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及定理。 2.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劳斯判据判定方法。 3.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奈奎斯特判据判定方法, 第四章连续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10学时) 1.控制系统的典型输入信号和动态性能指标 2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单位阶跃响应、单位脉冲响应及单位斜坡响应。 3.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单位阶跃响应、及动态性能指标分析。 4.高阶系统的二阶近似方法、单位阶跃响应及二阶近似分析方法 5.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定义、传递函数及计算方法。 第五章频率特性法(10学时) 1.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基本概念及频率特性分析法。 2.比例环节、惯性环节、积分环节及二阶振荡环节的频率特性。 3.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伯德图绘制。 4.开环频率特性指标和闭环频率特性指标, 5.开环频率特性和闭环频率特性间的关系。 6.频域指标和时域指标间的关系。 7.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法校正方法。 第六章根轨迹法(6学时) 1.根轨迹相关的基本概念。 2.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图绘制规则 3.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图绘制, 4.开环零极点对控制系统根轨迹的影响。 5.利用根轨迹法进行控制系统系统性能分析。 6.利用根轨迹法对控制系统进行校正。 第七章连续域现代控制理论基础(2学时) 1.线性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方法 2.控制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性判定。 3.线性定常系统的线性变换。 4.控制系统的状态反债的极点配置设计方法。 第九章线性离散控制系统数学描述与分析(4学时) 5 5 1. 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及定理。 2. 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劳斯判据判定方法。 3. 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奈奎斯特判据判定方法。 第四章 连续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10 学时) 1. 控制系统的典型输入信号和动态性能指标。 2. 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单位阶跃响应、单位脉冲响应及单位斜坡响应。 3. 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单位阶跃响应、及动态性能指标分析。 4. 高阶系统的二阶近似方法、单位阶跃响应及二阶近似分析方法。 5.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定义、传递函数及计算方法。 第五章 频率特性法(10 学时) 1. 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基本概念及频率特性分析法。 2. 比例环节、惯性环节、积分环节及二阶振荡环节的频率特性。 3. 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伯德图绘制。 4. 开环频率特性指标和闭环频率特性指标。 5. 开环频率特性和闭环频率特性间的关系。 6. 频域指标和时域指标间的关系。 7.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法校正方法。 第六章 根轨迹法(6 学时) 1. 根轨迹相关的基本概念。 2.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图绘制规则。 3.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图绘制。 4. 开环零极点对控制系统根轨迹的影响。 5. 利用根轨迹法进行控制系统系统性能分析。 6. 利用根轨迹法对控制系统进行校正。 第七章 连续域现代控制理论基础(2 学时) 1. 线性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方法。 2. 控制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性判定。 3. 线性定常系统的线性变换。 4. 控制系统的状态反馈的极点配置设计方法。 第九章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数学描述与分析(4 学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