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教案 (第14次课1学时) 一、授课题日 微生物的遗传与育种 一第1节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二、教学日的和要求 掌握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及其结构、特点,了解在细胞中的存在方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遗传物质化学本质的确证、存在形式 教学办法:结合生物化学理论采用对比法进行讨论总结 辅导手段:采用PPT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图示。 板书: 第5章微生物的遗传与育种 第1节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 二、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三大经典实验 1、染色体 1、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2、质粒 2、噬菌体感染实验 3、烟草花叶病毒的拆开与重建 学时分配: 导入(2min) 三大经典实验(15min 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30min) 小结(3min) 五、作业 课后3 六、主要参考资料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1993,高等教有出版社 食品微生物学,何国庆、英民,2002,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武汉大学微生物学教学网站 七、课后记
导入:以遗传变异物质基础一三大经典试验回顾入手导入。 第6章微生物的遗传与菌种选育 6.1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6.1.1DNA(或R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回顾三大经典实验,重点强调实验设计思路。如细菌转化实验中,经过动物实验、细 菌培养、大分子物质检测等过程,步步深入,最终得出结论。 6.1.2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结合学生已学知识,采用列表对比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区别 一,染色体(chromosome) 原核生物:核区,无核膜包裹,DNA裸露,不与蛋白形成复合体:染色体组成(DNA、 RNA、蛋白质):往往贝有一条染色体,大多数以双链、共价闭合的环状形式存在。原核 生物的基因调控系统是由一个操纵子(operon)和它的调节基因regulator g ene)组成的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核膜包裹,线性DNA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染色体:染色体不止 个,每个染色体中含有1个线性DNA分子:细胞分裂中期呈棍棒状,静止期为颗粒状 染色体基本组成单位为核小体。真核生物基因结构一般无操纵子结构:存在大量不编码疗 列和重复序列:转录和转移在细胞中有空问问隔:基因被许多无编码功能的内含子阻隔, 使编码序列变成不连续的外显子。 两种生物染色体DNA复制区别: 复制子大小、数量上养异:复制起点、复制速度、方向上养异 DNA病毒:复制部位:寄主细胞核或细胞质中。病毒DNA可转录两类RNA RNA病毒:大多为线性,包括正链RNA病毒、负链RNA病毒、反转录RNA病毒 双链RNA病毒 二、质粒(plasmid) 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 1、特点 2
可自戊复制、稳定遗传:非必需:可转移:可整合:可重组:可消除 2、质粒的分离和鉴定 分离的步骤:细胞培养一细胞裂解蛋白质和RNA的去除一质粒DNA与染色体DNA 的分离(关键步骤) 质粒的鉴定: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冰:密度梯度离 心:质粒的限制性酶切图谱一质粒DNA经限制性内切酶水解后,从凝胶电泳谱上出现 的区带数日,测出不同区带的大小,这样既可画出该质粒的限制性酶切图谱 3、质粒的大小和复制 1-200kb,个别大质粒可以达到800-1000kb 复制方式:日型、滚环型、线型 4、质粒的分子结构 SC构型、OC构型、L构型 5、质粒的主要类型 据质粒所编码的功能和赋予宿主的表型效应分类: 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F因子):控制细菌致育性,大小相当于和染色体DNA2% 的环状双链DNA,足以编码94个中等大小的多肽,其中1/3基因与接合作用有关。 F质粒在细胞问结合转染时,并不是整个质粒移动,F复制为滚环复制,被取代的解 开的单链通过性纤毛推入F(脐状此行细菌),再合成一条互补的新DNA链,并随之恢 身成一条环状双阵F因子。 抗性因子(Resistance factor,R因子):如图RIO0质粒由两部分组成,抗性决定子和 转移区。抗性决定子部分两侧是由相同的插入序列组成,转移区基因具有调控质粒自身复 制、质粒在细胞中的拷贝数及转移等功能 补充基因的符号表示方法,解释课件质粒基因图谱。 产细菌素的质粒(Bacteriocin production plasmid) 毒性质粒(virulence plasmid) f代谢质粒(Metabolic plasmid) 隐秘质粒(cryptic plasmid) 3
