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因此,与其说《易传》承袭道家,不如说儒道两家天道观皆源自《易经》,所谓“易老同 源”说之易是指《易传》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易老同源,必须加上同源而异流,方才 符合事实。何以见得?《庄子呋下》篇说:“《易》以道阴阳”,是说《易经》。儒家《易传》哲 学与道家老子哲学也都讲阴阳,只不过儒是乾坤并建,阴阳兼重,但如不当其位,则阴阳皆 贱。道家是重阴而轻阳。比较而言,懦家更合于《易经》原典精神,所以儒家为之作传,直 接解《易》,属于继承发展;道家只取其一偏,故另起炉灶另建新体系,属于创新改造。儒道 两家不可能不互相影响,但影响有多种形式,应包括反面影响,儒道思想正是从相反的影 响中,互相论辩而相去愈远。一个思想体系,绝非东拼西凑(即使杂揉,也须揉而使之融合 方可)可以建立起来的。所以不可看到字句相同便以为从另一家抄袭而来。而且孰先孰 后,并无定论。即使论定,由于文字词语更多是公用的沟逅工具,专用的概念范畴也可能 成为辨析争议的对象,同一概念范畴因之会有不同的解释与含乂。即使含义相同,也还有 个所以然之不同在。即使其有许多观念范畴相同,但这些范畴概念在其学派体系中所占 据之地位,是否能影响到学派的主旨属性,也是应予优先考虑的。 按照这一原则,再分析一下《易传》“太极”的观念是否来自《庄子》。 《庄子》书的文句是:“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大宗师》);而《易传》的文句为:“是故易 有太极,是生两仪”。通观上下文意,是论证语,一概念初次出现方有此句式。而《庄子》书 之“太极”是现成语,即首先以肯定有此太极为前提,然后才可谈及有物在其上下。此又为 否命题,按照逻辑,否命题当然出现在正命题之后。《易传》自太极以下,即是所谓道。而 《庄子》之道“生天生地”,复在“太极”之上,是对儒家将太极置于最高地位的否定。所以 太极概念的原创权还应属于儒家。太极作为本体的概念出现,当与《尚书》皇极观念有关 其辞亦由皇极演化而来。在《洪范》九畴之中,皇极是最具哲学义蕴的概念。然其所阐发 乃中正哲学,与宇宙生成模式或本体论关系不大。惟其“皇极,皇建其有极”,与“会其有 极,归其有极”两语,予人本体论思维颇有启发。皇本训大,以此易彼而赋予新意,使成 新范畴,是完全有可能的。 儒家不具有原创性,本来是需要证明的论题,而在陈先生书中实际上成为前提。凡与 其他各家共有的概念范畴,皆为儒家受之于他人。不仅《彖传》“时”的概念来源于道家《老 子》、《经法》和《管子咱心》,而且《孟子》的天时地利亦来自兵家,是受战国时代“审势度 势”思想的影响,而不违农时则“是受了管子学派和稷下学派的经济思想的影响”。总之 造时势者,虽有百家,儒家不与焉。那么,孟子所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岂不真成圣之趋时 髦者了吗? 关于道家与黄老道家,司马谈明说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是 道家综合众家之长的一派,所取于儒家者正多。今反说儒家尚刚尚阳重时重义的观念,都 来自稷下与黄老道家,将置服膺黄老的司马谈说于何地?正是因为黄老学派兼采众长之 后,渐失老庄处柔守雌自然无为的宗旨,学派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原始道家之学反无传人 学派亦因之式微,固有其内在原因为之先导也 太史公未将阴阳家归入道家,而其学已为道家袭取。《庄子下》说:“《易》以道阴 阳。″道阴阳不等于就是阴阳家,可能是道家也可能是儒家。就像《易大传》论道,而非道家 样。儒家治《易》系统彰彰详明,见之于《史记吼子世家》,哪一位是阴阳家?