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三、课程目标 1.能够阐释控制系统方面的专业术语及其物理意义: 2.能够对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并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 3.能够判定系统的稳定性,掌握改善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4.能够对系统进行特性分析,掌握改善系统稳态误差的方法,掌握对系统进行校正的 方法: 5.能够综合利用连续与离散控制系统的相关知识处理复杂工程中的相关技术问题。 四、教师信息 栾卉,主讲教师,课程负责人,博士,副教授 随阳轶,主讲教师,博士,副教授 刘长英,主讲救师,博士,副教授 五、基本要求 1,本课程要求的先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微积分、复变函数、数字电路技术、模拟 电路技术及电路分析技术等课程,学生应事先掌握矩阵变换、积分变换、微分方程求解、复 变函数理论、级数理论等数学知识,并要掌握模拟电路原理、数字电路电路原理及电路建模 求解和分析等专业知识。 2.学生需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环节缺课不得超过4次,且缺席课程后需 要提交相应内容的自学报告,否则不能获得课程学分。 六、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及其发展概述。 2.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 3.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 第二章连续系统建模(10学时) 1.连续控制系统建模方法。 2.连续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建模方法描述。 3.连续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建模方法。 4.连续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求取方法。 5.连续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描述方法, 6.连续控制系统的各种模型间的转换, 第三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10学时)4 三、 课程目标 1.能够阐释控制系统方面的专业术语及其物理意义; 2.能够对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并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 3.能够判定系统的稳定性,掌握改善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4.能够对系统进行特性分析,掌握改善系统稳态误差的方法,掌握对系统进行校正的 方法; 5.能够综合利用连续与离散控制系统的相关知识处理复杂工程中的相关技术问题。 四、教师信息 栾卉,主讲教师,课程负责人,博士,副教授 随阳轶,主讲教师,博士,副教授 刘长英,主讲教师,博士,副教授 五、基本要求 1.本课程要求的先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微积分、复变函数、数字电路技术、模拟 电路技术及电路分析技术等课程,学生应事先掌握矩阵变换、积分变换、微分方程求解、复 变函数理论、级数理论等数学知识,并要掌握模拟电路原理、数字电路电路原理及电路建模 求解和分析等专业知识。 2.学生需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环节缺课不得超过 4 次,且缺席课程后需 要提交相应内容的自学报告,否则不能获得课程学分。 六、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2 学时) 1.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及其发展概述。 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 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 第二章 连续系统建模(10 学时) 1. 连续控制系统建模方法。 2. 连续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建模方法描述。 3. 连续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建模方法。 4. 连续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求取方法。 5. 连续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描述方法。 6. 连续控制系统的各种模型间的转换。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10 学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