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纭府研宽考2004年第84期(总第1852期) (二)我国油气产量和进口量的分析。 无论对于石油消费国还是输出国都处于相对安 1.我国石油产量变化。(1)近十余年来我国全状态中能满足包括中国在内的石油需求。 东部地区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和产量呈总体下降 2.21世纪初天然气发展的势头超过石油。 趋势;西北地区可采储量和产量的上升比预期(1)世界油气资源量中天然气占47.9%,天然气液 慢,产量的上升稍大于东部地区下降;海域的南占57%,石油占46.4%;天然气资源中待发现的 海产量已开始下降;全国产量的增加主要依托渤占351%,已发现油田的储量增长占248%,合计 海的增产。(2)产量在2010年前后可能达到(175-占599%,天然气的潜力比石油大。(2)天然气产 1.80)×10吨,而后开始缓慢下降。(3)作者对产量量的增长速度比石油快,2002年储产比(60.7)大 的预测比许多专家偏低,但事后验证仍高于实际于石油(406)。(3)大规模的长输管道计划实施 值,如2002年高出实际值110×10吨、误差率和LNG总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将使天然气大发展, 6.7% 其产量的当量值将接近甚至超过石油。(4)天然 2.天然气产量变化。(1)走出波谷,迅速增 的供应将比石油更充分、天然气的国际贸易将 长,20世纪90年代增速为6.18%,低于GDP增速,有大发展。 但高于石油(1.34%);(2)天然气产量的增长受多 (二)现代国际石油市场的特点 种因素制约,但仍将持续快速增长,预测2005 1.石油向商品的回归。在国际石油市场日 2020年的平均年增速达581%;(3)作者的预测值趋成熟的总背景下,石油作为国家间政治斗争武 较低,但以2000年和2002年的实际值验证仍偏器的作用三被大为削弱。它作为战略物资的一面 高,其中2002年高出实际值6.6% 于淡化,作为社会和经济中重要商品的一面更 3.对产量、需求量预测间的缺口为理论上加凸显。它的运作更加明显地受到市场经济本身 的油气净进口量。 规律的制约 、中国石`安全形势 2.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的关系出现新局面。 (一)世界石油与供需形势 无论是OPEC还是OECD,任何一方想单独、长期 21世纪初的石油相对安全期。(1)21世纪控制国际市场,决定石油价格的局面已很难再现 初世界石油产量和剩余可采储量平缓上升,20年双方既有利益的争斗也有互相依赖、互相渗透。 间剩余可釆储量平均年增率2.2%,“收支平衡,略 3.供需格局复杂化和多元化。(1)非OPEC 有结余”;石油储产比维持在40以上。(2)20世纪石油输出国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中俄罗斯有重 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石油总体处在限产状态要作用;(2)消费国和输出国都在使输出(人)国 中,OPEC采取限产保价的总体战略,其中沙特阿多元化以保持稳定的供需关系和获得更好的经 拉伯限产最多并充当世界石油供应的调节库。独济效益;(3)出现了更多的石油勘探热点和出口 联体国家由于政治经济原因石油产量大幅度下国,出现了亚洲的新消费热点,石油贸易和流向 降。(3)世界石油储量有在30年左右(到2025年)复杂化。 翻番的可能,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液资源量中 4.跨国公司成为控制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 待发现资源量占28.%,已发现油气的储量增长力量。(1)石油公司私有化的浪潮不同程度地影 占218%,合计占499%。(4)2020年前石油产量响着各输出国和输入国;(2)通过上下游一体化 呈增长趋势,2020年后因其他能源的发展对石油发展和多种形式的并购,各主要输出国和消费国 的需求不旺而使产量略有降低,在一次能源构成迅速发展出一批大型跨国公司;(3)在全球经济 中的比例明显降低,“后石油时代”是能源品种多一体化进展背景下,跨国石油公司和国际金融财 元化的时代。(5)从总体上看石油供需基本平衡,团相结合形成控制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力量。 )01994-2007Chin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up:/hwww.cnkiner©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