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续1 °四、“直接呈现”说和“内在独立”说前者认为,特殊的东西和共相的东西是“直接认识到 的”,而不是通过摹写或映象而间接认识到的。人们关于对象的认识,并不是关于对象的观念,而就 是对象本身。“直接呈现论”实际上是把客观事物和作为其反映、摹写的观念完全等同起来。后者认 为事物一方面是独立的,另一方面事物当其被认识时又可直接进入心灵而变成观念。其根据是,同 的元素,在一种关系中取得物体的性质,并不排斥它可以同时在另一种关系中取得精神的性质。就像 同一个人对我父亲来说是兄弟,而对于我来说是叔叔一样,人仍是同一个人,只是关系有所不同而已 这二者都直接反对反映论,把它说成是“二元论”。在这方面,往往抓住洛克等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中的确存在的二元论倾向。其实,科学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人的认识看做是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 的对立统一,认为认识按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而按其内容则是客观的。二者通过实践而得到统 五、分歧新实在主义者的直接呈现论并没有清楚地揭示认识的性质和过程,反而混淆了存在和 意识,把认识论上的许多问题弄得模糊不清。它们由此发生了分歧。其分歧主要集中于如下两个问题 上:一是关于意识的本性;二是关于错觉和幻觉的对象的地位 培里和霍尔特认为,个体对客体的认识(意识)就是个体有机体对客体的一种“特殊反应”,实 际上把人的认识降低为与动物本能一样的活动。而蒙塔古则指出意识活动的非空间性以及意识活动的 包含性(将前此的东西包含到现在并与现在一同出现),但他的解释含糊不清,其“自我超越的蕴含 关系”之类的概念更具有令人费解的神秘因素。 霍尔特认为非实在的并不等于是主观的,而可以是客观的。幻觉、错觉的对象虽然并不实在,却 是存在的。事物的一切现象作为事物的客观的投射的性质,有着同等的地位,也就是说事物的一切现 象都是客观的。但蒙塔古等人不赞同上述观点,认为错误认识的对象是非实在的,但不是客观“现存 的”,而是客观“潜存的”。非实在的东西是错觉的对象,但并不是造成错觉的原因。认识的真或假 取决于我们主观的判断。真实的感知对象和虚假的感知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因为我们可以用 真实的对象来解释虚假的感知,但不能用虚假的对象来解释真实的感知。把虚假的和真实的东西都看 做是客观存在的观点是“泛客观主义”。第四节(续1) • 四、“直接呈现”说和“内在独立”说 前者认为,特殊的东西和共相的东西是“直接认识到 的”,而不是通过摹写或映象而间接认识到的。人们关于对象的认识,并不是关于对象的观念,而就 是对象本身。“直接呈现论”实际上是把客观事物和作为其反映、摹写的观念完全等同起来。后者认 为事物一方面是独立的,另一方面事物当其被认识时又可直接进入心灵而变成观念。其根据是,同一 的元素,在一种关系中取得物体的性质,并不排斥它可以同时在另一种关系中取得精神的性质。就像 同一个人对我父亲来说是兄弟,而对于我来说是叔叔一样,人仍是同一个人,只是关系有所不同而已。 这二者都直接反对反映论,把它说成是“二元论”。在这方面,往往抓住洛克等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中的确存在的二元论倾向。其实,科学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人的认识看做是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 的对立统一,认为认识按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而按其内容则是客观的。二者通过实践而得到统一。 五、分歧 新实在主义者的直接呈现论并没有清楚 地揭示认识的性质和过程,反而混淆了存在和 意识,把认识论上的许多问题弄得模糊不清。它们由此发生了分歧。其分歧主要集中于如下两个问题 上:一是关于意识的本性;二是关于错觉和幻觉的对象的地位。 培里和霍尔特认为,个体对客体的认识(意识)就是个体有机体对客体的一种“特殊反应”,实 际上把人的认识降低为与动物本能一样的活动。而蒙塔古则指出意识活动的非空间性以及意识活动的 包含性(将前此的东西包含到现在并与现在一同出现),但他的解释含糊不清,其“自我超越的蕴含 关系”之类的概念更具有令人费解的神秘因素。 霍尔特认为非实在的并不等于是主观的,而可以是客观的。幻觉、错觉的对象虽然并不实在,却 是存在的。事物的一切现象作为事物的客观的投射的性质,有着同等的地位,也就是说事物的一切现 象都是客观的。但蒙塔古等人不赞同上述观点,认为错误认识的对象是非实在的,但不是客观“现存 的”,而是客观“潜存的”。非实在的东西是错觉的对象,但并不是造成错觉的原因。认识的真或假 取决于我们主观的判断。真实的感知对象和虚假的感知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因为我们可以用 真实的对象来解释虚假的感知,但不能用虚假的对象来解释真实的感知。把虚假的和真实的东西都看 做是客观存在的观点是“泛客观主义