《食品微生物学》教案 (第14次课1学时) 一、授课题日 微牛物的基因室变 二、教学日的和要求 掌握基因突变的实质、类型、特点和突变机制:了解微生物诱变育种的步骤和方法, 掌握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原理、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微生物的基因突变的实质、类型 (②)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原理、方法 四、教学主程 教学内容:基因突变与遗传育科 教学办法:结合实验、学科研究前沿引导探究 辅导手段:PPT辅助教学,充分利用操作步骤图说明 板书: 第四节基因突变与遗传有种 、基因突变 二、突变与有种 1、概念 1、自发突变与自然育种 营养缺陷型菌 .2类型 2诱发突变与诱交有种 株筛选 .-.-.-...-.-..-.-.- 学时分配: 导入(2min) 基因突变(20min 宽变与有种(25in】 小结(3min) 五、作业 课后7、9、10 六、主要参考资料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1993,高等教有出版社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精品课程 七、课后记 4
6.2基因突变 6.2.1基因突变 一、概念 突变(mutation)变异的一种,指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的可 遗传性变化。突变率常在l0-10’范围内。从突变涉及的范围分为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和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 基因突变只涉及一个或几个核甘酸碱基的改变,包括置换、缺失、重复等 转换→嘧啶之问或嘌岭之问的交换。颠换一嘧啶与嘌岭之间交换。 染色体畸变涉及一大段核苷酸或染色体的突变,变化范围较大,出现大量DNA的置 换、缺失、重复。缺失、重复导致基因的减少或增加:易位、倒位导致基因排序改变,倒 位是断裂后染色体片断旋转180°后重新插入原位置,易位是断裂下米的一段染色体顺向 或逆向插入同一染色体上其它部位。染色体何畸变是非同一染色体问易位。 二、基因突变的类型 【、从基因突变的效应来分: 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结合实例说明) 2、按突变所带米的表型改变来分: 形态突变型:醋酸杆菌最适生长温度30-37℃,G,短杆状,相互连接,若温度升高, 细胞伸长,温度降低,成柠檬状。猪丹毒杆菌纤细胞小杆菌G,短小,两头齐,松散存 在,适官环境:动物体内,离开动物体呈细长丝。 致死突变型、条件突变型 生化突变型:包括营养缺陷突变型:由原营养型转变而来。基因突变后,某种酶丧失, 而成为必须添加某种成分才能生长。 抗性突变型:如抗药性变异,药物低浓度长时问刺激,通过改变代谢途径或合成一种 具有抗药性酶的办法增强药性,有些可遗传。 3、按突变条件和原因分:自发突变(在没有人为参与条件下发生的突变,影响条件 如射线、温度、自身代谢产物等)、诱发突变 6.2.2突变与育种 一、自发突变与自然育种 1、自发突变的特点 自发性、稀有性、诱变性、突变的结果与原因之间的不对应性、独立性、稳定性、可 5
逆性 2、自发突变与自然选育 日的:纯化与复壮菌种,保持稳定的生产性能 步骤:通过表现形态来淘汰不良菌株(初筛)→通过日的代谢产物产量考絮(复筛) →进行遗传基因型纯度试验→传代稳定性试验 二、诱发突变与诱变育种 【、概念:诱发突变指人为地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处理微生物,使其遗传物 质发生变异,从而达到改变其表型的日的 诱变育种指人为地、有意识地将对象生物置于诱变因子中,使该生物发生突变,从这 些突变体中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突变株的过程。 常用的诱变剂:物理诱变剂、化学诱变剂、生物诱变剂 2、诱变处理的基本方法: 诱变剂的选择:充分利用复合处理的协同效应:一次复合因子处理后需经多次分离纯 化才能狄得性状稳定的变异菌株。 剂量的选择:一般诱变效应随剂量增高而增高,达到一定剂量后,再增大剂量诱变率 反而下降:诱变剂量确定与出发菌株特性、诱变剂性质、实际效果有关。 增效剂 3、影响诱变效果的因素 出发菌株一必须对出发菌株的产量、形态、生理等方向有相当的了解,挑选出对透 变剂敏感、变异幅度广、产量高的出发菌株。 出发菌株的生理状态(细菌一对数生长期、真菌、放线菌一幼年孢子)、外部环 境、诱变方法(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合适的诱变因素剂量 4、优良突变闲种的筛选 初筛以量为主,复筛以质为主 直接摇瓶筛选法 营养缺陷型菌株筛选 相关的培养基有: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补充培养基 营养缺陷型南株筛选方法: 扶得野生型菌株→诱变剂处理→淘汰野生型→检出营养缺陷型→鉴定缺陷型 中何培养:完全培养基成补弃培养基 淘汰野生型菌株 抗生素法、菊丝过滤法、养别杀南法、饥饿法 营养缺陷型检出 夹层培养法、限量补充培养法、逐个检出法、影印接种法 强调原理 确定生长谱。 6
《食品微生物学》教案 (第15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日 基因重组和微生物育利 二、教学日的和要求 了解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微生物基因重组的主要概念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基因重组和微生物育种 教学办法:分析比较 辅导手段:采用PPT辅助教学,充分图示说明。 板书: 第3节基因重组和微生物育种 ·、类型 二、基于遗传重组的微生物有种 同源重细 1、微生物的杂交育种 位点特异性重组 -2:原生质体融合 学时分配: 导入(2min 基因重组类型(20nmin) 基于遗传重组的微生物育种(75min)(重点讲解) 小结(3min) 五、作业 课后8、11 六、主要参考资料 做生物学教程,周德庆,1993,高等教育出版社 食品微生物学,杨洁彬等,1989,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武汉大学微生物学教学网站、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七、课后记 7
