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可自戊复制、稳定遗传:非必需:可转移:可整合:可重组:可消除 2、质粒的分离和鉴定 分离的步骤:细胞培养一细胞裂解蛋白质和RNA的去除一质粒DNA与染色体DNA 的分离(关键步骤) 质粒的鉴定: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冰:密度梯度离 心:质粒的限制性酶切图谱一质粒DNA经限制性内切酶水解后,从凝胶电泳谱上出现 的区带数日,测出不同区带的大小,这样既可画出该质粒的限制性酶切图谱 3、质粒的大小和复制 1-200kb,个别大质粒可以达到800-1000kb 复制方式:日型、滚环型、线型 4、质粒的分子结构 SC构型、OC构型、L构型 5、质粒的主要类型 据质粒所编码的功能和赋予宿主的表型效应分类: 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F因子):控制细菌致育性,大小相当于和染色体DNA2% 的环状双链DNA,足以编码94个中等大小的多肽,其中1/3基因与接合作用有关。 F质粒在细胞问结合转染时,并不是整个质粒移动,F复制为滚环复制,被取代的解 开的单链通过性纤毛推入F(脐状此行细菌),再合成一条互补的新DNA链,并随之恢 身成一条环状双阵F因子。 抗性因子(Resistance factor,R因子):如图RIO0质粒由两部分组成,抗性决定子和 转移区。抗性决定子部分两侧是由相同的插入序列组成,转移区基因具有调控质粒自身复 制、质粒在细胞中的拷贝数及转移等功能 补充基因的符号表示方法,解释课件质粒基因图谱。 产细菌素的质粒(Bacteriocin production plasmid) 毒性质粒(virulence plasmid) f代谢质粒(Metabolic plasmid) 隐秘质粒(cryptic plasmid) 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