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重论历史必然性与无产阶级的普遍性 在此分析的基础上,齐泽克进一步指出如此的三段论式的发展并不是源于卢卡奇。实际 上,卢卡奇既反对第一个环节上无产阶级与历史的主体之间的直接同一关系,也反对第二 个环节上政党的知识与所谓的客观的历史必然性之间的同一。这两个环节看起来正好相反 前者强调无产阶级意识的自发的性质,后者强调政党对于工人的教育和灌输。但齐泽克认 为它们在卢卡奇看来是同样错误的,因为它们都把历史的最后根据放在了一个原初的同一关 系之上,都因此而彻底取消了人们在历史中展开行动的空间。在第一个环节上,是无产阶级 的客观的阶级地位和它的阶级意识之间的同一:在第二个环节上,是政党的知识分子所掌握 的历史知识与所谓的历史必然性之间的同一。也就是说,它们在根本上都是从所谓的历史必 然性出发,这种历史必然性主张内在于客观的历史过程之中的必然逻辑,彻底排除了人的 行动的可能性。由此出发,我们最终只能得出斯大林主义的结果,即,人民将必然地沦 为被政党统治的材料。 那么,在卢卡奇关于“被赋予的意识”的概念中究竞是否暗含着对该历史必然性的认同 呢?为了说明阶级意识的独特性质,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了“被赋予的意 识”( imputed consciousness)的概念:“阶级意识就是理性的适当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则要 归因于’( imputed, zugerechnet)生产过程中的特定的地位。”从这段引文我们可以看到,“被 赋予的意识”概念的确强调了阶级意识的历史必然性,即,阶级意识的最后根据在于该阶级 在生产过程中的特定地位。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它的阶 级意识之间就是直接同一的关系?无产阶级之达到阶级意识是否在根本上是由历史的必然 的逻辑所保证的?在这一点上,齐泽克主张我们必须对卢卡奇所说的无产阶级的普遍性有 个全新的理解。我们绝对不能把无产阶级的普遍性理解为无产阶级的特殊的阶级利益与整个 人类的普遍利益的直接同一,因为这种普遍性不是作为某种已然的事实蕴含在工人们现在的 阶级地位(即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之中的,而是必须以彻底的革命行动为中介才能得以实 现 具体来说,该过程开始于工人们在现行资本主义秩序中的彻底失位( dislocation)。在 工人们那里,这意味着发生在主体身上的内在分裂,即工人们一方面企图维持其在现有秩序 中的一个特定的( particular)位置;另一方面,现行的社会秩序又为他的这一努力设置了 根本性的障碍。在这样的内在分裂之中,工人们才有可能实际地投入到反对现行秩序的行动 中,在行动中展开与整个社会体系之间的全面否定关系,无产阶级的普遍性正是如此的行动 的结果。回到卢卡奇的“被赋予的意识”概念,根据齐泽克的上述阐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卢卡奇在这个独特的概念中所强调的恰恰是工人们现有的意识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之间 的质的差异,前者代表工人们当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实际处境,后者代表无产阶级的普遍 性,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只有通过我们的革命行动才能得到中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从这 个角度去理解无产阶级的“被赋予的意识”,那么我们在历史中所看到的就不是所谓的历史 必然性,而是能够打破历史必然性的“行动”。 二、齐泽克论对“历史必然性”的打破:关于“行动”(act) 为了说明卢卡奇是“列宁主义的哲学家”,齐泽克强调指出卢卡奇的杰出贡献就在于他 充分地阐发了“时机”( Augenblick)和“行动”(act)这两个关键性的环节对于列宁主义的 革命道路的哲学意义 1,“时机”( Augenblick) 在齐泽克看来,卢卡奇的哲学与十月革命之间的最主要契合处就在于对“时机”的强 调:“这就是卢卡奇之所以会如此敬佩列宁的原因。