阴阳是当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l因此 ,与其说《易传》承袭道家 ,不如说儒道两家天道观皆源自《易经》,所谓“易老同 源”说之易是指《易传》的话 ,是有一定道理的 ,然而易老同源 ,必须加上同源而异流 ,方才 符合事实。何以见得 ?《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是说《易经》。儒家《易传》哲 学与道家老子哲学也都讲阴阳 ,只不过儒是乾坤并建 ,阴阳兼重 ,但如不当其位 ,则阴阳皆 贱。道家是重阴而轻阳。比较而言 ,儒家更合于《易经》原典精神 ,所以儒家为之作传 ,直 接解《易》,属于继承发展 ;道家只取其一偏 ,故另起炉灶另建新体系 ,属于创新改造。儒道 两家不可能不互相影响 ,但影响有多种形式 ,应包括反面影响 ,儒道思想正是从相反的影 响中 ,互相论辩而相去愈远。一个思想体系 ,绝非东拼西凑(即使杂揉 ,也须揉而使之融合 方可) 可以建立起来的。所以不可看到字句相同便以为从另一家抄袭而来。而且孰先孰 后 ,并无定论。即使论定 ,由于文字词语更多是公用的沟通工具 ,专用的概念范畴 ,也可能 成为辨析争议的对象 ,同一概念范畴因之会有不同的解释与含义。即使含义相同 ,也还有 个所以然之不同在。即使其有许多观念范畴相同 ,但这些范畴概念在其学派体系中所占 据之地位 ,是否能影响到学派的主旨属性 ,也是应予优先考虑的。 按照这一原则 ,再分析一下《易传》“太极”的观念是否来自《庄子》。 《庄子》书的文句是“: 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大宗师》) ;而《易传》的文句为“: 是故易 有太极 ,是生两仪”。通观上下文意 ,是论证语 ,一概念初次出现方有此句式。而《庄子》书 之“太极”是现成语 ,即首先以肯定有此太极为前提 ,然后才可谈及有物在其上下。此又为 否命题 ,按照逻辑 ,否命题当然出现在正命题之后。《易传》自太极以下 ,即是所谓道。而 《庄子》之道“生天生地”,复在“太极”之上 ,是对儒家将太极置于最高地位的否定。所以 太极概念的原创权还应属于儒家。太极作为本体的概念出现 ,当与《尚书》皇极观念有关 , 其辞亦由皇极演化而来。在《洪范》九畴之中 ,皇极是最具哲学义蕴的概念。然其所阐发 乃中正哲学 ,与宇宙生成模式或本体论关系不大。惟其“皇极 ,皇建其有极”,与“会其有 极 ,归其有极”两语 ,予人本体论思维颇有启发。皇本训大 ,以此易彼而赋予新意 ,使成一 新范畴 ,是完全有可能的。 儒家不具有原创性 ,本来是需要证明的论题 ,而在陈先生书中实际上成为前提。凡与 其他各家共有的概念范畴 ,皆为儒家受之于他人。不仅《彖传》“时”的概念来源于道家《老 子》《、经法》和《管子·白心》,而且《孟子》的天时地利亦来自兵家 ,是受战国时代“审势度 势”思想的影响 ,而不违农时则“是受了管子学派和稷下学派的经济思想的影响”。总之 , 造时势者 ,虽有百家 ,儒家不与焉。那么 ,孟子所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岂不真成圣之趋时 髦者了吗 ? 关于道家与黄老道家 ,司马谈明说其“因阴阳之大顺 ,采儒墨之善 ,撮名法之要”,是 道家综合众家之长的一派 ,所取于儒家者正多。今反说儒家尚刚尚阳重时重义的观念 ,都 来自稷下与黄老道家 ,将置服膺黄老的司马谈说于何地 ? 正是因为黄老学派兼采众长之 后 ,渐失老庄处柔守雌自然无为的宗旨 ,学派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原始道家之学反无传人 , 学派亦因之式微 ,固有其内在原因为之先导也。 太史公未将阴阳家归入道家 ,而其学已为道家袭取。《庄子·天下》说 “:《易》以道阴 阳。”道阴阳不等于就是阴阳家 ,可能是道家也可能是儒家。就像《易大传》论道 ,而非道家 一样。儒家治《易》系统彰彰详明 ,见之于《史记·孔子世家》,哪一位是阴阳家 ? 阴阳是当 6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