6.3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两个独立基因组内的遗传基因通过一定的途径转移 到一起,经过遗传分子何的重新组合,形成新遗传基因组的过程。 重组可使生物体在未发生突变的情况下,产生新遗传型的个体,属于核酸分子水平上 的杂交,不同于一般所说的杂交(细胞水平)。杂交中必然包含着重组,而重组则不限于 杂交着一种形式。 杂交育种 控制杂交育种 原生质体融合 基因工程 一、遗传重组的类型 根据重组过程中对DNA序列和所需蛋白质因子的要求不同分类: I、同源重组—发生在两个同源DNA分子之问 真核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配对,DNA片段发生交叉与互换:细菌 的转化、转导、接合 2、位点特异性重组一不依赖于DNA顺序的同源性,由能识别特异DNA序列的蛋 白质介导,并不需要ReCA蛋白和单链DNA 3、异党重组 二、基于遗传重组的微生物育种 1、微生物的杂交育种 (1)日的状得重组体:提高立量和质量:利干秃变育种 (2)杂交程序 菌种、培养基准备一杂交处理 细菌杂交 不同营养缺陷型菌株一基本培养基 ■霉菌杂交直接亲本菌株→强制异合→二倍体检出→检出分离子 2、原生质体融合(protopast fusion) 通过脱壁酶酶解作用将两个亲株的细胞壁去除,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彼此融合,进而 发生遗传重组,以产生同时带有双亲性状、遗传性稳定融合子的过程。 育种程庄 标记菌株的箭选→原生质体的制备一原生质体的融合→原生质体的再生→融合子的 选择一优良菌种的筛选 培养环境(渗透压)为等渗溶液:促融合剂为PEG(聚乙二醇)等: 再生用培养基(基本培养基、等渗): 融合子选择(选择培养基、高渗)。 8
《食品微生物学》教案 (第16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日 微生物基因工程、微生物菌种保藏及复壮 二、教学日的和要求 了解微生物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原理、要求,掌握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方法及复 壮的措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菌种保藏原理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微生物基因工程、微生物菌种保藏及复壮 教学办法:结合学科前沿研究进展,引导探讨 辅导手段:PPT辅助教学 板书: 第五节微生物基因工程 第六节“微生物茵种保藏及复壮 日的基因 受体细胞 、做生物菌种保藏 载体 克降子 二、菌种的衰退与复壮 学时分配: 导入(2min) 微生物基因工程(65min) 微生物菌种保藏及复壮(30min) 小结(3min) 五、作业 课后14、15 六、主要参考资料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1993,高等教育出版社 河北农业大学食品微生物学、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精品课程 七、课后记
6.4微生物的菌种选育 6.4.3基因工程技术用于工业菌种改良 将某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在细胞外与载体相连接,构建成一个新的重组DA分子, 然后将其转入另一些生物体细胞中,使引入的供体DNA片段成为受体遗传物质的一部分, 其所带的遗传信息得以表达或创建出一个新物种 特点:体外重组、远缘杂交、定向性 基因工程主要步骤(六步):日的基因的狄得:载体的选择:含日的基因的DNA片 段克隆入载体中构成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引入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扩增:筛选出带有 重组日的基因的转化细胞:鉴定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 一、目的基因分离的途径 1、从供体细胞的DNA中分离 (1)限制性内切酶切 (2)特异性DNA片段的PCR扩增: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在多聚酶催化下,通 过碱基配对使寡核甘酸引物向3'方向延长合成模板的互补链 整个程分一步:变性、退火、延伸 PCR引物是PCR过程中与模板DNA部分序列互补,并能引导模板DNA互补链合成 的 种脱氧核苷酸寡聚体,其3端必须具有游离的一O1基团。 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体外酶促合成特 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 周期,循环进行,使日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 便、省时等特点。它不仅可用于基因分离、克降和核酸序列分析等基础研究,还 可用于矢病的诊断或仁何有DNA、RNA的地方。PCR又称无细跑分子克降或特 异性DNA序列体外引物定向酶促扩增技术。 2、构建cDNA文库(cDNA1 library)和基因组文库分离日的基因 DNA文库:某生物所转录的全部mRNA经反转录形成的cDNA片段,再复制成 双链cDNA,与合适的克隆载体连接,通过转导(转化)转入受体茵,这种包含某生物基 因组全部基因cDNA的受体菌群体称为cDNA文库。 基因文库(genomic DNA library):存在于转化细菌中、由克隆载体所携带的所有基 因组DNA的集合。涵盖基因组的全部基因信息,主要用于真核微生物、动植物中特定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