特征,如个人心理情绪的“自白” 性质,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对于社会人生理想的坚持和直接抒写感情的 诗歌表达方式。但在不同的诗人那里,由于不同的艺术个性、关注重点,诗歌创作状况又不 尽相同。 艾青(1910— )80 年代出版的诗集有《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等。与 50 年代前期的诗作相比,在个人体验和情感表达的外部障碍方面有所突破,艺术方法的选择也 更为开阔。《鱼化石》、《失去的岁月》、《盆景》等表现了一种饱经忧患而洞察世情人生的姿 态,情感的表达为哲思所充实,语言、句式也趋于简洁凝练,这与当时“归来者”诗歌中普 遍存在的“自白”性质不尽相同。《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长诗,则延续了艾 青 30-40 年代提出的写作“大诗”的宏愿,试图从纵深的历史时间和开阔的空间范围上,来 把握民族乃至人类的历史过程。艾青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坚持他一贯主张的“写作自由” 的独立的诗歌精神。这种想象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实现,但受到诗人的创造力、精神强度、对 生命和语言的敏感等更严峻的问题的挑战,在 80 年代中期以后,创作活力明显减弱。牛汉、 郑敏、昌耀等诗人则在 80 年代后期和 90 年代,仍保持创作活力,并在艺术上有新的拓展。 牛汉(1923— )的诗歌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鹰的诞生》、《半棵树》等带有传统 咏物诗表现方式的作品,作者所体验到的人生的创伤和痛苦,在创伤的“大自然”中寻找到 了构形和表达的形式。另一些作品如《悼念一棵枫树》等,则更注重悲剧性情绪的表达。郑 敏(1920— )1979 年重新开始诗歌创作,但直到 80 年代中期以后,写作方式才发生重要 变化。她在组诗《诗人与死》、《心象》,短诗《晓荷》、《每当我走过这条小径》等中,表现 了对人的意识的幽深处的兴趣,由细致的感觉传达出平静的抒情格调和一种冥想的哲理氛 围。“黑夜”、“深夜”等是诗的重要意象,而“死亡”更成为她最关心的题材。昌耀(1934 — )的诗以青海为题材,讲述这块带有原始野性的荒漠,以及这个土地上生活的民族的奇 异感受。主要作品有长诗《慈航》、《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以及收 集在《昌耀抒情诗集》中的一些诗。他的诗歌意象的构成,一方面是高原的历史传说和神话, 另方面是高原民族的世俗生活事件和细节,并形成了融合的状态。在“归来者”的诗中,公 刘在《为灵魂辩护》、《哦,大森林》等中表现的社会批判主题和“大哭大笑”的宣泄方式, 邵燕祥在长篇组诗《五十弦》中对情感体验中细致幽微面的把握,在《愤怒的蟋蟀》等中表 现现实问题的激愤和炽热,以及蔡其矫、流沙河、曾卓、黄永玉等的诗篇,都显示了这个诗 人群体的创作实绩。 二、 “朦胧诗”运动 70 年代末开始,北岛、舒婷、杨炼、顾城等在文革中就开始写诗的青年诗人,都开始 在芒克、北岛创办于 1978 年的《今天》杂志上发表诗作,并表现了某些共同的诗歌追求。 他们后来也被一些人称为“今天诗群”,《今天》的创刊也被看作是“朦胧诗”运动的重要标 志。从 1979 年开始,他们的作品影响逐渐扩大,并由“非正式”流传逐渐被正式刊物接纳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