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我国的项目教学法主要是从德国引进的。德 三节、第四、五、六、七章)(创造人生价值的保障)。 国联邦职教所于2003年制定的以行动为导向的 2015年春,为了进一步融入高职教育,用融入 项目教学法强调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方法,以学生为逻辑 学习接纳新知识、解决问题、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 起点,以生活场景为逻辑支点,以“把握人生方 运作等多方面的能力。项目教学的主要流程是: 向”、“争做优秀大学生”、“争做优秀员工”、“建设 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教学项目设计、项目介绍、学 幸福家庭”、“做个好公民”为题建立了第三个项 生完成项目任务、生生和师生交流完善提交、检查 目教学体系。 评估。 考虑到学生的隐私等问题,第三个项目体系 “项目”的规定是抽象而广泛的,在不同的情 的教学环节作了改进:(1)自学提升。(2)课堂测 境中,“项目”的内涵会有不同的特性。“项目”不 试(随机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3)问题研讨。 一定存在于教学体系之中,“教学项目”可存在于 (4)调查研究。(5)差距寻找。(6)实践提升。 任何一种模式的教学体系中,而“项目教学项目” (7)补缺完善。这个环节是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学 只存在于项目教学为主体架构的教学模式(项目 提升”、“问题研讨”、“调查研究”、“差距寻找”的 教学体系)中。这就是“项目”、“教学项目”和“项 “实践提升”各环节的学习情况用文字、照片、视频 目教学项目”的区别。 的方式记录下来,以PPT形式做出个人总结交给 2.“基础”课项目教学体系 老师作为评定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基础”课项目教学是由若干个母项目(追求 三、“基础”课教材知识体系到学生实践体系 某个价值目标的标题)构成的课程教学体系。 的飞跃形成了项目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我们在不丢弃全国通 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相结合的方 用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学 式。我院“基础”课在项目教学的框架内容纳着多 校的培养目标、学生成长的需要、学生社会生活和 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统称为项目导向的多元化教 工作的需要、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用融入“工 学模式。其特征是: 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思路,以学生为逻辑起 (一)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结构,多种教学方法 点,以生活场景为逻辑支点,先后设计了三个项目 灵活运用 教学体系。 本院“基础”课项目教学是由若干个母项目 第一个项目教学体系是把握人生总方向”、 (专题)构成的实践主题体系。教学活动中,学生 “开拓人生新境界”、“构建和谐的人生环境”、“遵 按照既定的程序完成各个项目各个环节的学习任 守公共秩序”、“做优秀的员工”、“建设幸福的家 务,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项目教学的导向性,也包 庭”、“做知法用法的公民”、“创造有价值的人 含了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和灵活运用,如学生自 生”、“做忠诚的爱国者”等由九个项目构成的项目 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课堂讲 教学体系。教学环节有七个:(1)自学教材基本知 授和音像示教、问题研讨、调查研究、情境教学、辩 识扩展相应知识:(2)根据教材基本知识的要求对 论、案例分析、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等。各种教 照认识自身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3)找到 学方法都能融合在项目教学的框架内,所以称为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4)决定今后如何做:(5) 项目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把前面四个环节的内容做成PPT:(6)项目的负责 (二)以系统的方法为基础,使学生从思想、道 人在上课堂上展示PPT进行师生和生生交流;(7) 德、法律等方面进行综合修养 补充完善后交PPT给老师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之 “基础”课教材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思想认 识、道德、法律。虽然对个别事物的分析可能有侧 由于2013年教材逻辑结构的变化,为了突出 重,但不管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企业、国家等活 价值观的教育和人生价值的创造,设立了四个教 动场景中,都涉及到思想认识、道德和法律。为了 学项目:创造人生价值(教材第三章一、二节,增加 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增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针 生命观、幸福观、不同角色应有的贡献)(这是核心 对性和实用性,以学生为逻辑起点,以学校、家庭、 内容),争做优秀大学生(绪论的第一、二节,第一 企业、国家逻辑支点建立的教学项目,都把思想道 章)(创造人生价值的前提),构建和谐的人生环境 德和法律统一起来,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第三章的第三节、第二章,第四章的集体主义) 使学生能立足自身、学校、家庭、企业、国家,从思 (创造人生价值的条件),锤炼高尚品格(绪论的第 想、道德、法律等方面进行综合修养。 97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我国的项目教学法主要是从德国引进的。