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宗教知识 道医文化略论 学汝松 “医道同源”、“十道九医”成为道教与医学 多足疾者,地气不悦也。多五内疾病者,是五行 密不可分的真实写照。《抱朴子内篇·杂应》云: 气战也。多病四肢者,四时气不和也。多病聋盲 “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 者,三光失度也。多病寒热者,阴阳气忿争也。 道教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治病化人, …多病温而死者,太阳气杀也。多病寒死者, 吸引信众,组织道团。随着长生成仙的终极理 太阴气害也。多病卒死者,刑气太急也。”《太平 想逐渐明朗,道教已不再满足于借助医学进行 经》明确指出了人之所以生病的原因在于体气 形式上的宣教,而是进一步在内涵上发展医药 失调,并指出不同的疾病是由不同的“气”造成 学为其信仰服务,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教 的,这种病因论无疑有其内在的合理性。然而, 医学。行医证教既是重人贵生的道教实现自 道教医学毕竟是一种宗教医学,它在套用天人 利、利他宗教情怀的突出表现,也是其文化内 合一的宗教思维模式时,留下了“天气”、“地 涵及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 气”、“五行气”、“四时气”、“阴阳气”、“太阳 道气论是道教宇宙观和生命论的核心内 气”、“太阴气”及“刑气”等让人难以理解的宗 容。道教宇宙论认为,气为万物之本,宇宙万物 教神秘性因素。 包括天、地、人等,都始于一气。《太平经》云: 葛洪认为人的生命乃禀父母血气而生,是 “夫物始于元气。”“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 天地、父母精神气血和合的产物。在《抱补子内 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 篇·塞难》中,葛洪指出:“授气流形者父母也, 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三统共 受而有之者我身也。”在《勤求》中,他还指出: 生,长养凡物。”《抱朴子内篇·至理》也云:“夫 “夫人生先受精神于天地,后禀气血于父母。” 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 由于人先天禀赋之气不仅有质和量的差别,而 气以生者也。”由此看来,“气”已成为“道”的代 且成身之体气还处于不断的流变过程中,所以 名词。以此为基础,道教生命论认为,精气神是人肯定会生病。但由于人受气不同而体质有 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而气又是其中最为根本 别,所以,其所生之病也就有轻重迟速而不等。 性的东西。《养性延命录》曾引《服气经》白:“道 葛洪在《极言》中指出:“人无少长,莫不有疾, 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神者,精 但轻重言之耳。而受气各有多少,多者其尽迟, 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者,血脉之川川 少者其竭速。其知道者补而救之,必先复故,然 流,守骨之灵神也。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 后方求量表之益。”因此,生活中年老而体强、 是以为道,务宝其精。” 年轻而不壮等反常现象也就有了合理性:“或 正因为道气在生命活动中所具有的特殊 年老为道而得仙者,或年少为道而不成者,何 功能,所以道教医学提出了“因气致病”的病理 哉?彼虽年老而受气本多,受气本多则伤损薄, 病因说。《太平经》云:“多头疾者,天气不悦也。 伤损薄则易养,易养故得仙也。此虽年少而受 ◇42◇ 万方数据道医文化略论 窜进凇 “医道同源”、“十道九医”成为道教与医学 密不可分的真实写照。《抱朴子内篇·杂应》云: “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 道教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治病化人, 吸引信众,组织道团。随着长生成仙的终极理 想逐渐明朗,道教已不再满足于借助医学进行 形式上的宣教,而是进一步在内涵上发展医药 学为其信仰服务,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教 医学。行医证教既是重人贵生的道教实现自 利、利他宗教情怀的突出表现,也是其文化内 涵及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 道气论是道教宇宙观和生命论的核心内 容。道教宇宙论认为,气为万物之本,宇宙万物 包括天、地、人等,都始于一气。《太平经》云: “夫物始于元气。”“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 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 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三统共 生,长养凡物。”《抱朴子内篇·至理》也云:“夫 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 气以生者也。”由此看来,“气”已成为“道”的代 名词。以此为基础,道教生命论认为,精气神是 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而气又是其中最为根本 性的东西。《养性延命录》曾引妇艮气经》日:“道 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神者,精 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者,血脉之川 流,守骨之灵神也。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 是以为道,务宝其精。” 正因为道气在生命活动中所具有的特殊 功能,所以道教医学提出了“因气致病”的病理 病因说。《太平经》云:“多头疾者,天气不悦也。 多足疾者,地气不悦也。多五内疾病者,是五行 气战也。多病四肢者,四时气不和也。多病聋盲 者,三光失度也。多病寒热者,阴阳气忿争也。 ……多病温而死者,太阳气杀也。多病寒死者, 太阴气害也。多病卒死者,刑气太急也。”《太平 经》明确指出了人之所以生病的原因在于体气 失调,并指出不同的疾病是由不同的“气”造成 的,这种病因论无疑有其内在的合理性。然而, 道教医学毕竟是一种宗教医学,它在套用天人 合一的宗教思维模式时,留下了“天气”、“地 气”、“五行气”、“四时气”、“阴阳气”、“太阳 气”、“太阴气”及“刑气”等让人难以理解的宗 教神秘性因素。 葛洪认为人的生命乃禀父母血气而生,是 天地、父母精神气血和合的产物。在《抱朴子内 篇·塞难》中,葛洪指出:“授气流形者父母也, 受而有之者我身也。”在《勤求》中,他还指出: “夫人生先受精神于天地,后禀气血于父母。” 由于入先天禀赋之气不仅有质和量的差别,而 且成身之体气还处于不断的流变过程中,所以 人肯定会生病。但由于人受气不同而体质有 别,所以,其所生之病也就有轻重迟速而不等。 葛洪在《极言》中指出:“人无少长,莫不有疾, 但轻重言之耳。而受气各有多少,多者其尽迟, 少者其竭速。其知道者补而救之,必先复故,然 后方求量表之益:”因此,生活中年老而体强、 年轻而不壮等反常现象也就有了合理性:“或 年老为道而得仙者,或年少为道而不成者,何 哉?彼虽年老而受气本多,受气本多则伤损薄, 伤损薄则易养,易养故得仙也。此虽年少而受 ◇42◇ 万方数据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