……卢卡奇眼中的列宁是这样的一个3 2, 重论历史必然性与无产阶级的普遍性 在此分析的基础上,齐泽克进一步指出如此的三段论式的发展并不是源于卢卡奇。实际 上, 卢卡奇既反对第一个环节上无产阶级与历史的主体之间的直接同一关系,也反对第二 个环节上政党的知识与所谓的客观的历史必然性之间的同一。这两个环节看起来正好相反, 前者强调无产阶级意识的自发的性质, 后者强调政党对于工人的教育和灌输。但齐泽克认 为它们在卢卡奇看来是同样错误的,因为它们都把历史的最后根据放在了一个原初的同一关 系之上,都因此而彻底取消了人们在历史中展开行动的空间。在第一个环节上,是无产阶级 的客观的阶级地位和它的阶级意识之间的同一;在第二个环节上,是政党的知识分子所掌握 的历史知识与所谓的历史必然性之间的同一。也就是说,它们在根本上都是从所谓的历史必 然性出发, 这种历史必然性主张内在于客观的历史过程之中的必然逻辑,彻底排除了人的 行动的可能性。 由此出发, 我们最终只能得出斯大林主义的结果, 即,人民将必然地沦 为被政党统治的材料。 那么,在卢卡奇关于“被赋予的意识”的概念中究竟是否暗含着对该历史必然性的认同 呢?为了说明阶级意识的独特性质,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了“被赋予的意 识”(imputed consciousness)的概念:“阶级意识就是理性的适当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则要 ‘归因于(’ imputed, zugerechnet)生产过程中的特定的地位。”从这段引文我们可以看到,“被 赋予的意识”概念的确强调了阶级意识的历史必然性,即,阶级意识的最后根据在于该阶级 在生产过程中的特定地位。那么, 这是否意味着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它的阶 级意识之间就是直接同一的关系?无产阶级之达到阶级意识是否在根本上是由历史的必然 的逻辑所保证的?在这一点上,齐泽克主张我们必须对卢卡奇所说的无产阶级的普遍性有一 个全新的理解。我们绝对不能把无产阶级的普遍性理解为无产阶级的特殊的阶级利益与整个 人类的普遍利益的直接同一,因为这种普遍性不是作为某种已然的事实蕴含在工人们现在的 阶级地位(即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之中的,而是必须以彻底的革命行动为中介才能得以实 现。 具体来说, 该过程开始于工人们在现行资本主义秩序中的彻底失位(dislocation)。在 工人们那里,这意味着发生在主体身上的内在分裂,即工人们一方面企图维持其在现有秩序 中的一个特定的(particular)位置 ; 另一方面,现行的社会秩序又为他的这一努力设置了 根本性的障碍。在这样的内在分裂之中,工人们才有可能实际地投入到反对现行秩序的行动 中,在行动中展开与整个社会体系之间的全面否定关系,无产阶级的普遍性正是如此的行动 的结果。回到卢卡奇的“被赋予的意识”概念, 根据齐泽克的上述阐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卢卡奇在这个独特的概念中所强调的恰恰是工人们现有的意识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之间 的质的差异,前者代表工人们当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实际处境,后者代表无产阶级的普遍 性,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只有通过我们的革命行动才能得到中介。也就是说, 如果我们从这 个角度去理解无产阶级的“被赋予的意识”,那么我们在历史中所看到的就不是所谓的历史 必然性,而是能够打破历史必然性的“行动”。 二、 齐泽克论对“历史必然性”的打破:关于 “行动”(act) 为了说明卢卡奇是“列宁主义的哲学家”,齐泽克强调指出卢卡奇的杰出贡献就在于他 充分地阐发了“时机”(Augenblick)和“行动”(act)这两个关键性的环节对于列宁主义的 革命道路的哲学意义。 1, “时机”(Augenblick) 在齐泽克看来, 卢卡奇的哲学与十月革命之间的最主要契合处就在于对“时机”的强 调: “这就是卢卡奇之所以会如此敬佩列宁的原因。……卢卡奇眼中的列宁是这样的一个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