德 国联邦职教所于 2003 年制定的以行动为导向的 项目教学法强调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 学习接纳新知识、解决问题、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 运作等多方面的能力。项目教学的主要流程是: 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教学项目设计、项目介绍、学 生完成项目任务、生生和师生交流完善提交、检查 评估。 “项目”的规定是抽象而广泛的,在不同的情 境中,“项目”的内涵会有不同的特性。“项目”不 一定存在于教学体系之中,“教学项目”可存在于 任何一种模式的教学体系中,而“项目教学项目” 只存在于项目教学为主体架构的教学模式( 项目 教学体系) 中。这就是“项目”、“教学项目”和“项 目教学项目”的区别。 2.“基础”课项目教学体系 “基础”课项目教学是由若干个母项目( 追求 某个价值目标的标题) 构成的课程教学体系。 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我们在不丢弃全国通 用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学 校的培养目标、学生成长的需要、学生社会生活和 工作的需要、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用融入“工 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 的 思 路,以学生为逻辑起 点,以生活场景为逻辑支点,先后设计了三个项目 教学体系。 第一个项目教学体系是: “把握人生总方向”、 “开拓人生新境界”、“构建和谐的人生环境”、“遵 守公共秩序”、“做优秀的员工”、“建设幸福的家 庭”、“做知法用法的公民”、“创造有价值的人 生”、“做忠诚的爱国者”等由九个项目构成的项目 教学体系。教学环节有七个: ( 1) 自学教材基本知 识扩展相应知识; ( 2) 根据教材基本知识的要求对 照认识自身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找到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 4) 决定今后如何做; ( 5) 把前面四个环节的内容做成 PPT; ( 6) 项目的负责 人在上课堂上展示 PPT 进行师生和生生交流; ( 7) 补充完善后交 PPT 给老师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之 一。 由于 2013 年教材逻辑结构的变化,为了突出 价值观的教育和人生价值的创造,设立了四个教 学项目: 创造人生价值( 教材第三章一、二节,增加 生命观、幸福观、不同角色应有的贡献) ( 这是核心 内容) ,争做优秀大学生( 绪论的第一、二节,第一 章) ( 创造人生价值的前提) ,构建和谐的人生环境 ( 第三章的 第 三 节、第 二 章,第四章的集体主义) ( 创造人生价值的条件) ,锤炼高尚品格( 绪论的第 三节、第四、五、六、七章) ( 创造人生价值的保障) 。 2015 年春,为了进一步融入高职教育,用融入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方法,以学生为逻辑 起点,以生活场景为逻辑支点,以“把 握 人 生 方 向”、“争做优秀大学生”、“争做优秀员工”、“建设 幸福家庭”、“ 做个好公民”为题建立了第三个项 目教学体系。 考虑到学生的隐私等问题,第三个项目体系 的教学环节作了改进: ( 1) 自学提升。( 2) 课堂测 试( 随机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 3) 问题研讨。 ( 4) 调 查 研 究。( 5 ) 差 距 寻 找。( 6 ) 实 践 提 升。 ( 7) 补缺完善。这个环节是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学 提升”、“问题研讨”、“调查研究”、“差距寻找”的 “实践提升”各环节的学习情况用文字、照片、视频 的方式记录下来,以 PPT 形式做出个人总结交给 老师作为评定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三、“基础”课教材知识体系到学生实践体系 的飞跃形成了项目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相结合的方 式。我院“基础”课在项目教学的框架内容纳着多 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统称为项目导向的多元化教 学模式。其特征是: ( 一) 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结构,多种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 本院“基础”课项目教学是由若干个母项目 ( 专题) 构成的实践主题体系。教学活动中,学生 按照既定的程序完成各个项目各个环节的学习任 务,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项目教学的导向性,也包 含了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和灵活运用,如学生自 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课堂讲 授和音像示教、问题研讨、调查研究、情境教学、辩 论、案例分析、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等。各种教 学方法都能融合在项目教学的框架内,所以称为 项目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 二) 以系统的方法为基础,使学生从思想、道 德、法律等方面进行综合修养 “基础”课教材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思想认 识、道德、法律。虽然对个别事物的分析可能有侧 重,但不管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企业、国家等活 动场景中,都涉及到思想认识、道德和法律。为了 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增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针 对性和实用性,以学生为逻辑起点,以学校、家庭、 企业、国家逻辑支点建立的教学项目,都把思想道 德和法律统一起来,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使学生能立足自身、学校、家庭、企业、国家,从思 想、道德、法律等方面进行综合修养。 9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