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有人以为,过度的压力是因为过多的愿望造成的,这是错误的认识。压力的要点不在于 愿望的多少,关键是当事人的承受能力,当事人承受不了,关好的愿望就会成为害人的压力。 比如莱些家长硬是要求子女考一流的大学,子女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超负荷学习,在很长 的一段时间里高速运转,神经高度紧张,结果事与愿违,就连那些平时成鳞较好的人,也没 考出应有的成绩,与名种大学擦肩而过,个别的甚至名落孙山。因为他们处在过度的压力之 下,考试发挥不出水平. 过度的压力往往带来负面影用甚全破坏性后果,例如造成注意力狭窄、思维僵化、产生 恐惧与逃避的心理、引起情绪与行为失控、长久的压力导致身心疾病等。压力一旦超过负荷, 人的战斗精神、良好情绪、控制力都会垮台。就举重一样,超过自身的能力就举不起来了。 如果说人是一只皮球,压力就是注入皮球的气体,充入皮球甲的气超过一定的量,必然会使 皮球爆炸。人若承受不了压力,身心必然会出问题,其危害性一言难尽,它使人的情绪失调, 认知偏离,思维混乱,严重地影响社会活动和正常的生活。 二、心理压力源的分类及测评 (一)压力源的种类 压力是现实生活要求人们去适应的事件。山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去适应的事件,按性质 可分为二大类: 1、生物性压力源 这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包括躯体创伤或疾病、饥饿、性 剥夺、睡眠剥夺,噪音、气温变化等。 2、精神性压力源 这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包括错误的认知结构、 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以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如易受暗示、多疑 嫉妒、自责、悔恨、怨恨),等等。 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这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社会环境性的压力源,分为两大类: (1)纯社会性的,如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失恋、离婚)、家庭长期冲 突、伐争、被监禁等。 (2)山自身状况(如个人心理障碍、传染病等)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恐人症性、 社会交往不良),等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