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一章绪论 体的代名词。结合“剩女”现象若干产生原因进行综合考虑,不难看出这个群体 普遍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居住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城市、年龄适婚或偏大、受教育 程度较高、白领职业、收入稳定甚至颇丰、社会地位较高、普遍具有婚嫁意愿。 环顾四周,现实生活中的大龄女青年比比皆是。学历,有;外貌,佳:品德, 更是没问题,可就是年过三十依然单身一人。曾几何时,我们远离了“父母之命, 媒均之言”的时代,开始崇尚自由恋爱。而又不知自何时起,在一些大城市的某 些公园里,常常聚集上百个上了年纪的父母,他们相互交谈,不是为了自己交朋 友,而是焦急地为自己的儿女寻找结婚对象。这些活动被称为“老爹老妈操心事 赶场会”、“父母征婚团”、“父母鹊桥会”抑或“白领婚事信息交流平台”等等。 据调查,这些为儿女们寻找对象的父母中七成为的是女儿。 “利女”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其数量是十分惊人并呈上升趋势的。有数据 显示,仅北京地区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而选择单身的就有100万人,其中不乏成熟 男女;2005年北京30岁到50岁单身人数约50万。上海超过86万的适龄女性 至今未结婚,比10年前多了24万人;与此同时,男性独身的比例却下降了,由 10年前的36%降至现在的34%。据特区政府公布的数字,在香港15岁以上人口 中,单身女性超过134万,大约占女性总人口的43%,这其中多数单身女性都是 高收入、高学历(张乐,2007)。 1.2女大当嫁的传统文化背景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嫁块门板抬着走”,这样 的俗语耳熟能详。其中所蕴含的女性对婚烟的依附性与从一而终的信念不言而 喻。虽说现代女性结婚的目的或许不再只是单纯地寻找一个长期饭碗,但由于长 期受“家国同构”理念的熏陶和影响,婚烟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当代中国人必不 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说中国人对婚烟的依赖性就像鱼儿离不开水,这一点 在女性身上体现地尤为明显。 “剩女”这个叫法本身可能意味着,将人的一生大致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 阶段都有类似于求学、爱情、婚烟等这样那样的主题,一旦过了相应阶段,未完 成的任务就变成了“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迫切又麻烦。 任何一个心理健康、心理正常的女子,无不追求真挚的爱情,渴望美满的烟 缘,这是人之常情。爱情是双向的,是双方互相吸引、爱慕并相互筛选的结果。 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女性择偶年龄区间要与男性的相对应并吻合。有这样一个说法 “与女性相比,男性更为专情。女性在不同的年龄段喜欢的男性类型各有千秋, 1第一章绪论 体的代名词。结合“剩女"现象若干产生原因进行综合考虑,不难看出这个群体 普遍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居住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城市、年龄适婚或偏大、受教育 程度较高、白领职业、收入稳定甚至颇丰、社会地位较高、普遍具有婚嫁意愿。 环顾四周,现实生活中的大龄女青年比比皆是。学历,有;外貌,佳; 品德r 更是没问题,可就是年过三十依然单身一人。曾几何时,我们远离了“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时代,开始崇尚自由恋爱。而又不知自何时起,在一些大城市的某 些公园里,常常聚集上百个上了年纪的父母,他们相互交谈,不是为了自己交朋 友,而是焦急地为自己的儿女寻找结婚对象。这些活动被称为“老爹老妈操心事 赶场会"、“父母征婚团"、“父母鹊桥会’’抑或“白领婚事信息交流平台"等等。 据调查,这些为儿女们寻找对象的父母中七成为的是女儿。 “剩女’’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其数量是十分惊人并呈上升趋势的。有数据 显示,仅北京地区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而选择单身的就有100万人,其中不乏成熟 男女;2005年北京30岁到50岁单身人数约50万。上海超过86万的适龄女性 至今未结婚,比10年前多了24万人;与此同时,男性独身的比例却下降了,由 lO年前的36%降至现在的34%。据特区政府公布的数字,在香港15岁以上人口 中,单身女性超过134万,大约占女性总人口的43%,这其中多数单身女性都是 高收入、高学历(张乐,2007)。 1.2女大当嫁的传统文化背景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嫁块门板抬着走”,这样 的俗语耳熟能详。其中所蕴含的女性对婚姻的依附性与从一而终的信念不言而 喻。虽说现代女性结婚的目的或许不再只是单纯地寻找一个长期饭碗,但由于长 期受“家国同构”理念的熏陶和影响,婚姻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当代中国人必不 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说中国人对婚姻的依赖性就像鱼儿离不开水,这一点 在女性身上体现地尤为明显。 “剩女”这个叫法本身可能意味着,将人的一生大致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 阶段都有类似于求学、爱情、婚姻等这样那样的主题,一旦过了相应阶段,未完 成的任务就变成了“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迫切又麻烦。 任何一个心理健康、心理正常的女子,无不追求真挚的爱情,渴望美满的姻 缘,这是人之常情。爱情是双向的,是双方互相吸引、爱慕并相互筛选的结果。 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女性择偶年龄区间要与男性的相对应并吻合。有这样一个说法 “与女性相比,男性更为专情。女性在不同的年龄段喜欢的男性类型各有千秋, 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